中国古代的许许多多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及整个人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其中无不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然而我们也看到,明代中叶起,近代中国的科技落后了。作为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进行反思,在接受外来文化挑战的同时,与之不断地融合,进而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民创造的一切。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世代相传相继。所谓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而广义的文化是指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世代相传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心志、文化、艺术、制度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推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有“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等。
1.“自然”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地出发点就是要人们“如实地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主观想象”。这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汉代王充的“天道自然”观,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观点。而《庄子》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提出了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他并非要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而是主张按照自然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去认识它,在不伤害自然的前提下,向自然索取人类的生活资料。这些“自然”观,充满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它告诉人们,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要客观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服务。
中国古代农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贯穿着传统文化的“自然”精神。中国以农立国,是世界上栽培植物起源最早和最大的中心之一。早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长江流域种植水稻等作物。世界上666种栽培作物有136种是在中国先培育成功的。由于农业的需要,人们利用江河湖泊地面水、井泉地下水以及降雨降雪,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的自然形态,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仍为当今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
“自然”精神对天文学发展的促进同样是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和科学家们从来就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观察和总结自然科学。古代中国农业社会需要确定季节,他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水汛期和星象位置变化等,较早地掌握了天文学。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哈雷彗星在公元前613年就有记录。东汉的张衡提出了“浑天说”,并发明了一种水动仪器来宣传。元代郭守敬集历法之大成,创编了《授时历》,证实了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比1582年开始的国际通用公历早301年,远远超过了欧洲当时的天文水平。
我国古代医学在古代东方世界中更是独树一帜。中国有丰富的中药学(本草学)和系统的中医学理论。如《黄帝内经》就吸取了早期儒家关于天地人相统一的“自然”思想、“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以及养心思想,提出了养身的整体观念、辨证观念和主导观念。《素问》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在《内经》的作者看来,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是社会的一员,明确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才能熟悉并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延长人的生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注重临床医学,在人们的帮助下,经常上山采药,深入民间,经历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对后世的药物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物文献。
2.“奇偶”精神
古代人民在农耕实践中,观察出向阳面和背阴面,又观察风向以便预测天气的变化。于是铸造了“阴”与“阳”两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范畴。当人们用阴与阳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的计算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当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从“五行”的“五”,如“五言”“五色”“五味”等去看事物的构成和变化;有时又从“偶数”的相对相生去把握自然和人生变易的道理。这种“奇偶”精神浸透于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尤其是中医学。在唐朝以前,关于人生的生理和医疗的理论,受“五行”说的影响较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人的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声、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联系起来,构成人体和五个系统。唐朝以后,受“八卦”的影响较大,注重阴阳平衡的哲学。如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进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所谓“八纲”的辨证施治,达到治疗效果。另外,这种“奇”“偶”的观念还对建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3.“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而且是在始终保持自身独创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以丰富自己。这即是“会通”精神的涵义。
众所周知的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气质与精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也是融会了或吸收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墨家的崇尚节俭、法家的重农思想,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取舍、充实、更新、向前发展。唐朝创造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当时汉族向各个少数民族学习,少数民族也向汉族学习。中国还善于向外国学习。从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历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时期形成鼎盛局面。然而,中国人对外来的佛教并不照搬照抄,而是加以消化、吸收、加工改造,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到了宋代,中国化佛教的某些内容和思维方式被儒学吸收,并加以融合,形成了被称为新儒学(理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都是“会通”精神的体现。这些活动在当时对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省,试图寻找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出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转向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受到了中国知识界的普遍重视,如严复在19世纪末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中国科技思想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文化,“会通”精神加强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古代哲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亦从众多文化交流中获得了新的养料。
三、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写过《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又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书中叙述了我国古代许多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的发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什么到近代落后了,或者说,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这一问题曾令许多人感到困惑不解。然而,我们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或许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第一,“礼”或“礼治”所表现的隶属观念,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中华民族的绵延,但是却极大地压抑了个性,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科学思想及技术革新。第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主题是伦理道德,这决定了中国的人文主义只能导致封建主义。而封建经济发展到后期,对科技发展只能有桎梏作用,社会需求对科技发展的导向很不利,教育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科举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三,中国文化最注重的人伦关系——“互以对方为重”,这与西方的“个人本体”“自我中心”的特点完全不同。第四,传统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强调群体,忽视个体,造成了对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及科研精神的抹杀,压制了科学萌芽的出现。第五,“农业宗法社会”所孕育的伦理型文化决定了中国文化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由上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形成及产生的,它是以中央封建专制制度为主体,长期封闭、短期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所形成的文化体系。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是不利于科技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缺乏西方“平等、自由、民主”精神,导致了封建专制,这对于科技人才和思想都是一种压抑。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体而忽视个性,重伦理、轻自然,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另外,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封建主义造就了中国科技发展重实践、轻技术科学理论的特点。
四、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
著名学者李约瑟说过: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而法国大文豪雨果也曾说过:像印刷术、火炮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这些无不映射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衰退的脚步。用鲁迅的话来说即是: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李约瑟难题”,不断地有学者在研究,但很少有人得出定论。近来有的学者在探索这一问题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的文明中有技术而无科学。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质的东西。例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经验层次上的技术,它们还不是科学理论导引下的技术。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李约瑟提出的问题就有了更清晰的解释。中国古代文化从发轫之始讲的就是“应然”,又归结于“应然”;而西方学术主流是热爱真理,一切从“实然”出发,又验证于“实然”。学术的原动力是求知的好奇心,西方的哲学家大多是科学家,他们把自然视为可以认识和征服的对象,注重对自然的探索。
当然,我们决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精华,因为那是我们科技进步的依据。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的气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本来是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丰富内涵,并在不断地交融。我们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其目的是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即他们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精致内涵,从而使我们的科学从传统文化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于文化,我们应该有一种“择优论”的心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古代就有,在世界文化全面交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科学的精神,批判、选择与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博采众长;摒弃古今中外一切腐朽的东西,经过辩证的综合、创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从而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李杏 丁振国 理论月刊 2002.6)
参考文献
[1]韦政通.中国的智慈[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2]陈佛松.世界文化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王鸿生.世界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严万跃.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1999,(2).
[5]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