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1]侗族地区大都山清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一个百鸟禽兽栖息、人与环境关系和谐的人间乐园。侗族人民从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美化自然的良好美德和独特的生态意识。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成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侗族人民的生态理念与周边其他民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_中国侗族

第一节 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1]

侗族地区大都山清水秀、林海茫茫、植被完好,是一个百鸟禽兽栖息、人与环境关系和谐的人间乐园。这种景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侗族民间传统的环保习俗和古朴的生态意识。侗族人民从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养成了爱护环境、美化自然的良好美德和独特的生态意识。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成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侗族人民的生态理念与周边其他民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集中体现在侗族人民的生态智慧方面。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生活尽可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保持一致。二是因地制宜地均衡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所产出的各种生物产品。三是对自然资源的领有和使用尽可能保持相对完整,并以合款协议的方式,将这种领有和使用长期保持下去。

在侗族人民的观念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应该是山、水、田各有其份。为了补救自然背景的不足,每个村寨都根据需要修建鼓楼、风雨桥和凉亭等人工建筑,并合理配置林、田、房舍、水域、草地。这些补救办法虽然是依托于所谓的风水龙脉思想,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求得人居环境的理想化。对河流湍急的村寨,他们采用人工分流改道,依据地势构建河、塘、田、寨交错分布的格局。贵州省黎平县永从乡九龙、三龙两个村寨就是如此,并因分别拥有9个和3个龙塘而得名。九龙寨在人工河流改道的情况下,挖掘了9口大塘,并与河流相通。稻田位于塘、河下方,村寨则建在塘河之间,寨头建有凉亭,寨尾有风雨桥,寨中则有鼓楼,形成参差错落、随地势起伏的理想人居环境。村寨与周围的山、水、林木、草地融为一体,人工建筑仅是模仿自然环境已有的内容,加以整齐和规格化。这样既便于人们利用,又不至于与周围的自然背景发生冲突。侗族民谚说:“无村不寨门,无溪不花桥,无路不凉亭,无寨不鼓楼。”每个村寨的整体环境和谐舒适,呈现一幅自然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的风景画。

同时,侗族人还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水热条件等,栽种不同的植物,形成丰富的生物群落,由此使任何一种生物产品都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批量产出,从而保证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在稻田里,侗族人不仅种植稻谷,也养殖鱼、鸭,让鱼鸭与稻谷一同产出;有些人家还在田埂上种植大豆,实行多种经营,形成生态农业景观。在种植人工林时,还混合种植多种旱地农作物,实行以短养长,均衡获取。其种植技术不仅防范了病虫害,改善了土壤环境,而且提高了作物的单位产量,保证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人的需求共赢。侗族的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妥善地解决了生物多样性并存的难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体现了当下所倡导的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侗族人不仅依自然之道而生活,而且还将自然视为与人一样有灵性、有意识,并对其往往怀有敬畏之情,由此而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崇拜思想,山神、水神、树神、土地神等神灵,是他们时常祭拜的对象,如民间俗话说:“大树保村,长老保寨。”人们把自然界的万物与人放在一个共生的、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中,由此形成了种种独特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并与自然环境建立了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在他们看来,过度的攫取,既伤害了自然环境,同时也对人的生存不利,故侗族人在获取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往往遵循取物不尽、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自然法则,既不乱捕滥猎,也不乱采滥挖,如民间禁忌捕杀动物幼崽,也禁忌在野生动物繁殖期狩猎。人们采集的对象主要是野菜、杨梅、野梨、猕猴桃、野李、板栗、木耳、香菌、竹笋、蕨菜、山薯、青苔等,主要是为了补充家菜短缺。人们在挖山折耳根、山薯时,总是自觉将连接藤蔓的一小段复埋入土中,以利其再生,力图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侗族俗语还说:“不饱不饿三石米,不咸不淡九斤盐,用油多少没止境,柴火一丈烧一年”,即把柴火堆成一丈高、一丈长、一丈宽,就够烧一年,每年也只砍这么多,不多砍,也不少砍。简单的生活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也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侗族地区才常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水流总是涓涓不断。

对于水资源,侗族人也非常重视涵养与保护,积极开源节流。他们在溪河边架设自动水车,当河水冲来,车轮自转,由竹筒往田里注水。有的地方则因田和河溪的地势,采取挖沟渠灌溉或筑坝设圳引灌等方法。为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在生活用水方面,侗族人非常注意水井的保护。不论哪村哪寨,他们都以有一口好井,有一眼好泉水而自豪。人们把水井精心镶嵌起来,工艺十分精巧,总是找来上等的青石块砌井,造型有拱形、方形、圆形等,既美观,又可保持水源清洁卫生。有的井边还建有凉亭,供行人休息,还可使井水免遭日晒。在行人要道上,侗族人凿有石瓢井,专供行人喝水。为防止坏人投毒,人们常在每口井里放入三五条小鲤鱼。看到活泼可爱的小鱼,人们自然放心饮用。

img170

小桥流水  供图:任和昕

为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侗族人还形成了许多规约。在侗族地区,环境与资源管理一般由有威望的寨老、款首等头人出面倡议、组织和实施。每年春天和秋天,他们都要召集村民修订和宣讲村规款约,以民族习惯法为依据,对环境与资源实行全员封闭式管理。这种以民族习惯法管理环境和资源的方式,在过去侗族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十分有效。封山育林,就是侗族地区比较成功的环境管理模式。款约规定:禁止砍伐村寨前后的风景林木,不准乱捣树上的鸟窝等。款约还明确规定,“山林禁山,各有各的,山冲大梁为界。山场有界石,款区有界碑,山脚留火路,村村守寨规。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中的界槽,挖好不能乱刨。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头草”。侗款对大到山地资源,小到村寨环境卫生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对失火烧山的人,除赔偿山主的损失外,还要罚其重新造林;对盗伐林木的人,给以严惩重罚。同时,款约对造林护林的人,则大加赞颂,并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在黎平县茅贡腊洞村的一块永记碑记载了侗族吴传冷一家育杉秧、开山植树的业绩,并留下“无树则无以做栋梁,无材则无以兴家,欲求兴家,首种树也”的古训。侗族人民依靠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方式,曾使大片林木得到有效保护,村寨周围及封山林地树木葱茏,青枝绿叶四季不凋,农林生产得到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至今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img171

地扪村  供图:任和昕

侗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适应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既体现了自然的本体观,也反映了人在文化创造中所蕴藏的人与自然的平等意识。侗族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反映了其深厚的生态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强调发展的今天,强调经济指标的当下,侗族传统的乡土生态知识无疑给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寻以重要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