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教育论在国内存在的不同的观点概括

创新教育论在国内存在的不同的观点概括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崭新的教育观念,是指导教育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方向盘。这是从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理解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

创新教育的提出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提出的,关于创新教育内涵的界定,在国内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具体的教育方法途径,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导向。这种观点主要从创新教育的操作和实施层面来界定的,将学生的创造性素质进行细化,强调各种品质共同构成创新素质。

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崭新的教育观念,是指导教育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方向盘。这是从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理解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既需要观念上的更新,也需要借助于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活动领域。[23]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从广义上来说,创新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包含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方法途径、教育思想、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从狭义上来说,教育创新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的全面的教育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创新活动产生的动力,具体包括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观念等,具体表现为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于为他人之不敢为,勇于探索,追求突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创新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决定着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包括创新感知力、创新注意力、创新想象力、创新思维力和创新实践力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

高校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为宗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全域性的大学管理理念和方法,它包括了从办学理念、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到课程设置、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专业能力等一系列高校发展策略问题。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等方面。高校教师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主导,试想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也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教师团队而言,长期处于开发新事物的压力下,不仅会使得教学团队的效率低下,更不能均衡的兼顾科研与教学。而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则更适合当下的高校教师,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重组与高效利用,结合高效创新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宏观调控,将教师团队创新的能量最大化,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保障。[24]

在我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了“创造宣言”,明确提出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之根本目的。陶行知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中国式的创新教育理论。而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高级人才的历史使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因此,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提高教育对象的创新素质,它是通过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培养和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核心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即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25]在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大学一年级教育逐步开始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注重创新大学一年级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开始注重关注大学新生从高中到大学面临的种种不适应,从促进大学生成功完成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促进大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来不断调整大学一年级教育模式。

【注释】

[1]王秀彦,高春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

[2]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http://www.naspa.org/gradprep/SrudAff-1937.pdf,2005-9-12.

[3]Student personnel point of view.http://www.naspa.org/gradprep/SrudAff-1937.pdf,2005-9-12.

[4]马冬卉,陈敏.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及相关问题探讨,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2007(3):133.

[5]Nancy J.Evans,deanna S.Forney.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First edition,1998:11.

[6]Florence A.Hamrick,Nancy J.Evans,and John H.Schuh.Foundations of students affairs practice:how philosophy,theory,and research strengthen education[M].Sanfrancisco:Jossey-Bass.First edition,2002:31.

[7]Ibid.

[8]Ibid.

[9]Roger B.Winston,Jr.Scott Anchors and Associates.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A handbook for professionals committed to student development goals.San Francisco:Jossey-Bass,First edition,1993:28.

[10]W.Chickering,Linda Reisser,Education and identi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1993:7-8.

[1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0-152.

[12]马冬卉,陈敏.美国高校学生发展理论及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3):134.

[13]W.Chickering,Linda Reisser,Education and identit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Second Edition,1993:23-24.

[14]程星.院校研究与学生事务[A].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C].湖北武汉,2004-10-14.

[15]程星.院校研究与学生事务[A].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C].湖北武汉,2004-10-14.

[16]Astin,A.(1985).Achieving educational excellence: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riorit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 Bass.p.135-136.

[17]Astin,A.W.(1984).Student involvement: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5:297-308.

[18]Asin,A.W.(1996).Involvement in learning revisited:Lessons we have learned.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26.

[19]Astin,A.W.(1977).Four critical yea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20]Astin,A.W.(1991).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2]http://nbcj.nbedu.net.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7.

[23]葛明贵.学校创造学习与教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8-19.

[24]张凤.高校创新型教师管理策略[J].新西部,2014(17):114-115.

[25]马靖忠.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途径与对策研究[J].特别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