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新生教育由多个部门配合完成。学校是组织者和策划者,一般会临时成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组,由专人负责,为新生教育的各项事宜做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制定出活动时间表印发给各级学院和部门。我国的新生入学教育多数没有成立独立的部门,新生报到后的具体工作一般是由各个学院的学生处或者学生办公室的三四名老师负责,负责具体执行和操作各项事宜,按照印发的文件规定带领学生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去参加计划中的活动。
报到当天,一般被看作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开始。学院首先将各自的学生迎接到各个学院所设的报到处报到和注册,之后会有高年级学长、辅导员等带领新生找到前期已经安排好的宿舍等待下一步的活动。之后进入角色的是各个教辅部门,比如保卫处负责安保工作和教育,军体部要负责军训和国防教育,后勤处负责生活指导。学院和各系随后会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学业方面的指导,进行指导和讲话的一般是学院负责教学方面的院长和系主任。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全面参与,齐抓共管。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管理队伍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培训,仅是一种经验和经历。参与人员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包括校级领导、院级领导,各系的主任、班主任或者班导师,学生办公室或学生处的学生辅导员,以及高年级学生或者学生会等团体的学生干部。参与人数非常有限,一般在新生报到当天出现,之后便消失在幕后。除了学生处的辅导员,所有的这些参与者可以说都是兼职的,往往承担着教学、科研或者学习的重担,对新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时间精力有限。
而在美国,大学新生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教育队伍。大学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高年级学生等广泛参与,全校通力合作成为一支强有力的稳固的大学一年级教育管理队伍,为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美国大学一年级教育由学校统一设置一个主管部门和确定的负责人来统筹安排,而非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根据一年级教育的内容分支,比如学业指导、咨询服务、课程研讨、课外活动等,该主管部门会下设相应的办公部门,以确保各个项目或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且各个办公部门之间也会常常合作,取决于要实施的项目所涉及的内容。这也意味着学生事务部和学术事务部等部门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会一起为学生提供服务。
在一些新生研讨课上,会有不止一位老师在授课,可能是一名教师、一名专业辅导者、一名图书管理员和一两名高年级学生。充分让学生融入于研讨氛围中,实现在课堂上尽可能解决学生所有的好奇和疑问。宾夕法尼亚州的尤西尼斯学院(Ursinus College),学校的学生生活管理员在学业指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为大学授课教师和专业指导人员提供了许多关于学生的背景资料,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情况,等等。帮助专业指导人员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合适、更有效的指导。[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