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是美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为我们解决其他美学问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因此,它对我们学习和研究美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的本质的难解性
美的世界,是一个五光十色、景色万千的世界。正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美是令人向往的,人人都喜欢美、追求美、亲近美。但是,如果人们要问:为什么世界上那些姿态各异、性质不同的事物,可以说是美的呢?到底什么是美?美的本质是什么?几千年来,这个“什么是美?”的问题被称之为“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这个千古的美之谜,让人们绞尽了脑汁。两千多年来,许许多多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伦理学家为了揭示这个“美之谜”,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思考,做出了种种回答。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提出美在于有了“理式”(即理念)。亚里士多德则另辟蹊径,认为“美在形式”“秩序、均衡、明确”,靠体积的安排,太大、太长、太小的东西不可能美。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普洛丁认为“美就是完善”。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代的美学家狄德罗提出了“美在关系”的著名论断。英国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休谟认为“美是愉快,丑是痛苦”。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认为“美是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9世纪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叔本华提出“美是意志的暂时休歇”。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早在春秋时代,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和谐,以和谐为美。孟子从他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出发,提出了“充实之谓美”的观点,近代我国美学史上的学者们对什么是美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东方、西方对于什么是美这样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那么,为什么美的问题这么难解呢?
首先,由于美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我们不容易看清美的本质的一般性、共同性。美的现象是无限多样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表现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又表现在奇妙的自然界。所谓“什么是美”的问题,实际上是要在各种性质,形态完全不同的美的事物中找出共同性,这是很难的事。
其次,由于人们对美的感受存在着差异性,这又常常使我们不容易看清美的本质的普遍性、客观性。俗话说:“好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人,对美的感受差别很大,常常是你说美,他说不美,这一般的科学认识有很大区别。这审美的个性差异,使人们难于一下子看清深藏在美的事物中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再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还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其他许多学科比较,毕竟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它从创立到发展、成熟必然要有一个过程。
那么,要揭示美的本质,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了解美的产生、美的根源,对我们进一步解释美的本质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二、美的根源
美,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存在于人类社会以前的宇宙世界;审美,是人类的特别活动,它不存在于动物界。美总是与人类、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什么是产生美的根源呢?只能从美与人类、人类社会的关系中寻找答案。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有两大方面:一是客体,即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即审美者。这是构成审美活动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一)从审美客体看美的产生
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创造了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
原始先民们从事生产和防卫,最先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工具。如石刀、石斧、石球(投掷用的圆形石头)等,起初主要是限于它的实用价值。后来原始人逐步发现:选用对称、均衡的石球投掷命中率高,磨制光滑的尖的石刀、石斧切削东西较锋利。正是这种劳动实践创造了这些具有初步形式美的石器工具,才可能使原始先民的头脑中相应地初步形成了对称、均衡、光滑等美的观念,并逐步学会按照这种美的观念、规律制造工具。这不但提高了工具的使用价值,还使生产工具产生了审美价值,经过逐步的演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还出现了专供审美欣赏用的玉铲(山东大汶口出土)这样的工艺品。
不仅生产工具的使用与制造发生了这样的演变,整个的生产过程、劳动动作也由过去的单纯的功利目的演变为同时具有审美的目的。譬如居住在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为了捕捉海豹,就装成海豹的样子,模仿海豹的动作,昂起头,悄悄地向海豹爬去,等到接近时,再突然发起攻击,很快就捕到海豹。狩猎者模仿这些动作,再现狩猎过程,就创造了一种原始的海豹舞。舞蹈既起到了向本部落其他成员传授技术的作用,又有娱乐部落全体成员,并使狩猎者再度体验一种快乐的冲动,从而获得某种美的享受的功能。无疑这种艺术化了的劳动过程、生产动作,也就成了审美对象。
此外,原始先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些产品,如各色各样的陶瓷,最初完全是适应盛放各种物品的需要而制作的,后来在上面增添了不少的图案、花纹,一直到精致的彩陶出现,显然是为了装饰,供人欣赏,这类劳动产品也就成为了审美对象,先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常将一些猎获物、采集物用来防护自己的身体。如有的原始人用采集到的各种植物的汁液涂沫身体,有的用捕捉到的动物的油脂擦在脸上,有的用收集到的各种彩色的黏土糊在身上,最初是为了保护身体,以免蚊叮虫咬或烈日灼伤,具有使用价值,后来慢慢感到涂沫这些能使身体美丽,这就具有了审美价值。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化妆品。同时,原始先民们最早佩戴的兽骨、竹木、金属做成的手镯、耳环;用兽牙、兽爪做成项链,起初也只是为了防护身体或在劳动中造成一定音响节奏,提高劳动效率。后来逐步演变成为一种装饰用的美的标记。正如普列汉诺夫说的:“那些为原始民族用来作装饰品的东西,最初被认为是有用的,或者是一种表明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只是后来才开始显得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11]
从上述劳动过程、动作、工具、产品由单纯的实用性到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客体(对象)其所以构成为审美对象(审美客体)是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的。
(二)从审美主体看美的产生
就审美主体来说,正如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2]这就是说人类的社会实践不仅创造了审美的客体(审美对象),也制造了审美主体(审美者)。
恩格斯曾深刻地分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作用,他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在脑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它的最密切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了”。[13]漫长的劳动实践使人的自然本质也得到了改造,原始先民们练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相互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随着人的各种感觉机能、思维能力的增强,原始人对外界对象的认识、感受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了。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原始人在头脑中预先构成某种图式、图形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基本的形式感。譬如,原始人在对石器工具的钻孔中,发展了对圆的感觉;在磨制石器工具中发展了对光滑、匀称的感觉;彩陶的制作,发现了对色彩的感觉;石器与铁器工具的使用、制作,发展了原始人的质地感、整体感、节奏感,原始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种基本的形式感。不仅如此,还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心理结构与功能,并通过遗传而积淀下来。正是凭借这种对事物形成的独特的感受能力,人类才开始步入审美的王国的。
随着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能力的发展,美的观念的产生,人们对现实审美关系的逐步形成,这就造成了能创造美、又能欣赏美的人,即审美主体。故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三、什么是美
对于什么是美的问题,前人曾在探索研究的基础上,给“美”下过不少的定义。但是,这些观点都因其理论上的谬误或偏颇,均不能从哲学的高度对美作出科学的概括。我们认为,只有从社会历史发展中,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去探索美的奥秘,才能找到什么是美的金钥匙。
(一)美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同人一起存在的。可以说,没有人,没有人类社会,自然界也无所谓美与不美。法国文艺理论家布封曾讲过一段十分生动有趣的话:尚未经人开发过的自然界你是不是感到美呢?“在这些荒野的地方,没有道路,没有交通,没有任何人类智慧的痕迹;人要想走进这些荒野,就只有循着野兽闯开的窄径;并且要随时提心吊胆免得变成野兽的食粮;荒野的吼声既使他震惊,那一片冷落凄凉的沉浸又使他心悸,也只好往回跑,他说:‘生野的自然界是丑恶的、死沉沉的’。”[1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两点:其一,虽然说荒野的自然中,山川、河流、花草仍然存在着,但没有人,那只不过是荒野的山川,河流、花草而已,无所谓美和丑;其二,只有经过人的开发、认识,才可能判断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这样说,是不是否认了美的客观性呢?不是的,我们认为,美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自然界只有在人类产生后,经过人类对自然界长期物质实践过程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逐渐成为审美对象。
(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美不仅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类社会,而且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这里首先弄清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把一个蹩脚的建筑师同一只灵巧的蜜蜂作过比较,深刻地提出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是生产劳动,而人类的劳动同动物的劳动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早在劳动之前,脑子里已经有了一幅蓝图,人就是按照预想的蓝图去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动物则不能。既然人同动物不同,那么,人的本质力量又怎样通过劳动得到体现呢?人在劳动时,当他将自然形态,按照一定的目的加以改造时,一方面是要符合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符合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样所得到的劳动成果,就是人的才能和智慧的结晶,它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又表现在劳动成果上,举一个例子,当航空工程专家们,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飞上蓝天,当欣赏它的雄姿时,大家就会十分高兴,这是凝聚着自己才能和智慧的成功作品,觉得很美。由此看来,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作为改造自然的手段,充分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而且会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如果说,当在劳动成果上,肯定了自己的才能智慧时,并直观自己,你就会感到自己创造的喜悦,感到美,美就由此产生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劳动生产了美”。反过来说,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
(三)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美同人的创造性劳动有关,同社会生活实践有关。我们可以说,正是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才得到最充分的表现,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不仅限于生产劳动,同时还包括很广阔的领域,如科学研究和实验、艺术创作等等。如果说,这些活动是具体的,形象地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那么,也是美的。
现实社会中种种美的事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那么一些自然现象,像雄伟的山川,光辉的太阳等,是不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呢?我们说,自然现象本身固然不是社会现象,但它们的美,也是同人类的社会实践分不开的。当我们说到某一自然现象时,这一自然现象已经不是孤立于人的生活之外的东西了,已作为人的活动的对象,参加到人的生活中来了。我们知道,人类改造自然,并不是要消灭自然,而是要把自然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只有引入到人的生活中来的自然现象,才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当然,自然现象还是很复杂的,一般说来,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过的自然,如美丽的田野、幽静的园林,显然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境;再一种是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其中有一些是同人的生活有关的,如太阳、大海等。拿太阳来说吧,之所以我们感受得到它的美,最根本的是它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光和热是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的需要、愿望同太阳的光和热实现了交融,这样人们才感到太阳的美,还有一些自然现象,如石林、岩洞等,同人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人们也觉得美。这种自然一般说来是间接地同人类发生着关系。这种间接关系的中介就是形式。而被人们所欣赏的美的形式,也是由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实践长期积淀而来的。总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的物质需要同精神需要,浸透到自然中去了。自然才变成了人的作品,人们才感到它的美。因此,我们说自然事物的美也是社会实践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