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贫困大学生问题作为一种凸显的社会现象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成为国家和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
一、困难大学生问题关注
困难大学生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复杂的课题,包括了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材料。对此,笔者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分别从贫困大学生的现在、产生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源以及该问题的认识与对策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具体状况。只有了解困难大学生的状况,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目标的研究、探索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困难大学生问题。
我们知道,挖掘现象产生的根源是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研究困难大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内容。我国困难大学生问题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历史制约和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制度缺陷影响造成的,个体原因不占主要地位。由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家庭的收入逐年拉开了距离,有3000万贫困人口仍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继而高等教育筹资体制又全面实施招生并轨、收费上学,昂贵的学费使困难大学生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在当前和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困难大学生问题都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解决好困难大学生问题,对于确保我国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确保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1999年起,全国高等院校都极大地扩大招生数量,高校的在校生逐年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高校的贫困生人数和占在校生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经济困难以及随之而来的各方面不良因素严重影响着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有效地保证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升学、顺利完成高等教育、顺利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是高校、各级政府和国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使其健康成长并顺利完成学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一般困难学生和特别困难学生。
(一)一般困难学生是指每月平均消费在340—400元之间的学生。确定时重点考虑如下几种情况:
1.城镇户口,父母暂时双失业或父母一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
2.父母一方暂时失业,另一方收入不足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学生;
3.父母务农,家庭经济负担较重且有两名以上子女同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上学的学生;
4.父母务农,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
5.遭受自然灾害,突发变故致使家庭财产损失较重的学生;
6.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
(二)特别困难学生是指每月平均消费在340元以下的学生。确定时重点考虑如下几种情况:
1.孤儿、单亲家庭(指父母一方已故),无直接经济来源或失去主要经济来源的学生;
2.家中有危重病人,无医疗保险,医疗费开支数额巨大,造成家庭严重负债的学生;
3.烈士、优抚家庭子女、西部助学工程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民政部门指定救助的对象;
4.农村五保户或城镇持有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证或市、县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证家庭的子女;
5.来自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学生;
6.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学生本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认定工作要严格工作制度和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从有关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地区,这一比例占到64.81%,城镇学生占25.94%,其余9.25%的学生来自城市。被调查者中,按家庭月平均收入统计,800元以下的占20.94%;800—1200元的占47.97%,1200—1600元的占20.15%,1600元以上的占10.94%。从上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家庭月收入大都在1200元以下,表明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月均收入都比较低,其子女的上学花费问题都对这样的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就家庭收入状况而言,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这充分揭示了面对这种经济来源十分窘迫的状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是他们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由家庭供给,90.25%的学生生活费主要来自家庭,由奖学金、助学金、校外兼职等方式提供部分来源的学生分别占3.53%、80.34%、6.13%。这些数据反映出,绝大多数困难学生的生活费都来自家庭,但是获取奖学金、通过兼职来获取生活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贷款来解决经济问题。此外,这些数据反映出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比例还比较低。虽然学校不断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但是这一速度还是跟不上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占70%左右)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有少部分(占13%左右)是靠在家务农以及做点小本生意,极少一部分(占7%左右)家庭是工薪家庭。他们有的家庭为了供一个大学生,甚至让其他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即使这样,有的大学生家庭的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
上一种情况是稍微好一点的,还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贷款以及一些亲戚的借款。据调查,每个大学生的学费平均每年需要5000元左右,而生活费则在1500—3000元之间。这些钱大部分都需要家里解决。
三、引起大学生家庭经济紧张的某些因素
首先,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家在农村,家里的亲人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只有依靠劳动力赚钱,无固定职业,自然工资就不是很高。再加上一些家庭家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经济情况也就不容乐观。
其次,所调查的家庭一般家里都还有一个或两个兄弟姐妹,这也与家庭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观念有关,一个家庭要承担两个到三个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确实有点吃不消。调查的家庭中有80%还要赡养家里的老人。
再次,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每年的学费就已经让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够呛,而几乎所有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这就使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在500—1000元之间,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品的开销。而大部分学生总喜欢把钱都用完。同样,除了日常饮食类为主要开支外,情感开支也相当大。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关键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消费上。我们知道,大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
四、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根源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乡经济差距的存在,是造成来自农村的高校贫困生远远多于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特别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由于高校贫困生的家庭以农业生产为主,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农产品价格偏低,这就使得他们家庭的收入低,经济困难。农村经济困难的人数较多,这就是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的主要原因。
(一)在整体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加突出的三个问题。
1.经济方面。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承担寻找工作需要支出的成本,比如打印简历、购置服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等,这些在普通学生身上很容易实现的东西,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可能这些费用是他们几个月生活费的总和。因无法支付这些费用而导致的寻找工作准备上的不充分,让这些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学生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2.信息渠道和资源匮乏。不能否认的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他们和他们远在乡下劳作的父母所谓的“社会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普通学生。
3.心理困扰。走出乡村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往往背负着比其他同学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费可能来自父母常年省吃俭用的劳作,来自全村乡亲的资助。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的现状。在就业和这种精神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仇富、悲观、偏激、丧失斗志,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些不但对于贫困学生及他的家庭是强烈的打击,而且对于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因素。
(二)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因素非常复杂,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点。
1.家庭因素。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无经济依靠的学生;家庭突遭不幸或受自然灾害及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的学生;农村多子女家庭的学生。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稳定,难以全额支付上学所需费用。
2.经济因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及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及内陆地区相对落后;城镇与乡村之间也明显存在着经济上的差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升级,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下岗待业致使在校学生陷入贫困的情况也占相当比例。
3.社会因素。
(1)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化诱发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凸现。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虽然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和国家财力困难的窘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因收费标准增长过快而产生的负面效应——贫困生问题的凸现。
(2)现行资助制度的缺陷使高校贫困生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穷国办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实施成本分担机制以缓解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经济资助政策,以保证贫困大学生有正常的学习、生活条件。
五、高校大学生辅导工作者的应对策略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观念和能力的高级人才基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贫困与贫困意识在日益增长的同时,也给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经济条件不好的贫困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有的贫困生家庭每年纯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而大学生学费每年数千,这对贫困生的家庭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家境较好者高消费,使贫困生产生孤独、自卑的情感而封闭自己,不愿意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另外农村的教育条件与城市有差距,很多贫困生在入学前从未接触过电脑、多媒体,看到别的同学能驾轻就熟心里就不是滋味。城里学生见多识广,各方面能力较强,也使贫困生产生沮丧情绪。贫困生往往在中学期间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而大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容易造成贫困生心理失衡,丧失自信。还有贫困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观原因。贫穷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而不是耻辱和无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一些贫困生为自己贫困而羞愧,怨恨父母、怨恨家庭,甚至怨恨他人、怨恨社会。
因此,搞好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引导。利用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对贫困生有问题、有困惑时能得到及时地疏导和排解。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选修课。另外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对贫困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贫困生与他人交往、沟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心理咨询、创办社团等方式,使贫困生在个人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得以提高。其次,通过着眼于个体内部因素扰动,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接纳水平,在接纳实际自我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理想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理性地认识贫困,以正常的心态接受各种帮助。此外,高校还应努力营造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使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验到受他人关怀的喜悦,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善于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增强心理适应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