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难生自我发展教育、概念

困难生自我发展教育、概念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和社会在注重引导疏解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有效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渡过经济难关和心理发展危险期、切实做好扶贫工作,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

一、困难生概念

困难生生档案是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对象,以及评定各类清寒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为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确保资助到位,定于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原有贫困生档案进行更新、调整,对新生贫困生档案开始建立。

二、界定标准

参照市民平均消费水平,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暂定为:

(一)本人月平均生活费、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时生活节俭,完成学业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二)家庭所在地处边远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经济来源,以及残疾学生、单亲、父母离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三)少数民族学生,及少数本人虽未主动申请但家庭确实贫困,且有相关证明情况属实的学生,可列为贫困生;

(四)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费与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列为特困生。

三、心理问题

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四、解决办法

贫困生在自纳维度上得分较低,自卑与自尊像双胞胎一样交替在一起的发生作用,而且常以强烈的自尊表现出来,所以贫困生一般都较自尊、敏感。有些学校为了体现公平、民主、公正的原则,对贫困助学金的申请、评定、发放完全公开,这种做法或多或少地暴露了一些贫困生不想被人知晓的隐私。一些单位、个人在资助贫困生时,往往购买一些物品,写上本单位名称或“爱心奉献”等字样。殊不知,这样一来就给学生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使他们时时处在别人的注目之下,有一种被人施舍、被人可怜的感觉。高校贫困生是目前我们中国特有的现象,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有贫困生的存在,但没有我们这样的想法。无论你是亿万富翁的孩子还是穷人的孩子,每个人上大学的费用都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与父母的收入无关。我们国家的国情造就出“贫困生”这个概念,而且在高校这个概念进一步被人为的强化,使贫困生在得到救助的同时,自尊却受到严重的挑战,在一定的程度上自我概念的发展受到阻碍。实际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校办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学生靠勤工助学完成大学学业将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与鼓励,并成为一种时尚,学生也将以自己打工完成学业为荣,以靠父母资助上学为耻,高校也将会逐渐消灭“贫困生”这个名词。所以,现在高校一定要将此思想贯穿在教育过程中,使得贫困生不以贫困为耻,而把贫困当成一种财富、自信、自尊、自强,使他们的自我概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咨询,指导贫困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学会悦纳自我、欣赏自我,学会坚强。学校和社会在注重引导疏解的同时辅之以相应的有效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渡过经济难关和心理发展危险期、切实做好扶贫工作,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学校要深入仔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调查工作,摸清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新生一入学,所有参与迎新的辅导员就及时了解新生中困难学生情况,新生辅导员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从而为后来的各项扶贫助学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各年级在每个学期初还进行一次困难学生资格调查,通过单独谈话和团队座谈的方式,尽量做到“既能深入了解情况又不至于给贫困生自尊心带来伤害”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贫困生认证的准确性。

耐心、认真、细致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学校应该在充分了解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流程严格办理该项工作。组织各级队学生统一填写贷款材料,审核各项证明,确保学生贷款材料准确无误。

积极争取,全力做好勤工助学工作。学校应举办专门的“勤工助学”培训会,介绍学校勤工助学政策,传授工作礼仪和注意事项,交流勤工助学心得,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勤工助学工作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工资,更难得的是社会经验。

走向社会,积极争取校外岗位。收集利用各种校外勤工助学工作的信息,为学生联系工作,积极推荐学生开展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费清缴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