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5年来,学校参加就业的师范专业学生有近80%到基础教育一线就业,非师范专业学生有70%到中小企业就业。
一、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学生基层就业观念。学校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入学后职业定向教育、学习期间职业导向教育和毕业生职业去向教育。一是开展在校学生“与基层中小学联系不断线”活动,与85所中小学建立长期联系。二是每年假期要求每位学生就近就地走访优秀校友,并组织学生小分队有重点地集中走访,定期出版优秀校友事迹集。三是组织毕业生深入全国各地企业、农村进行就业考察,了解基础教育单位和企业发展情况。2004年,学校组织29个考察小组,先后走访18个省市的751个单位,形成调查报告28份,收集用人单位基本信息12000条。四是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作“春华秋实——扎根基础教育”系列报告会。
二、加强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与基层用人单位建立稳定联系。1999年,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的118所中学建立了“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校”。2001年,学校又与西部等地区的112个城市建立“百所城市就业基地”,形成了以校为点、以城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格局。目前,学校正围绕基础教育工作,与吉林通化、白山和贵州贵阳等城市,在毕业生实习、毕业生就业、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三、建设东北教育人才市场,为东北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搭建平台。2001年,学校“内合”东北高师院校,“外联”用人单位,牵头成立东北高师就业工作协作体,目前已成功主办4次东北高师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学校每年向全国2万家用人单位寄发邀请函,每次洽谈会有近500家用人单位来自县乡基层,参会学生近4万名,会上签约学生有30%到县乡基层就业,为基层用人单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选才平台。如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通榆县师资力量薄弱,选才渠道不畅,近两年连续参加洽谈会,共招聘毕业生38名,缓解了师资矛盾,提高了师资质量。
四、整合毕业生资源,创建区域性网上教师人才市场。学校本着“信息共享”的原则,组织东北地区24所高师院校,整合毕业生资源,开通东北高师就业协作网。学校先后投入150万元,建成200平方米的就业信息网络工作室,组建了40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信息工作队伍。目前,参加网上人才市场的毕业生已由2000人增加到4万多名,用人单位由每年2000家增加到1万多家,提供就业岗位由4000个增加到近5万个,日点击量由1000多人次增加到1万多人次,就业学生中有85%通过网络获得就业信息。
【注释】
[1]《教育部简报》,2005年9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