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施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施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与能力。

一、依据区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省内外高等职业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以及对各个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对各校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目前各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现状与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知识结构及素质的要求相比较,我们深感加强该问题的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各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从观念上有所转变,以社会对应用性商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出发点来研究专业本身的课程设置。学校应该做到充分地调查市场,分析对应的岗位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向学生讲明我们的培养目标,使人人明确他们在校期间应掌握哪些知识与能力,使实现这些目标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为。开展问卷调查或座谈会,邀请已毕业的学生、企业(用人单位)、在校生等各方代表参与讨论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其培养目标应该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区别。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认为可确定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与能力。

(一)素质结构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体意识。具备文化科学素质,要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培养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拥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具备企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

(二)知识结构要求

毕业生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法学、文学、历史、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管理学、国际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和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国际经济法及中国对外贸易基本理论与政策。

(三)能力结构要求

毕业生需要的技能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一是具备有关国际经贸的英语报道报告和国外商人的英语洽谈的应用能力;二是具备用英语讨论国际商务的专业问题,能用英语介绍国内外经贸动态,能进行熟练、流利的涉及对外经贸活动各种环节的商务英语洽谈;三是具备能阅读国内外经贸报刊的英语文章、经贸法规、商务文件与外商的来函来电;四是能用英语撰写正确、地道的商务报告与各种涉外商务函电;五是具备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综合能力;六是具备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七是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适应在各类对外贸易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中外中小型企业中从事秘书、翻译、外贸营销,管理等工作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明确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主线,该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本着“以我国教育十年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一指导思想,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培养,真正体现高职学生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的特点。

以上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规定,可以说是大致规划了其框架,如何去实现它,却须按照教育服务社会经济、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去探讨、去设置、去实施。只有结合生源市场的结构和需求,只有结合就业市场的走势和需求,才能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提供准确可行的指导。

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我们应该将课程设置理论与对学生需求、行业需求、专家的建议等多维度分析相结合,从职业能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个方向合理布局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使英语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衔接,将不同课程的相近部分进行综合,从总体上优化课程结构。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改革课程结构,使课程结构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既方便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紧跟时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院校中可适当舍弃和灵活调整[1];增加实用性强的公关文秘、办公自动化课程。具体做法如下。

调整传统的英语写作课程、授课时间和教学内容,取消原有的“英语基础写作”“英语应用文写作”等传统课程,引入更为适合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商贸英语函电”课程,使其在教学内容上更加适合高职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为专业技能课程节省教学时间[2]。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通过开学生座谈会、写教学意见便条、网络互动等方式加强对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召开教育教学思想专题会议出整改方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建立教材的反馈、评价机制和精品教材战略

鉴于现今适合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商务英语教材的缺乏,各院校可以采取单独编写或者联合编写的方式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教材,确立主干教材同辅导教材并举的模式,同时,所选材料必须体现实用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特征,解决教学部分内容与教学改革不配套的问题,重视自编教材建设,教材编写必须突出“商务”特点,同时应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要求,要在考虑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情况下,既注重专业基础的训练,又不忽视对学生在商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能够紧扣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技之长,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四、改革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教育,无论何种专业,均应培养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适应职业岗位与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而以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封闭在学校象牙塔内完成,学生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未来职业的“实验田”,才能实现自身能力培养与将来岗位要求的零对接。商务英语专业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所开设的课程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业能力和职业辅助能力三个大的能力模块,以职业理论基础课和职业能力主干课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延伸课为辅导。所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核心的宗旨,以行业定位为基点、以能力为本位和个性化职业需求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英语为主线和以商务为背景”的课程设置模块,如下图: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的显著特点是“英语能力+商务能力”。首先,课程选择应体现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否则学生在择业时就会出现困扰,不知道自己的专业究竟能承担哪些方面的工作。其次,细化其课程设置、确定其专业课程也就势在必行。职业能力基础核心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阅读、商务口译、商务函电、商务英语精读。“行业先导”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包括行业英语、行业知识、企业文化、企业核心商务技能(英文单证实务、报关、采购等)、企业产品营销、质量检测和客户服务等。职业能力主干课程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多样化职业选择要求与其适应的多种能力匹配。商务课和英语课是培养国际商务环境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个性化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其他职业倾向性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此课程模块可开设选修课、职业资格考试、素质拓展类课程等。[3]

选择跨专业课程应注意到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充分的调研,选择相关的专业方向,认真研究跨专业模块的课程体系及培养规格,保证所选课程的合理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及职业认证之间的关系。课程的选择应与职业考证挂钩,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衔接,保证学生在学习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拿到社会认可的岗位资格证书。跨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安排在第四、第五学期进行,第三学期结束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选修方向,并按专业方向重新分班上课。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以应用英语为主,辅以文秘、贸易、营销、金融等若干职业模块,强化职业导向训练,所有的课程都以实践为核心。具体课程体系见下表:

五、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走产学结合道路

任何阶段的教育目标都应该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否则,毕业生就无法被社会接纳、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因此,构建一个理论教学平行又相对独立的校企、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各个门类的社会调查、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出发开展课程建设,进行定性的论证与划分,制定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的管理细则和评估方案,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努力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独立工作。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的设置要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突出关键技能训练,避免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实训内容笼统、模糊的弊端。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和语言情景实训基地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着重培养和考核学生在实际场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具体包括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中心两个方面:校内实训中心包括英语课中的听、说、读、写、译,实质上就是实践课。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精讲多练”“听说领先”[4],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听、说、读、写、译的实践。每门主干课都设有实训教学环节,每学期都安排1-2周的教学实践,包括语言综合实训和专业课程实训,基本实现了中英文的双语实践教学,如在“商务英语函电拟写与进出口单证缮制”实训中,教师利用商务实训软件和网络资源,向学生呈现各种真实的商务英语信函和业务单证,反复学习和操练信函拟写和单证缮制规范。校外实践方面,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到相关单位实习并定期派学生去实习。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与外国客人面对面沟通和服务,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商务技能和职业意识。再如在“国际商务模拟”课程教学中,确保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以专业核心技能为轴心开展综合实训。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行学习课程丰富的网络资源,课堂上通过视、听、说、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模拟国际商务场景,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使他们能够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商务接待、行程安排、会议安排、产品描述、公司介绍、商务谈判等国际商务活动;能够独立缮制、审核各种国际贸易单据;能够独立进行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等整个国际商务工作过程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过程通过对真实商务工作过程的观摩、模仿、会话、翻译、口头作文、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式体验式地学习,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训练过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环境下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商务交际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我们应该将课程设置理论与对学生需求、行业需求、专家的建议等多维度分析相结合,从职业能力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三个方向合理布局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使英语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衔接,将不同课程的相近部分进行综合,从总体上优化课程结构。通过“精简、重组、增设”等途径改革课程结构[5],使课程结构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既方便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紧跟时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职业院校中可适当舍弃和灵活调整,如笔者主持开发的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国际商务模拟”,依据国际商务真实的工作过程解构、整合、序化综合实训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真实的国际商务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结合湖南省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确定了国际商务办公、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单证三大学习任务共21个教学情境。每一个情境基于一个真实的国际商务活动进行项目化组合,每个项目内容独立,与其他项目在功能上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商务英语专业的所有核心技能。

六、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

为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为了使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聘请大型企业界的管理人员、政府部门官员、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调研和考察,商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理学生实训,贯彻“产学研结合”的育人模式,制定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养计划来确定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为企业提供服务、推荐毕业生等方式,建立产学合作机制。各个学校应与企业进行定期交流、沟通与接触,确定自身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对各行各业的知名企业按行业登记造册,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数量、专业、技能岗位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或签发双方共同研发的资格考试证书,据此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同时,各个学校还可以和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学生实习进行考评,适时地组织学生暂停学校学习,下到企业基层实习、培训,在实践中初步检验理论,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以安排学生重返校园进行理论教学。

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信息更新快,外资知名企业较多,与国际接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高职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是学校解决就业的主要通道,也是未来规模经济的必然趋势。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如导游证、报关员证、计算机等级证等相关专业的技师证,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与相关人才交流中心建立网络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该信息库进行分析汇总,获得就业信息指导学生,适时调整课程和专业。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大力推荐学生就业,或者直接与相关单位联合培训,直接进行“来样加工”,实现人才“定制—生产—销售”一条龙,对我们在校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再由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推荐,安排就业[6]

七、加快专业实训教材的编写

项目化实训其中一个关键步骤就在于实训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所制定的工作任务确定校本实训教材。

(一)实训教材应该打破学科课程限制,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主要引领

实训教材应该紧贴实训大纲,有针对性地为实训的工作任务提供指示和帮助。通过企业调研和项目化建设,实训工作任务往往横跨了数个学科,以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商务英语实训教材在编写中应该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英语语言使用为载体,以商务活动流程为主体。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应描述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同时也要对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工作任务完成评价作一个指导,列举完成此工作任务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明确掌握工作任务流程,陈述工作重点,熟悉工作项目各阶段衔接,以及小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分工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材编写打破了一贯的以学科门类分类的教材编写思路惯性,以任务为单位对所需知识进行分类,体现了实训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以实际案例、情境模拟、课后发散思考、图表诠释配以多媒体文件,简明扼要列出学习内容,突出实用性和活动设计。因为商务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包括了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因此一个现代的技能型商务人才应该具备各方面职业素质:除了生产管理之外,还应有质量意识、生产场所安全知识、群体观念、经济意识、法律和社会人际相关知识等等。以客户服务管理实训为例,教材中不但应涉及商务活动相关的实际应用知识,也应涵盖一般工作场所中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如现场急救、商务礼仪等,通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假设,学生能够了解到各种情况下的应变办法。

(二)实训教材要突出连续性和系统性

实训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到学科之间的综合,也要考虑到实训中对学生单项能力的强化训练,有侧重点地对某项常用技能进行任务设置。例如英语语音实训相对比较独立,在编制实训校本教材时注意对某些比较常见的发音错误提出强调。同时要在知识系统上体现出连续性,在学科上体现出衔接性,在难度上逐级递增,循序渐进。实训教材要在学生学习基础和对已有知识掌握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编写,将要训练的能力分层,底层为较为基础的单项能力训练,随着知识门类的综合程度和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逐级递增,编写教材时应列举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程度和范围,以便学生能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自主学习[7]

(三)实训教材编写要突出行业特点,与市场实际相结合,与学生考证需求相联系

商务英语实训要求学生能够在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完成任务,因此要求实训教材应尽可能参照真实工作情境编写,即实训目标、实训内容、实训指导、实训考核方式都与企业要求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将企业先进理念和国内外新技术引入教材编写中。另外校本教材可以根据学校各地区域经济情况,体现不同区域特点,以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背景和参考依据,通过对学校周边就业环境、就业观念、企业文化、岗位标准、用人需求的考察,来体现教材编写的灵活性特点,同时实训教材的编写要能服务于学生考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其应该与职业技能证书知识相衔接,以劳动部门认定的技能鉴定标准为准绳,将技术等级证书的培训内容一起整合到教材建设中,帮助学生获得所需的职业上岗证。

要达到上述目标,要求教材编写参与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学校和院系应邀请具有深厚行业从业背景的教师或者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教材撰写、修订或审核。他们既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又能够胜任任务设计和课程整合的要求,能将丰富的工作经验浓缩成鲜活案例。在教材的审核中,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能够一方面收集来自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反馈,包括案例的难度、内容陈述的清晰度、是否贴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也能够收集来自教师的反馈;教材内容是否方便组织教学、是否能够激励学生兴趣、是否配备相关课件等。再经过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进行修正。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易操作性。

八、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内容

(一)体现语言应用技能与商务实践能力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操作技能培养层由主干课程实践部分完成,主要培养学生英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和国际商务基本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商务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和国际商务基本操作的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特点是有着明确的特殊目的和特殊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它是融商务业务知识与英语于一体的实用英语课,其教学是围绕着特定的目的和内容而进行的。商务英语是以目的语为媒介,为商务活动服务的,所涵盖的内容涉及与商务有关的诸多领域以及开展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常常有对目标语境所要求的交际任务的模拟活动,如公司介绍、产品演示、撰写工作报告、市场调研、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等。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教师应提供充足的语料,同时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主动性。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本身是在学习真实英语材料,同时也是能力的培养。这种目标明确的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高职商务英语学习者的特殊性,其课程内容更倾向于语言功能和语言活动,强调语言的输出,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与其社会目的相关的终端行为能力,体现专业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应该体现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通过课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系列外贸实践课来完成,如商务谈判、商务函电、进出口单证制作等应用型高职商务英语必备技能的训练,体现以培养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技能为中心的专业实践课程特色,商务实践、认知实习和岗位实践。同时,课外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基本管理框架和运行模式、企业文化、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等,例如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定期邀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到校内,就相关专题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较全面及正确的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场所,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练兵场,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如通过在进出商品展览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对外进出口公司等办事机构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认识;通过在酒店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使学生受到启迪;通过以上这些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进入社会。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让学生投身社会,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的精神。

(二)体现综合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

商务实践课程以桥梁课程“商务英语”为基础,通过进出口业务洽谈、进出口业务函电、商务英语翻译、进出口业务模拟谈判、进出口函电案例处理、进出口单证制作、商务管理操作、商务英语写作、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资格实训、社交礼仪等一系列应用型实践、实操、实训课程,将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公司、企业的各种运作或营销活动之中,突出商务知识和商务操作技能的适量和实用,为今后的商务活动打下基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到毕业之际,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能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到有关生产单位参加实际工作实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写出相关的毕业论文,以达到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

【注释】

[1]张佐成.试论商务用途英语的发展模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4):28-32.

[2]李俊峰,金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特色课程体系[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7(1):49-52.

[3]顾秀梅.关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5):42-43.

[4]杨帆,杨雅瓅.能力、个性、国际化—大学英语小班授课模式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9-30.

[5]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6]宋梅.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07(10):28-29.

[7]李国艳,田鸣.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就业导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