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制度,保障师资建设方向
完善的制度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国外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无不与他们完善的教育制度保障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国家已经相应出台了一些教育法律,但是针对高职教育的相关法律仍然不够完善,许多配套的法规制度还没有建立,因此,在百废待兴的时候,高职商务英语教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一)政府层面
1.完善高职教育法律保护
需要尽快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绩效监控,提供体系保障。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建设有待标准和规范化,包括各专业教学的标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等。必须从政策入手,加大对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扶持力度,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则,在拨款政策、投资政策、人事政策、职称评审制度方面对高职倾斜。实施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地方政府也要将高职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加快完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结构和教师资格标准,对高职院校师资在培养、引进、使用、培训及资格证书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制定优化“双师”结构的相关政策,为院校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提高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授课比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学生学业考核和评价机制,引导学校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会评价方向发展。
2.加大对高职政策倾斜的力度,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
教学和科研经费短缺、缺少培训机会、工作任务重、工作条件差,是困扰高职教师工作的主要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并非高职教师和高职院校的一己之力所能解决,这需要国家和政府部门加大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统筹等措施,逐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在多渠道、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增加创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为多渠道筹集教师培教学科研和培训进修资金打下基础。
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市场,合理引进和配置人才。人才引进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快捷、高效的方式,对于创立新的研究方向,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人才引进是最佳手段。通过引进高层次商务英语教师人才,可以使高职商务英语院校迅速组建或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国内高职教育的前沿,有利于展对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和交流活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本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知识更新及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可以给本校现有人才带来了压力,促进高职教师们的良性竞争。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人才引进中,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应该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本校的各个学科的人才梯队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到现有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针对薄弱环境,以学校的人才引进规划为依据,确定引进人才的层次和数量,不能一味地追求高资历、高学术地位而不顾自己的实际需求。一般来说,高职人才一般分为两种: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可以引领某一学科领域,使学科和教学水平迅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引进青年人才,可以使本学科充满活力和后备力量。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状况确定那种类型的人才是急需人才,做到有的放矢,按需进人。
正确处理好高职现有人才资源与人才配置的关系,主要途径有:一是眼睛向内,培养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现有人才;二是眼光向外,引进校外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都是加强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高职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是高职稳定发展的基础。在高职扩招、师生比例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必须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将现有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高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上策。培训与开发是挖掘人力资源内部潜能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要用战略性眼光去培训、开发现有人力资源。重视从原有教师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在人才匮乏时一味地从外部聘用。
(二)院校层面
在制定学院各项工作的政策时,一定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教师的招聘、培训、评价、激励等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和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1.完善教师引进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
随着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的猛增,高职院校生师比过大的矛盾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现有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中,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招聘来改善。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招聘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主要途径,但是从更广义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招聘是师资梯队化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及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只有合理的人事制度和良好的用人环境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缺乏,他们还不能完全胜任高职院校的教育需求,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每年会有大批高素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走向社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面临发展的大好机会,制定政策,每年引进高素质高学历工作者,将会使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学历结构得到改善,经过几年的培训和锻炼之后,这样的人才可以培养为专职骨干教师。引进研究生时要注意制定优惠政策,满足研究生的基本物质要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制订青年教师培训和进修的相关政策,让引进教师对自己今后工作有大致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兑现招聘时所有承诺,让他们怀着信任、充满信心地步入工作岗位。
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各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应根据自己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点从社会及大型企业引进具有高职称的本科以上学历青、中年专业技术人才,以充实自己的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教师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人才流动更加科学化的今天,优秀人才的引进,必须有一定的政策环境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的成功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师资力量缺口较大、结构不尽合理的高职院校,应敢于打破常规、舍得投资,及时制定出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并广泛宣传、积极实施。同时,要注意选择品德高尚、作风严谨、适宜作为教师的技术人才,因为在高职院校工作,这些技术工人的第一角色是教师,他们的行为规范必须要符合教师的标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符合教师职业需求的教师才能够长久地为高职商务英语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虽然人才引进是高职院校解决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实践证明,引进人才只有办学单位的积极性远远不够,必须有本地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否则,引进优秀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2.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高职商务英语院校教师的培训是解决教师素质或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师资队伍中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的年轻教师比例增大,不少学校约占到教师总量半数以上。这部分教师经过四年或七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可以满足高职院校的专业理论教学需求,但教学方法、专业实践技能掌握水平远达不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商务英语院校的老教师受传统高等教育理念影响,重视书本知识教学能力提高,忽视了自身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对新工艺、新技术掌握甚少。了解生产实际、把握企业实际需求就成为年轻教师成长是老教师革新从教理念必须具备的经历,因此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培养制度,提高高职院校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发新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就成为师资队伍建设必要的环节。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师资培训还存在培训内容不切实际、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培训观念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培训教材陈旧,学习内容不实用;其二,学校和地方政府组织的师资培训覆盖面小,不能使所有需要培训的教师有机会参加学习;其三,教师教学压力大,任务量重,时间紧张,没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其四,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师徒制的模式;其五,由于资金短缺,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针对目前这种状况,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建设面向生产一线的培训基地,向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注入培训资金之外,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尽快想办法创造机会对教师进行培训,改善教师培训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的状况。可喜的是,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尝试,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广泛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培训活动,使教师培训的深度、广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3.营造社会包容的良好环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认清当代国际激烈竞争的局势,用最有效的教育发展方式培养最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以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的现代化。现阶段,从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看,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已基本趋向完善化,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刚刚起步,它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量把它加强起来,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国民教育体制,使我国的教育能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多技能、多专业的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多样化、开放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构建多样化、开放型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举措。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也是对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师资建设最有力的外部支持。
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在教育界内部,需要打破重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公立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格局,给予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平等的竞争空间,鼓励职业教育提高自身的发展层次。提高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地位的一个重要制度,是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对应和沟通、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学历对应和沟通的国家资格框架,这也是构建学习化和终身教育体制的重要制度。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制,要从传统由政府提供的“供给驱动型”,转变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需求驱动型”,推动“学校教育模式”向“企业教育模式”转变,多种途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师资建设。所有这些都应纳入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这是政府教育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
要在这一背景下规划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根本上矫治严重的应试教育和唯学历的弊端,中国教育需要完成这样深刻的转变:从片面追求和重视学历转为以重视能力为主;将以面向青少年的学历教育、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为主,转为面向所有人、以非学历的多样化的教育为主,建立与知识社会相适应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此,需要做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之间、职业教育和企业之间的衔接,只有改变现行的人才观、教育制度和用人制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职业教育的事业中来,才能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
建立跨部门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打破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跨部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协调机构。
推行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性要求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从考试科目和考试形式上不难看出,我国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更侧重于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双师素质的考核能力有限尤其是对双师素质教师专业技能这一模块的考查存在盲点。此外,由于历史等原因,高等商务英语教育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分属不同教育类型,高职商务英语学校教师必须取得高职教师资格证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高职院校教师取得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书无异。
然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教师的任职要求和任职资格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任职要求和任职资格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并不能准确、全面地考查双师素质教师的资格要求,我国亟需出台专门针对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质量加快高职师范院校的发展,在职前教育方面严格规定高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学业标准,高职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应打破校际、系际的界限,向符合条件、乐于从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者,提供教育课程;加强高职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严格控制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
促进企业办学和社会化办学。职业教育由于经费投入远远大于普通教育,需要特殊的师资,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也更大,其发展机制应有别于普通学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多为教育部门举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校企合作,依托产业和行业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政府主导需要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培训和实习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如为企业减免相关税收,给予信贷优惠,以鼓励企业提供师资、设备、场地,联合组织教学、实习;同时应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自主权,实行灵活的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
制定符合实际的职称评定制度。高质量加快高职商务英语院校的发展,在职前教育方面严格规定高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学业标准,高职商务英语院校的教育课程应打破校际、系际的界限,向符合条件、乐于从教的学生开放。也可配合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资格制度,向社会所有申请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者,提供教育课程;加强高职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严格控制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每一位欲从事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职业的人,须通过双师素质教师技能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方可应聘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岗位。
逐步推行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单独评审制度。高职商务英语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而普通高等教育着重于理论的系统性、学术性。因此,套用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来衡量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职称评审是不太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求的。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应当从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推行高职商务英语教育教师职称单独评审的制度,把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学术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单独评审制度并不主张降低要求,而是要体现高职的特色和要求,比如在科研方向上可不必像普通高校那样强调学术性,可体现行业的实用性,也不必像普通高校那样强调多少核心期刊论文和多少省级及以上课题,可以强调技术研发、推广、应用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等双师素质要求。促进企业办学和社会化办学职业教育由于经费投入远远大于普通教育,需要特殊的师资,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也更大,其发展机制应有别于普通学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多为教育部门举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促进校企合作,依托产业和行业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政府主导需要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培训和实习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和协调机构。
推行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双师素质教师的特殊性要求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我国的教师职业资格为企业减免相关税收,给予信贷优惠,以鼓励企业提供师资、设备、场地,联合组织教学、实习;同时应给予职业院校更多的自主权,实行灵活的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由之路
教育部于2012年3月1日举行发布会,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我国将采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011年初从沿海到内地出现的用工荒折射出技术工人不足的现状,而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仍招不满学生。对此,《纲要》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说:“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葛道凯司长介绍说,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要从制度化方向上入手。“改革办学模式,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或者是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培养培训的基地,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加大相关优惠政策的倾斜,支持企业更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是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校企合作的范围太小,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有困难,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往往是浅尝辄止。对于企业来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难以调动企业参与高职商务英语院校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存在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校企双方都想保证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寻找合作的机会时总是顾虑太多。在运用工学结合理念办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这场博弈中,正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真诚合作赢得双赢结局的最好例证。其一,校企双方在合作方式和合作手段上尽可以不必受太大的约束,国家应该尽量将权力下放,保证校企合作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其二,合作的双方尤其是高职商务英语院校一方应尽量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只要企业能够提供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学校就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尽量方便企业操作,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其三,努力加大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要尽量发掘周边的地域资源,寻找丰富的合作伙伴,在学生或者教师深入合作单位学习时,不妨让他们大胆上手,完全接触实际生产过程。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丰富,需要各个高职商务英语院校的领导决策者深入实践探索可行之路,这是高职商务英语教育面向生产一线的根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