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程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程成本控制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控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程的造价,主要可以从控制构件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减少施工现场材料浪费等方面着手。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较为低下,因而构件场内和现场施工成本均居高。8.1.2 施工与施工管理成本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柱、剪力墙及楼板底模,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砌筑量和部分抹灰。万科在产业化工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装配化建筑技术,并从中获益。

影响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的因素很多,有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施工技术水平等。控制装配式建筑主体工程的造价,主要可以从控制构件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减少施工现场材料浪费等方面着手。

8.1.1 主体构件成本控制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PC与现浇共存的结构。PC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成本:

(1)优化设计,提高预制率和构件重复率

预制率是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体积比。预制率是单体建筑的预制指标,如某栋房子预制率15%,是指预制构件体积150m3占总混凝土量1000m3的比率。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较为低下,因而构件场内和现场施工成本均居高。因此,欲控制装配式建筑造价,关键是要提高预制率,发挥吊车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水平构件现浇,减少满堂模板和脚手架的使用。

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装配式建筑应用并不普及,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模板重复利用率低。所以,应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PC构件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和生产标准化构配件,使它能在装配建筑上通用,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构件成本。设计优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装配式结构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

②采用主体结构、装修和设备管线的装配化集成技术。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平面尺寸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要求。

③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管道井等配套构件;室内装修材料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门窗采用标准化部件。

④外墙饰面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采用反向一次成型的外墙饰面材料;外墙保温改成内保温,喷涂发泡胶。

⑤适当提高构件重复率。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构件重复率,尽量减少模具种类、提高周转次数,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2)降低构件的运输成本

装配式建筑的物流成本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减低物流成本的方法有:就近生产、就近运输,缩短从产地到工地的距离;化整为零,大批量采购。

8.1.2 施工与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装配式建筑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柱、剪力墙及楼板底模,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砌筑量和部分抹灰。因此,在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含模板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保温隔热工程、楼地面工程,建筑物超高人工、机械降效,措施费及塔吊基础等分项工程及其他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明显减少。在施工节段的成本控制措施主要有:

①改进PC构件制造工艺,降低工厂措施摊销费用。

②改进安装施工工艺,降低机械、人工消耗。

③室内装修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

④提高连接的技术和效率。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一是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二是预制构件与新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解决了连接的技术难题和效率问题,装配式的应用瓶颈等问题就迎刃而解。

8.1.3 案例——万科住宅项目

万科住宅产业化调查报告显示,实现大面积工厂化作业后,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建筑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可回收材料增加66%,建筑节能达50%以上;而由于传统的砌装隔墙改为轻钢龙骨隔墙,则扩大了房屋的使用面积(每70m2可增加约0.6m2的使用面积)。施工现场的作业工人明显少了,原来需要几百人的,现在只需要20~30人。

2008年,国内首例流水线式生产的万科新里程项目的两栋住宅楼在上海诞生。该项目的外墙结构完全采用PC(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厂生产出墙板,在现场对每面墙拼装就可以组合出标准的模块式房屋,房子的建造过程恰似在流水线上进行生产。PC主体结构一直以每层5天的进度顺利向上推进,现场工人最大可减少89%,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万科在产业化工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装配化建筑技术,并从中获益。

1)新工艺与新材料

新工艺:超高层预制框筒结构技术;双重壁连接工艺;预制装配整体框架连接工艺。

新材料:无污染及弱挥发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超强混凝土及超强钢筋。

2)VSI技术体系

结构设计采用了:结构骨架与填充设施分离的设计理念。其中,结构骨架包括结构主体、承重墙体、公共设备设施及公共管线,填充设施包括非承重墙体、装修体系、户内管线、户内设备设施。结构骨架按照70~100年使用寿命设计,充分考虑构造耐久性,填充设施可独立于结构骨架进行改建与修缮(见图8.1)。

图8.1 骨架图

3)与传统工艺的对比结果

(1)节能方面

建造过程中的集中生产使得建造能耗低于传统手工方式,见表8.1。

表8.1 耗能比较表

(2)节水方面

工业化生产改变了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方式,实现养护用水的循环使用(见表8.2)。

表8.2 节水对比表

(3)节材方面

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方式,降低了建筑主材的消耗;装配化施工的方式,降低了建筑辅材的损耗。

(4)环保方面

现场装配施工相较传统的施工方式,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声的干扰、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见表8.3)。

表8.3 建筑垃圾比较表

实现工业化项目应用之后,能源消耗和资源损耗均有较大幅度降低,降低幅度随着工业化项目所占比例提升而同比降低(见图8.2)。

4)成本效益

(1)生产效率及设备周转率

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设备周转率,可大幅提高企业单位时间的盈利能力。以18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使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可提高生产效率40%~55%,提高设备周转率60%。

图8.2 工业化应用与否资源能源消耗对比分析表

(2)资金周转率

工业化技术可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这是提高开发企业盈利水平的关键。以18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使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上部主体平均能够缩短150天施工周期。显然能够为企业提前争取到资金的回流,加快企业资金的运作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