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设备工程成本控制与其他成本控制不同,其安装种类繁多,过程复杂,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只有明白了设备安装工程成本控制的特点才能为下一步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当前设备安装控制成本降低措施中设计影响能够达到75%,所以电气与设备设计阶段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实现设备安装成本降低。电气与设备工程材料品种多、数量大,所以招标控制是电气与设备安装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在实际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将设备价格、安装技术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来对待;另一方面还要将电气与设备安装之后的维修作为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电气与设备安装工程中的供应方式也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应该加强材料供应方与安装方的协调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由建设方提供设备价款的不用缴纳营业税,所以说,由于设备供应价通常较高,营业税的免除也成为了电气与设备安装工程成本控制中不可忽略的存在。
8.3.1 电气工程成本控制
随着科技进步,建筑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装配式建筑安装施工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大提高了建筑电气安装造价。装配式建筑电气工程安装造价的控制管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电气工程的成本控制是决定电气安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内容,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安装造价控制体系,并在规范化的体系中运行。在做好建筑安装造价控制的基础上做好质量控制,抓质量监督与检测,提高建筑质量。
②提高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做好培训工作。从管理能力与技术两方面出发,做好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
③做好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组织审核工作。严把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关,避免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不合理导致返工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在安装过程中,对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采用合理化建议,让高层建筑的电气安装能够以合理的施工工艺或方案施行,优化施工过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
④把好设备、材料质量关。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设备及材料的费用占到整个工程造价的6~7成,由于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的数量庞大、规格种类繁多,增加了材料采购的难度。对电气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的用量要根据施工方案规划进行采购,同时对所使用的设备及材料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确认,实现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控制。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及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a.变压器、成套高低压配电柜、控制操作用的直流柜以及UPS、功率因素电容补偿柜、备用发电设备、照明和事故照明配电箱等,这些设备种类较多,且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采用不同厂家的产品会产生不同的电气安装工程造价,做好造价控制就需要及时摸清市场中的各电气设备的价格及品质,确定所需采购设备型号以及价格,确定的过程中做好设备质量及利润之间的平衡。
b.建筑中的设备安装,主要有电动机、电光源等用电设备。在设备进场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方案及现场施工量进行数量的确定,并在设备订货前依据实际情况严格把握设备数量及质量控制。
c.建筑电气安装中电线及外保护用的导管、线路用的桥架和线槽、低压封闭式插接母线以及用于线缆固定、支撑的材料。进行建筑电气安装时,需依照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安装,对所使用的材料用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减少浪费。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案对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数量汇总并统一采购,采用不同的渠道对质量、价格、服务进行比较,与优秀的供货商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对超出安装造价的部分及时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较规范的材料用量控制,在以往工程中发现,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着多领、冒领现象,不利于安装造价的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对比施工方案材料使用的预算,对严重超出的用量进行原因分析,杜绝浪费。
⑤做好协调沟通,应对措施得当。在装配式建筑电气安装的过程中会面临由于业主、设计对施工图纸进行变更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在图纸审核及施工方案制订的前期需与业主、设计单位等做好沟通,对设计变更做到早变更、早规划,控制安装工程造价和质量。对工程变更的资料进行专人保管并在结算时实事求是。对于施工中由于气候、物价变化、施工图纸变更等所引起的安装造价变化等所带来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8.3.2 设备工程成本控制
目前国内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对安装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善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是保证成本费用的前提,是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根本保证。控制规律要求的控制目标实际值和控制目标值之间出现偏差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来减小这种偏差,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依据就是各种控制制度。只有构建了合理的控制制度,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才能够把成本控制与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出现成本偏差时才能找出项目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所在,做出有效、合理的控制决策和纠正措施来减小偏差。而且依靠制度的规范,才能够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分析制度、成本评价制度、预算制度以及超预算审批制度,完善保障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度。
1)以设计为源头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
在初步设计阶段,紧盯可研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及成本估算两大目标,详细了解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质量标准不能低于可研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但又不能过高,过高则不利于成本控制。因此,大型设备选型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求设计人员做好潜在设备的不同方案,为招标采购设备提供灵活性,有利于招标竞价。同时要求做好限额设计,把好“初设概算不能超出可研估算”这道关,做好设计优化。
②掌握设备的质量及使用状况。了解设备的潜在供应商,尽量采用国产通用设备,避免采用独家供应商的设备,不利于招标采购价。
施工图设计阶段要加强设计过程监督管理,注意以下几点:
①材料设备高性价比控制:根据项目或业态定位,选用相应的材料设备品牌,并关注环保节能要求。
②充分了解地方法规及习惯,避免重复施工或返工,对图纸外可能发生的费用做到心中有数。
③充分了解项目的各项使用功能,熟悉不同设计单位的图纸,避免功能重复或功能漏项。
2)做好招标采购工作中的成本控制
①招标(采购)计划中的成本估算额,与该项目的目标成本比较,若有较大超支时,应考虑从优化设计上研究解决措施;所有招标(采购)项目必须达到发标的技术条件方可进行招标文件会审,技术条件必须写入招标文件中,在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特征尽量描述准确。
②注意入围单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具有可比性和竞争性。
③采取措施,防止“合理”提高工程款,控制不平衡报价。对清单上各项目单价设立指导价,标底和标函采用相同的计价方式。招标单位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规定,指导价为投标单位对各项目报价的最高限价;也可以由投标单位自由报价,但规定在总报价低于标底时,各项目报价均不得高于指导价,从而将不平衡报价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指导价的确定要合理,尽量做到同市场价格基本一致,杜绝暴利,同时又包括合理的成本、费用、利润。指导价的确定务必由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负责造价的工程师确定。同时,还必须把前期工作做足,深化设计,在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上,将各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范围详细说明,将价格差距较大的各项贵重材料的品牌、规格、质量等级明确。对于某些确实无法事先详细说明的项目,可考虑先以暂定价统一口径计入,日后按实调整,从而堵死漏洞。
3)做好施工过程的成本动态管理
施工过程中做好动态成本管理,建立工程成本台账(包括合同及无合同费用台账、设计变更台账、现场签证台账和成本超支报警台账);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一单一估算,一单一确认,并及时检查现场施工情况,尽量避免先施工,后预算。每季度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对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分析成本发生的增减动态和趋势,并通过分析成本细项超支发生的原因,及时制订控制成本的措施。对费用较大的项目进行现场复核或追踪。
4)加强工程变更后的成本控制
虽然成本计划指标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但由于在设备安装项目实际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项目成本计划发生变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工程变更操作时,设备安装的工程施工工艺或者具体的施工方案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成本变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变更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实需要变更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充分论证变更是否有足够的依据和合理的变更理由。当相关单位提出工程变更要求时,各有关单位必须要到施工现场勘察,论证工程变更是否确实需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合同条款的要求,并且各方要共同、全面论证变更方案,变更完成后要及时形成变更索赔资料,并按规定报送到有关各方,以便对工程实施计划做出最合理的调整,确保变更在尽可能保证成本规划的基础上顺利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