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实质上包含着贫富两极相反的积累,即在一极是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中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创造这些财富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 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如果说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对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否定是第一个否定,那么,资本主义由于内在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造成对自身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 但是,这种否定不是在建立新的私有制,而是建立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的历史趋势。
4.3.2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无产阶级贫困化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生活状况恶化的客观过程。 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他们为了生存,只得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取得少量工资,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无产阶级的这种经济地位,使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长期处于困窘之中。
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多种因素发生影响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加深
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的,资本是死劳动,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家则更多地依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实现资本这一内在冲动的主要剥削方法。
剩余价值率是雇佣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 例如,美国整个工业的剩余价值率1899年为128%,1909年为130%,1929年为158%,1939年为200%。 随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无产阶级在新创造的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财富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手中。 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平等,使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以及劳动对资本的依赖程度增大起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2)产业后备军的扩大
产业后备军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如在英国,资本积累是在资本有机构成大体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应增加,劳动者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工人的工资虽有所提高,但是,资本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工资的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以及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实际上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随着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提高,可变资本会相对减少,不仅新追加的资本会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而且原有资本也会缩减原有被雇佣的劳动者,一部分在业工人被机器所排斥。 资本积累不仅相对地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而且还会造出超过工人人口自然增长的劳动供给。 这样就必然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当然,资本积累引起过剩人口的增长不是直线上升的,资本的扩大和技术的改进既有排斥工人的趋势,又有吸收工人的趋势。 这两种趋势交互作用,它在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引起相对过剩人口的起伏波动和不平衡性。 但是,与资本增值需要相比的相对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仍然在激烈地波动中增长。 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第一个10年平均失业人数为140万,平均失业率为4.4%;20年代为205万,平均失业率为4.7%;40年代为296万,平均失业率为5.2%;50年代为294万,平均失业率为4.5%;60年代为352万,平均失业率为4.8%;70年代为573万,平均失业率为6.2%。
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是失业工人的不幸,而且是整个无产阶级的灾难。 失业使工人断绝了生活来源,从而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失业人数增多,还使在业工人受到巨大压力,资本家借此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在业工人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拼命干活,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 而这一部分无事可做,又迫使那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 失业的加剧必然导致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3)工资被限制在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工资被限制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狭小范围内,往往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劳动力的价值由两种要素构成,一种是纯生理的要素,另一种是历史的道德的要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值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将会下降,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趋于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劳动强度和劳动复杂程度提高;劳动强度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又使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即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扩大和增多。 工资作为劳动力这一商品的价格,同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一样,在长时期里会与它的价值相适应,平均起来,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由于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总是超过需求,资本家借此压低劳动力的价格,从而使工资有低于劳动力价值的趋势。 把工资强行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实际上是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 当工资降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工人得不到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时,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这又势必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
劳动力价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 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内,必要生活资料的范围大致上是一定的。 因此,劳动力价值的确定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能的。 由于现有的资产阶级统计未能提供有关劳动力价值的确实材料,我们只能从资产阶级政府的另一些官方统计中,求得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近似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官方编有各年的三类家庭预算,它包括较低的、中间的和较高的收入数字,其中最低的一类,相当于“贫困线”的水平,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就难于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在1966年,美国官方规定城市内一个四口之家的最低标准是3317美元,1970年为3968美元,1975年为5500美元,1981年为9287美元。 凡是低于这个标准的,就列为贫困的家庭,连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也承认他们的家庭预算“是极低的”,况且这个数字还是按纳税前计算的,如果扣除各项税收,势必有更多的家庭划入“贫困线”以下。 美国国情普查局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1983年美国的贫困率上升到18年来的最高峰。 按官方规定标准,年收入在10178美元以下的四口之家为贫困者。1983年美国有353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比1982年增加86.8万人。18岁以下的白人与黑人的贫困率有明显的不同,白人的贫困率为17.3%,而黑人则为46.7%。
必须提到的是,资产阶级除了在生产领域中加强对剩余劳动的榨取以外,还在非生产领域中对无产阶级进行种种盘剥。 昂贵的房租、高利的贷款、沉重的捐税以及由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使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更加困苦。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作用,不仅决定了无产阶级经济状况的恶化,还决定了无产阶级在其他方面境况的恶化。
经典语录
“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 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马克思
(资料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全面剖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它适用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适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阶段。 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知识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继续提高,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以及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国内矛盾,推行了一套所谓“福利国家”的措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这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有所提高,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包括养老金制度、家属和遗属生活补助、医疗补助、低收入家庭的补助、失业救济等有了普遍的发展。 小汽车、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得到普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不用说跟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相比,就是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比,也已经大不一样。 但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断言无产阶级贫困化已经不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人消费的增长、生活待遇的改善和私人用品的增加,并没有、也不会废除雇佣劳动者对资产阶级的从属关系和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 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力价格,实际上只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为放松一点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