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资本是工人创造的
近期“先进微”工人如火如荼的斗争让他们的老板寝食难安,雇用水军到处放毒,说没有老板工人就没法生存下去,说企业倒闭了工人就要饿死,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到底是工人养活了老板还是老板养活了工人? 工人的工资从哪里来,公司的利润从哪里来? 为什么说老板是靠剥削工人发财致富的? 为什么工人反抗老板的压迫、夺回劳动果实的行动是正义的? 这些问题让我们一一分析,透过现象发现资本主义的本质。
分析问题一:工人给老板干活,老板给工人支付工资,这是一种等价交换,怎么能说老板剥削了工人呢?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该商品的价值也就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 作为一种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工人这个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或者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勉强能够维持工人能够生活下去所需要的钱。
老板给工人支付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力的价格。 比如说老板一天给一个工人支付100元的工资,而实际上一个工人每天干4小时就能给老板新创造100元的财富,如果这个时候工人停止劳动,那么老板和工人之间就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谁也不欠谁的。 但是老板肯定不会让工人只劳动4个小时,他会让工人每天干10小时或更长,那么剩下的6个小时老板就没有向工人支付工资,工人在这段时间里生产出来的财富都被老板无偿拿走了,这就是老板剥削的工人的剩余价值。
“先进微”的工人每个月只有数千元的工资,除了自己生活和养家糊口之外几乎所剩无几,而公司每年的利润有数十亿元。 如果工人和公司之间真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那么每年数十亿元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
分析问题二:如果工人不被雇佣,就不被剥削了,但也无法生存了。 能说这种剥削是坏的吗? 老板给了工人一个将劳动力转化为金钱的机会,是不是有理由得到报酬?
假设一个老板投资了3000万元到一个工厂,但实际上这个老板一两年的时间从工人身上剥削的剩余价值就能弥补自己的全部投资,那么按照等价交换的逻辑,工厂理应归工人所有。 但是,老板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继续无偿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看起来是老板给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但实际上这些就业岗位都是工人自己为自己提供的,跟老板没有半毛钱关系。
老板付给工人的金钱,即购买工人劳动力的货币,本身就是从工人阶级那里通过剥削的手段掠夺的,本身就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财富,将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抢掠过去,然后用这些财富去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和老板谁养活谁的问题完全被颠倒了。
而且事实上,老板借以投资的3000万元资产,也不是老板自己劳动的成果,而是剥削的以前工人的剩余价值,恩格斯说:“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不过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劳动产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老板借以给工人提供工作岗位的资本是剥削之前工人的产物,也是工人创造出来的。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用从被征服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征服者的商品”。
比如说深圳ASM厂的工人这些年来给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利润,现在公司把工厂搬走了,它到新的地方投资建厂。 建厂的投资实际上来自深圳ASM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本应属于工人的财富,如果说ASM在新的地方给一些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那么这些岗位是由工人而不是老板提供的。
分析问题三:也有一些老板是白手起家啊,先是当工人,有点积蓄之后就开始办企业了。也有些人是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或者别的职业什么的,有了积蓄就开始雇佣别人。 不能说这些开创性的资本也是靠剥削工人得来的吧。
如果只是白手起家作为一个个体劳动者即个体户,不去雇佣别人、不去剥削别人,那只能作为一个跟农民类似的小私有者。 而个体的劳动能力是有限的,是不可能积累起巨额财富成为大老板的。 而且以现实中国的情况来看,所谓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白手起家富起来的老板在富人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
4.4.2 如何看待当代发达国家无产阶级的贫困
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在资产阶级一方必然是财富的积累,而在无产阶级一方,则是贫困的积累,使无产阶级贫困化。 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它深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对抗性质。
无产阶级贫困化有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两种形式。 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指无产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得份额的减少。 也就是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更不平衡了,资本家所得的份额更大了,因而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下降了。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同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无关。 相反,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品种和质量,是增长和提高的,因而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是提高的。 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工人的经济地位下降是同时并进的。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是指无产阶级的经济状况的绝对恶化,主要表现在实际工资下降和失业人数增加等方面。 但这种现象只是在危机和萧条期间出现,到了恢复和高涨阶段,就业人数和实际工资都会增加。 所以绝对贫困化并不是长期的趋势,而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间歇地有时会出现的现象。 同时,由于各个国家和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不同,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1)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因此,客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起点。 当代资本主义所以产生许多新发展,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是良好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四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正走向成熟化、有序化。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面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怎样引导人们认识并实践当代社会主义,消除人们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种种模糊认识? 解决这一课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当前,要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必须坚持以下5个基本观点:第一,坚持发展的观点;第二,坚持联系的观点;第三,坚持二分法的观点;第四,坚持实践的观点;第五,坚持历史的观点。
3)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必须运用“两个区别”的分析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有科学的分析方法。 我们认为,要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要坚持批判地借鉴,在资本主义的繁荣和发展中吸取有益的东西,要透过新发展的现实看到其背后的实质,必须坚持和运用“两个区别”的分析方法。
一是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制度层面的东西和管理层面的东西区别开来。 前者是资本主义特有的、本质的东西。必须指出,迄今为止,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什么样的新变化,其本质并没有根本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并没能消除其与生俱来的种种弊端。比如,资本主义依然以私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各种内在的矛盾依然没有消除,等等。但资本主义制度同样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着改革和创新,从而一定程度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历史地看,正是这种阶段性改革和创新,构成了资本主义把自己推向生产关系顶点的链条,从而包含了“解决冲突的线索”。这一点,也是我们在认识资本主义时必须看到的。 后者则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受资本主义本质的规定;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人类社会管理的共性,由这种管理共性所带来的成就,我们理应承认和肯定。 实践已证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许多成就,正是其运用了符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结果。
二是把现象和本质区别开来。表面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也已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改变。 西方学者也因此鼓吹现代资本主义已进入一个“人民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一观点也着实迷惑了我们一些同志。其实,普遍的职工持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职工也绝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家或股东。 因为职工一旦成为公司股东之一,便模糊了有产者与无产者的界限,甚至使无产者自觉地走上同资本家“同舟共济”的道路。可见,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只不过是资本主义一种更隐蔽更巧妙的剥削和统治方法,资本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4)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必须坚定“两个必然”的信念
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生存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因为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在巨大的物质财富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具有一定的扩张力和潜力,它还可以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调整和变革,继续在相当程度上适应和推动生产力发展。 但这一现实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论断的科学性。首先,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决定其必然灭亡的各种矛盾。事实上,全球化是一把两刃剑,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创造出新的矛盾、激发出新的阶级斗争,并推动资本主义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的变动。例如,近几年来,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一浪高过一浪,来势更加凶猛。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受剥削的地位。 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但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与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矛盾,而且使现有行业的藩篱变得有名无实,从而引起前所未有的企业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对其本国工人尤其是低技术工人的就业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基本的民主政治秩序提出了新的挑战。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内部技术与经济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资本主义统治充满了新的危机。时间,对于社会主义是宝贵的,也是有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总有一天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
4.4.3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小商品生产解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通过残酷的原始积累过程,用暴力剥夺小私有者,即农民和手工业者,把分散的、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小生产转变为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代替个体劳动者的私有制,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随着资本积累而发展,社会化的生产越来越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冲突,就需要进—步剥夺私有者。 不过,这种进一步剥夺是采取和剥夺个体生产者不同的新形式,它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集中,由资本家来剥夺资本家。 随着资本的集中,生产又进一步社会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进一步发展了。 另一方面,生产进一步社会化的利益被越来越少的资本巨头所垄断,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和受压迫剥削的程度则不断加深;同时,无产阶级的队伍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日益壮大,组织性和纪律性也不断加强,残酷的现实和斗争的实践又使他们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从而他们对资本家的反抗也不断增长。 他们成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拓展阅读
古驰“血汗工厂”事件
“喝水要申请,上厕所要报告,店铺里丢了东西所有员工‘连坐’赔偿,孕妇在店里吃东西补充营养被告知只要吃一个苹果将被记过,吃8个苹果将被解雇。”连日来,这起沸沸扬扬的“古驰(GUCCI)虐工门”事件让这个一向在中国口碑不错的奢侈品企业,一夜之间成了千夫所指的“血汗工厂”。
在国外被禁止或严格控制的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已经培养了6000多万劳务派遣用工,并客观上“滋养”了一批“血汗工厂”。 古驰进入中国之后,完全可以不选择这种用工制度。 然而,为了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古驰最终选择了“何乐而不为”。
“古驰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但是却长满了虱子。”有网友如是调侃。
10月13日,深圳市总工会约见古驰中国公司行政高层,表明深圳市总工会的立场,并对事件的处理进行沟通和协商。 在工会组织的努力协调下,员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保障和维护。
但是因为利用劳务派遣制度存在漏洞,古驰的这起发生在深圳的劳动纠纷案件面临“异地监管”难题。 调查表明,古驰的深圳品牌店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劳动用工制度:事件中的5名店铺员工虽然归古驰管理,但与这些古驰员工签订工作合同的,是深圳市南山区一家名为南油外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企业。 资料显示,古驰在上海注册,所有深圳员工均以劳务派遣方式签约。
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华公司的劳动纠纷不断,一些企业巧妙抓住法律漏洞,现代“包身工”现象屡见不鲜,但未引起充分重视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一方面是因为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劳工收入有一定优越性。 记者调查发现,因为奢侈品品牌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即使是“租”来的员工,他们也愿意支付相对高的报酬,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制度缺陷的风险。 而另一方面,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受派遣人员很难在法律上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朝武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即使最终认定古驰在用工方面存在违法行为而进行惩处,也将形成异地处罚,执行难度也会加大。”
记者先后连线美国、英国等地,发现古驰在其他国家均没采取在中国施行的劳务派遣制度,各种制度完善且待遇丰厚。 古驰在中国执行了双重标准。
(资料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综合,2011⁃11⁃21.)
◆本章小结
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
2.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1)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2)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历史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积累实质上包含着贫富两极相反的积累。
(2)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的历史趋势。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
A.扩大再生产 B.简单再生产 C.剩余价值生产 D.生产关系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剩余价值 D.资本家省吃俭用
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 )。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劳动生产率提高 D.劳动人数增加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剩余价值资本化 B.暴力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
C.剥夺生产者 D.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剥夺
5.资本主义人口过剩的原因是( )。
A.社会上生活资料数量不能养活现有人口
B.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自然增长太快
C.生育过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者的需求相对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
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原因是( )。
A.不扩大再生产就会阻碍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C.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D.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3.资本集中的方式是( )。
A.以大鱼吃小鱼的方式,兼并中小资本
B.以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把许多分散的小资本集合成大资本
C.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吸收中小资本
D.以资本积累的方式,吞并小资本
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 )。
A.资本积累是以积累为基础 B.资本集中不是以积累为基础
C.资本积累能够增大社会资本 D.资本集中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5.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经常存在的几种形式是( )。
A.流动过剩人口 B.停滞过剩人口
C.潜在过剩人口 D.自然过剩人口
6.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是( )。
A.企业之间加剧竞争,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变成大企业分支机构
B.企业生产是以许多人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
C.各企业、各部门的生产联结为相互依赖的整体
D.生产为日益扩大的市场而进行,并进一步形成世界市场
7.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是( )。
A.资产阶级财富积累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贫困积累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平均分配社会财富
三、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
4.资本有机构成
5.资本积聚
6.相对过剩人口
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8.工人阶级贫困化
四、分析判断题
1.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相对过剩人口,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绝对地超过了物质资料的增长所造成的。 ( )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是增大个别资本的方式,因此两者没有区别。 ( )
3.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有许多工人家庭都拥有小汽车、电冰箱等耐用消费资料品,因此,那里的工人已经不存在贫困化了。 ( )
五、简答题
1.马克思是怎样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
2.为什么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
3.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