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是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来增值自己的价值。 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循环就称为资本周转。 虽然资本周转与资本循环的研究对象都是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但二者研究的侧重点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研究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经过的阶段和采取的职能形式,以揭示产业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资本周转主要研究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以揭示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的中心问题是周转的速度问题,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度量因素是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5.2.1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1)资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资本总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说明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所以资本周转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它是衡量周转速度的反向指标。 资本的周转时间可以分为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就是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 资本的生产时间又可细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时间。 生产时间首先取决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性质越复杂,劳动时间越长;其次,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工艺组织管理水平,这些因素水平越高,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越短。 非劳动时间是指生产资料进入生产领域,但没有和劳动力结合的时间。 它包括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和停工时间。 生产资料储备时间是指生产资料已经进入生产领域,但还没有投入生产过程的那段时间。 其储存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生产状况和原材料供应状况。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是指依靠自然力作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时间。 停工时间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在正常维修或工人休息时而停止发挥作用的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是指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 流通时间可细分为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购买时间是资本由货币形式转化为生产要素的时间,出售时间则是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流通时间是资本增值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购买和出售,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剩余价值也就不能得以生产和实现。 流通时间中对资本周转影响最大的是出售时间,因为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商品比购买商品更为困难,而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否成功,是价值和剩余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 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供求状况、企业的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和信息条件等,如图5.1所示。
图5.1 资本周转时间构成及影响因素
因此,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可以从下面的公式中计算得出:
①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的流通时间
②资本的生产时间=劳动时间(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非劳动时间(生产过程间隔的时间、自然力独立发挥作用的时间)
③资本的流通时间=购买时间+销售时间
2)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速度,通常还可以用资本周转次数来表示。 所谓资本周转次数,指的是总资本价值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 其公式为:
其中,n表示周转次数;U表示一年的时间;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在一年的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总之,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资本周转越快,同一资本作用的次数就越多,就越能给资本家节约资本,并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5.2.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 而生产资本的结构则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照它们在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的特点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且往往要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发挥作用,虽然它们实际上会在生产中有磨损,但是直到报废以前,它们的使用价值基本上仍然是完整的。与此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这部分资本的价值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但是按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并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的全部转移。它的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来的形态,需待失效后才全部更新。 正是根据这部分生产资本的实物形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不变,而其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逐渐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的特点,把它叫作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的所谓“固定”,并不是指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必须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不能移动,而是指它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在反复参加许多次生产的过程中,能保持其固定的实物形式。 不断变更位置,又不断处于生产过程中的车辆、船舶等也是固定资本。
2)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 它的物质要素是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因而每次生产过程都需要不断更新。 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把它叫作流动资本。 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付给工人,工人将其用于购买消费资料。 因而它的价值并不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价值那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重新创造出来。新创造出来的相当于用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在商品卖出以后,又全部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 所以,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根据这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也把它归入流动资本。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①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②周转时间不同。 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较长,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较短,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 ③价值回收方式和回收期限不同。 固定资本是一次预付,分批逐渐收回,全部价值的回收期较长;流动资本是一次预付,一次收回,全部价值的回收期较短。 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在发挥作用的期限内,不需要不断购买或更新,而流动资本要在实物形式上不断更新。
4)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之前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 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后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固定资本的磨损、更新
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是以价值的一次性转移为特征的,随着商品的售卖,流动资本中被消耗的价值可以一次性收回。而固定资本则不同,固定资本的周转方式是价值分批转移,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被消耗的价值也只能分批次回收。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两种。 物质磨损(又称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物质要素受到损失。 这种物质上的损失,主要是由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 精神磨损(又称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精神磨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贬值,如由于社会生产劳动率提高,使得生产具有同样性能的机器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得原有的机器设备相对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如由于发明了比原有机器设备具有更高效能的新机器设备,使原有机器设备继续使用成为不经济或低效率,从而导致原有机器设备的贬值。
固定资本发生磨损需要进行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固定资本的各种物质组成部分,都有一定的平均寿命,在寿命终结时,需要在物质上进行替换,这就是固定资本的物质更新。由于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它的平均使用寿命,按照它的损耗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而,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过程,就是按照它平均损耗的程度把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积累,逐步进行补偿,这就是折旧。 按照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逐年以一定的比例提取的资本价值,就是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或折旧资金。 折旧费等于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除以实际使用年限。 其计算公式为:
提取的折旧费占固定资本总价值的比率,就是折旧率。 折旧率的计算公式为:
折旧率是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程度的指标,折旧率高,表明机器、设备等在一次生产中磨损厉害;反之则相反。 衡量一个企业的固定资本损耗程度和折旧情况,通常以折旧率为标准。 固定资本折旧率的高低与固定资本更新密切相关。 如果折旧率偏低,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就长,直接影响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甚至降低劳动生产率;如果折旧率偏高,固定资本更新过快,就会使劳动资料过早报废,人为加大产品成本或造成劳动资料紧张。
固定资本的物质替换,有的是一次替换,即在固定资本的物质形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用折旧费购买新的固定资产。 有的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替换,即用折旧费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 大修理具有固定资产局部更新的性质,增加了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因而大修理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由折旧费来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 至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固定资产个别组成部分的经常性小修理,则不列入折旧费进行替换的范围。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主要取决于折旧率。 确定折旧率的基本根据是固定资本在其寿命期内的磨损状况,以及由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贬值造成的无形磨损。 按一定折旧率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的折旧,形成折旧基金,用于企业固定资本的更新改造。 提高固定资本折旧率,可以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资本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回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固定资本折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资本的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在资本积累的条件下,通过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加速资本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所以,资本家历来重视资本的周转速度。
案例5.2
一片涨声中有些物品一直在降价——电子产品跌最快
任何人都可以说出一大串涨价的东西——“苹什么”“煤超疯”“割你肉”等。 其实,在很多物品涨价的同时,有些商品也一直在降价,可能很多人会说,涨价的东西一数一大串,价格下降的商品只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其实,在一片上涨声中,很多物品价格一直都在走着下坡路。
1.液晶电视:2000多元就能买个29寸(1寸=3.33cm)大彩电
“电视早就脱离了‘四大件’的年代,它的价格也相对下降了不少。”苏宁电器销售部门李主任说,“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部分品牌的液晶电视价格下滑幅度在40%左右,有些甚至达到了80%多。例如,一款29寸的LG液晶电视,2010年的价格为4000多元,而如今在卖场的打折促销下,2000多元就能抱回家,赶上节假日,打折促销的力度更大。”
2.手机:价格下滑最快的电子产品
几年前,智能手机的使用者还比较少,经过了“烂大街”的过程,它已经迅速成为街机,并对普通手机有了价格上的冲击。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可以说是所有电子产品中最快的,所以价格也是变化最频繁的。苏宁电器三星手机柜台的工作人员说:“智能手机的价格下滑特别厉害,例如,三星i9系列,刚上市时的价格还在5000~8000元,现在的价格已经跌到了3000~4000元。其中三星i9103过年时的价格还在5600元,而现在的价格则为4000元左右。”
3.电脑:每年价格都有下降
和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基本相似,随着科技不断创新以及消费者需求不断提高,很多电脑买到手里就开始降价。 “电脑的配置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原因,例如酷睿i3是2011年电脑市场中的主流需求,而到2012年年底,酷睿i5、i7马上就成为‘新宠’,这种局面就决定了每台电脑都会有价格下滑的一天。”
4.汽车:价格“跌跌不休”
“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其实,汽车的身份发生“亲民般”的变化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儿。记者从东风新村一家4S店了解到,只要是两年前就有的车型,现在价格开始下跌了,以这家的一款2.0GL手动两驱汽车为例,两年前是15.98万元,现在的就降到了13万多。另外,还有很多新车刚上市就开始降价,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或为抢占市场所致。
(资料来源:大庆网,2013⁃01⁃25.)
5.2.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又称“垫支资本”,是指资本所有者为获取剩余价值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全部货币资本。 所谓预付资本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此外,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总资本中各自所占的比重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要考察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必须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即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平均起来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固定资本数量×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预付固定资本数量÷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数量×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
例5.1 某企业预付资本14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0万元,其中,厂房3万元,年转移1/30,周转价值为1000元;机器6万元,年转移1/10,周转价值为6000元;工具1万元,年转移3/10,周转价值为3000元。 流动资本4万元,年周转5次,周转价值为20万元。 该企业资本周转速度为:
[(0.1+0.6+0.3)万+20万]÷14万=1.5次
例5.2 甲、乙两企业预付总资本都为1000万元,甲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为8∶2,预付工资占流动资本的50%;乙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为9∶1,固定资本占不变资本的80%。 两企业固定资本平均折旧率都是10%,流动资本都为4个月周转一次,计算两企业资本总周转速度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已知,(1)甲企业:c+v=1000(万元),c∶ v=8∶2,可知c=800(万元),v=200(万元)。又因=50%⇒流动资本==400(万元)
所以流动资本=400(万元),固定资本=600(万元)
因此,n甲=[600×10%+400×(12÷4)]÷1000=1.26(次/年)
(2)乙企业:c+v=1000(万元),c∶ v=9∶1,可知c=900(万元),v=100(万元)。 又因=80%,所以固定资本=80%×不变资产=80%×900=720(万元)
流动资本=280(万元)
因此,n乙=[720×10%+280×(12÷4)]÷1000=0.912(次/年)
通过对两企业资本总周转差异的原因分析,可发现甲企业固定资本占总资本的60%,流动资本占40%,而乙企业固定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为72%,流动资本仅占28%。 可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所占比例也会影响一个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受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当前一个因素为既定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它们的周转速度快,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也快;反之,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周转速度就慢。 当后一个因素为既定时,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因为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总是慢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周转多次,所以,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正比。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所使用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在预付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从而使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减慢;另一方面,它又为资本周转时间的缩短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手段,而这又使预付资本周转速度加快。
5.2.4 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年为单位)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如以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可变资本数量,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M=m′·v·n
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由上可见,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越低。 从以上分析可知,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而产业资本家从剥削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出发,总是在生产经营中竭力加速其资本的周转速度。
案例5.3
卖鸭蛋的少年
台湾宏碁电脑董事长施振荣在少年时代,曾经帮着母亲卖鸭蛋和文具。 鸭蛋6元1千克,只能赚3角钱,只有10%的利润,而且容易变质,没有及时卖出就会坏掉,造成经济损失。文具的利润高,做10元生意至少可以赚4元,利润超过40%,而且文具摆着不会坏。 看起来卖文具比卖鸭蛋赚钱。
但事实上,施振荣后来讲述经验说,卖鸭蛋远比卖文具赚得多。 鸭蛋虽然利润薄,但最多两天就周转一次;文具虽然利润高,但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都卖不掉,不但积压成本,利润更是早被利息腐蚀一空。 鸭蛋薄利多销,所以利润远远大于周转慢的文具。 施振荣后来将卖鸭蛋的经验运用到宏碁,建立了“薄利多销模式”,即产品售价定得比同行低,虽然利润低,但客户量增加,资金周转快,库存少,经营成本大为降低。
少年施振荣卖鸭蛋的门道,背后有一个普遍定理: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周转率。 施振荣的商业才智就体现在,他能够同时考虑利润率和周转率。
(资料来源:施振荣.全球品牌大战略:品牌先生施振荣观点[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