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交通习俗
一、旧时交通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公路少,里程短,靠牛车运输。除陵水、三亚沿海平原和乐东盆地、东方盆地、昌江石碌一带修筑了一些简易铁路、公路之外,广大的黎族地区都是逢山无路,遇水无桥,仅靠乡间小路维系交通。山区基本上靠肩扛或肩挑和“牛拖”。有公路或乡间大路的平原地区,则普遍使用木制长辕两轮牛车,用水牛或黄牛拖拽。黎族地区的河流多暴涨暴落,山洪暴发时,两岸之间的交通即告绝。这时有靠渡河葫芦过河的,也有乘坐独木舟或竹筏渡河的。
挑着“山栏稻”涉水过江
(一)牛拖
黎族传统运输方式之一。主要拉拽超长木材。牛拖法之工具是用两根长约1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的硬木做辕,在辕的前端用55厘米长的横木作轭,再用绞好的粗绳索将辕、轭联结捆绑,架在牛颈上。在辕的尾端绑一根比轭木略窄的横木,然后将木材的一端直接绑在这根横木上,由牛整根拖拽而行。这种牛拖,一次可拖货物150~200公斤。
(二)牛车
牛车,黎族传统交通工具。制作牛车的过程是:以两根辕木作为支撑,在其上面固定几根粗的四方木条,做成车架,其下面安上用厚木块做成的车轮支架,车轴也是用木头做成的,两轮与轴固定,轴与轮架之间的润滑一般使用动植物油。现在车轮已改为钢箍胶轮,车轮支架也使用角钢制成,在轮轴与支架间安上了滚珠轴承。有出售的牛车,也有自制的牛车。牛车系两轮、木制,用水牛或黄牛拖拽,每辆牛车可负重200~300公斤,多运输木材、粮食和其他器物等,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乡间大路上。其优点是行走自如,往返方便。
(三)渡河葫芦
“渡河葫芦”即用葫芦瓜加工制作而成。制作渡河葫芦的程序是:先选有柄的圆形葫芦瓜,小的高约40厘米,大的高约60厘米,腹径在30~50厘米之间,在葫芦周身套上若干的藤条,这不仅能保护葫芦不受碰撞,而且便于人在水中抓握。顶端削开置一盖子,人们在过河时,通常把衣服脱下塞到葫芦里,盖上盖子,抱着葫芦便可游到对岸,然后取出衣服穿上,背起葫芦继续赶路。
牛 车
渡河葫芦
(四)竹筏
“竹筏”,也叫“竹排”,是黎族群众渡河交通工具。制作竹筏的基本程序是:先砍一些竹子顺着排好后,用藤条或竹片将其编织成竹筏(约一米多宽)。这种运载工具,可载人,也可载物。但因面积小,不可载过多的人和物,每次载2~5人或少量的货物即可。根据水情深浅而决定操作方法,水浅时,由体质健壮者走在水中推着竹筏横渡;水深时,可由体壮而善游者用竹竿或木棍撑着水底渡河。
(五)独木舟
黎族水上交通工具之一。制作程序是:先选择浮力好的粗大树木锯倒,去枝去皮,然后砍成3~4米长的木段,两头各留出长1尺左右后将其腹掏空,两端外部修成斜坡状就成独木舟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发现裂缝,就用布条或胶质物等填到裂缝里继续使用。
竹筏载人和物过河
独木舟
(六)人力独轮车
人力独轮车,用木料制成,适于平坦而狭窄的道路上使用,主要用来运货。现在的农村,这种运输工具已不存在了,因为摩托车已把它替代了。
(七)小木船
用于水路交通,是从汉区购买进来的。主要通行于现今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陵水黎族自治县间的陵水河黎族地区。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起点为什玲镇石峒(“石峒”也写作“石硐”)栈。石峒栈是什玲河的会合起点。从石峒栈到陵水黎族自治县境内的陵水河,总称陵水河,水路航程为39~40千米。这种小木船就是通过这条河来往于保亭与陵水间的。小木船本身吨位很小,多为0.8~1吨,每次出行有五六艘。20世纪50年代以前,保亭黎族地区同外地的联系、进行商品交换就是利用这种小木船。主要货物有食盐、咸鱼、布匹及其他日用品和农具。货物运到石峒栈后,再用牛驮或人挑到保亭县各地销售。
(八)马车
黎族地区交通工具之一。主要通用于地势平坦的地区。它的制作方法与牛车大致相同,其发展变化也与牛车相同。在地势较平的地方,马车的效率远比牛车高,所以人们习惯于使用马车,很少使用牛车。在山区,由于马的力气不如牛,负重较差,所以牛车仍然是主要的陆路交通工具。
二、公路运输
除了传统的运输工具外,随着海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黎族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陆路运输方面,各县、市都大力修建公路,基本上做到了县、市内的各乡、镇、农场和农村可通汽车。海南省省内主干公路海榆线,北起海口,南至三亚,分为东线、中线、西线3条。分别有9市、县的中心城市或县城都位于海榆线上,每天都有客货车往返于海口和岛上其他城市。在沿海的三亚、乐东、东方、昌江4市、县间有铁路相连,担负着物资运输和客运的任务。这条铁路线连接着三亚港和八所港,形成了海陆联运的交通网络。三亚港是海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之一,可泊5000吨级轮船,规划要建成泊万吨巨轮的通商口岸。现在,该港可通航全岛60多个大小港口以及广州,还开通了前往日本、德国、埃及、埃塞俄比亚、挪威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东方市的八所港是海南岛三大港口之一,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出口铁矿为主的海港,可停泊万吨巨轮;航运公司有机动船和木船航行到全岛及沿海各地,还与广州、湛江、江门、北海等地通航。沿海的陵水县新村港、昌江县的昌化等4个渔港亦都与岛内、岛外通航。航空业发展很快,三亚建有面向国内、国外各大城市的凤凰国际机场。黎族地区海、陆、空交通网络的形成,为带动地区经济腾飞起了重要的作用。
公路运输业也发展起来了,基本形成了网络。例如,1951年修复了海口—榆林的东线公路,黎族地区内通车里程93.2千米,拉开了黎族地区大规模公路修建的序幕;1953年1月,为了改变黎族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和黎族人民群众一起开山劈岭,仅用两年时间,就打通了阿陀岭、大本岭、甘什岭等数以百计的大小山岭,修通了从海口市贯通五指山腹地,途经通什抵榆林的海榆中线公路。海榆中线公路全长296千米,黎族地区境内通车里程185千米。不久,又修通了贯穿琼山、澄迈、儋县(今为儋州市)、白沙、昌江、东方、乐东、崖县的海榆西线公路,全长433千米。黎族地区境内通车里程250千米;后来又在黎族地区境内修通了21条公路,总长345.4千米的干线和支线。到1956年底,共建公路32条,总长840多千米;1957年底,全部修通了连接各县县城和乡村的公路。1980年以后,重点建设边远偏僻山区公路,动工修建了白沙至什运、毛阳至五指山、什玲至八村、七差至王下、红岛至中平等11条难度较大的公路,全长182千米。1983年,对全岛3条南北主干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并且全都铺上了沥青。新修通的东西走向横贯线,将陵水和昌江、三亚和八所等地连接起来,与各港口、市镇干支线公路连接,成为前后衔接、左右贯通的公路网络。到1984年,黎族地区范围内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20千米,公路绿化里程达1610千米,修建桥梁690座,总长18332米,黎区境内的国营农场、林场和农村90%以上的区、乡都通了车。1991年,黎族地区的公路建设又跃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完成了海榆西线小岭至马岭以及其他路段的改造,全长达141公里,使黎族地区高级、次高级路比1987年增加了近一倍。20世纪90年代,海南开始建设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9月,西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2001年9月,东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环岛高速公路,总长约600千米。1994年,又将连接黎族地区的几条公路进行改造,先后完成了白沙、乐东、保亭县城出口路,三亚雅亮到乐东志仲的公路等共215千米路段的改造。同时,对琼中乌石到儋州那大,万宁牛漏到琼中营根,陵水芒果坡到保城,五指山毛阳到乐东抱由,琼中什运到白沙牙叉和东方江边到乐东山荣等6条横线,共325千米公路进行改造,1995年6月,这一批横线公路也竣工通车。
经过多年建设,海南的公路形成了“三纵四横一个圈”的网络格局。三纵,即指从海口至三亚的东、中、西3条国线干道。四横,即指从东至西的文昌—黄竹—屯昌—澄迈;牛漏—琼中—乌石—儋州;陵水—保亭—五指山—什运—白沙—邦溪;崖城—抱由—江边—大田。一个圈,即指环岛高速公路。以上这些公路的建成,使黎族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三、铁路运输
黎族地区铁路修建于日军侵略海南岛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出于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建成榆林至北黎铁路178.9千米,三亚线7.7千米,沙见线3.6千米,石碌至八所线50.15千米的窄轨铁路,全长总计240.35千米。到1949年前,这些铁路由于战争的破坏,年久失修且残破不全,难以使用。1956年,国家拨款修复石碌至八所线,特别是1983年,中央提出加快海南岛建设以后,为了适应海南岛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黎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修复了破损较为严重的长约195千米的旧铁路,使之成为标准轨距。新修了岭头至八所的铁路,1985年10月20日岭八铁路正式通车,该线北起东方八所镇,南至乐东岭头,全长70千米,把分布于黎族地区原有的几段铁路连接起来,从而大大改善了铁路运输的条件和效能。
2003年以后,连接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岛内西部路段建成并通车。火车沿着海口市的天尾、荣山、美傲;澄迈县的沙吉、美仁、大拉场、土艳村、土南、皇桐村;临高县的龙波、头龙村、好伦、东江、洋新村、和舍镇;儋州市的木排、铺子、对俄、雅星镇、打和村;白沙黎族自治县的荣邦乡、邦溪镇、干村;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尼下、大坡、汊河镇;东方市的老马村、畜牧场、岛西林场、八所镇、十所、月村、那斗、部道村、东方华侨农场、新龙镇、山公墓、文质、南港、双沟村;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长安、白沙、抱本、新庄;三亚市的梅联、长山、梅山农场、镇海、盐灶、崖城镇、南滨农场、天涯海角、凤凰村、西瓜村、凤凰镇,直达终点站金鸡岭。沿途设立的客车站,目前只有3个,即海口站、八所站和金鸡岭站。路段全长363.8千米。
四、海上交通
海南岛的海运历史悠久,秦代就有商贾往返于海南与大陆之间,但港口建设却十分迟缓。直到1936年,才有商人集资在海口秀英修筑了一座长43米的“T”字型混凝土浅水码头。黎族地区的港口修建更迟一些,到日本人侵琼之后才开始出现。日本人出于军事和经济掠夺目的,先后在八所、榆林和三亚修建港口,作为军事和铁矿石运输港口。黎族地区天然港口众多,不少港湾水域宽阔,水深少淤,屏护条件好,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1949年以来,海港建设迅速展开,建省后,对八所港、三亚港、新村港等重要港口和一些中、小型商用港口和渔港进行了扩建和完善,使黎族地区的海运能力得到提高。三亚港航运条件得天独厚,靠近国际航线。三亚港拥有7个泊位,其中5000吨级、3000吨级和500吨级泊位各2个,1500吨级泊位1个,年吞吐能力达到65万吨,该港现在已开辟国内外运输航线70条,其中国内46条,国际24条,与国内沿海27个港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贸易,辟有三亚—广州、三亚—汕头、三亚—香港的定期客运航线。
八所港位于黎族地区的西部,1950年,国家拨款重建八所港,使八所港这个交通枢纽恢复了生机。八所港拥有码头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200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42万吨。八所港开辟国内航线36条,国际航线18条,与世界上17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贸易。海南岛出产的铁矿石、木柴、化肥相当一部分都从这里运往内地和国外,祖国内地出产的煤炭、钢材、机器设备及日用百货相当部分也在这里上岸,发往岛内各地。目前,黎族地区设立口岸的港口已达8个,其中一类口岸港口2个(八所港、三亚港),二类口岸6个(三亚内港、三亚红沙港、乐东岭头港、铁炉港、陵水新村港、昌江昌化港)。
五、航空运输
作为“空中走廊”的海南黎族地区航空运输业,真正的发展则是在改革开放后。黎族地区机场修筑最早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些机场设备简陋、机场跑道短小,不适合民用。1986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出修建三亚凤凰机场的报告。1990年5月,凤凰机场破土动工。1994年7月总投资14亿元人民币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开通营运。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建设成功,使黎族地区增添了经济腾飞的翅膀。目前,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始发航线34条,其中国内航线20条,国际航线14条,通达国内外34个城市,每周始发航班56班,平均每日起降航班29个班次。2000年各类飞机起降9987架次,旅客吞吐量65.45万人次,货运行李吞吐量6844吨。
六、传统的通信联络方式
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地区人们需要召集大家时,以敲锣击鼓为号。锣、鼓每村都有。
(一)铜锣
黎族联络信号工具。锣是从汉区买进来的铜锣。铜锣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冷锻而成的黄铜锣,另一种是青铜铸造的青铜锣。过去,铜锣是人们身份地位以及财富的象征,不仅可以用来交换田地、牛只和粉枪,还用作婚娶的贵重聘礼,此外还是宗教仪式上的主要道具。现在铜锣主要用于召集群众开会,通告重要事项。此外,在已少见的宗教活动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道具。
(二)牛角号
黎族传统联络信号工具。用成年水牛角制成。内壁加工光滑后,在角尖处磨出小孔,声音雄浑、粗犷、低沉,传播速度快且距离远。用时,从角尖小孔向角内吹气,利用空气运动产生共振的原理发出声音。由于牛角号的音量较大,音频适于传远,所以很远的村庄都可以听到号声,达到远距离传讯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前,牛角号的作用很大:凡遇有事情或遇有盗贼和战事等紧急情况时,人们就会吹牛角号传讯。如今,牛角号成为年节盛会中围猎娱乐和召集群众办事的通信工具。对于一般的事情,黎族地区的人们往往采取找人带口信的办法联系。特别紧急和重要的信息,黎族地区还采用刻箭传书的办法。口哨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三)皮鼓
黎族民间打击乐器。据传,黎峒先人焚木取暖,火烧大木成中空,用木棒击之,“咚咚”作响。头人便以击木腔集众。后成为黎族奥雅(头人)动员大众抵抗入侵者和捉拿盗贼的信号。后人模仿先人,把独木凿成空心作鼓身,蒙上鹿皮或牛皮,在皮的边缘处用“丁”字形木签交错钉进鼓洞里,使鼓面固定。击鼓时,鼓肚中的“丁”字形木签随着鼓面一起震动,使鼓声更响;鼓面绘有人物或禽兽等图案。鼓有大有小,大型鼓长1米,口径宽60厘米。鼓槌用硬木制成,双槌、单槌击鼓均可;鼓声甚响,五六千米外均能听到。凡庆贺丰收、入住新屋、集众办事或举行宗教仪式均击此鼓。
皮 鼓
(四)以特定物品传达特定信息
定亲时,为了表达男方对女方的意愿,在征询女方家的意见时,男方家的父母会带上一些槟榔(数量各地不一)到女方家。女方家一看见带来的槟榔,即知道对方的来意,如果接受对方的提亲,就将槟榔收下,若不接受,则另找时间将槟榔原样退回。槟榔这种物品就成为表达、传递信息的物品。
(五)鸡毛信
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用一条细小的白藤编成1个大圈、3个小圈,插上一根鸡毛,故称。械斗前,一方以此作为“战争通牒”,送给对方,表示拒付罚款,意味着械斗无法避免。送鸡毛信一般由对方嫁来的妇女或请外峒人充任。
(六)断箭传约
也称“传箭”。历史上,峒与峒、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械斗,或大规模起义前及起义中的各个村寨、各地区联络,或受外来入侵时向异地村寨求援等,都以传箭来传递信息。接到箭的峒、部落的群众,一般都依约到指定的地点集合,及时前往支援。新中国成立前,黎族内部峒与峒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发生各种纠纷引起不和,矛盾激化后,将要发生械斗,在与对方发出最后的断交决裂通牒时,往往用一只带镞的箭,在箭杆上刻数道,挂上一条红布交给对方,双方即知将要发生争战了。
鸣枪迎新娘
(七)鸣枪
“鸣枪”即对天空打枪。是黎族人民传统报讯方式之一,多用于迎亲或丧葬方面。海南省五指山、保亭和白沙部分黎族地区常用。即新娘队伍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的迎新队伍便向空中鸣枪,表示欢迎。另一种鸣枪是家人故去,其亲属向空中鸣枪两响、三响以作报丧,让村里人及死者亲属知晓,前来吊唁,商办丧事。非成年人以及死于非命者不予鸣枪。有急事或紧急情况时,也要鸣枪传讯。
(八)邮电网
海南省五指山区旧时没有邮电设施,不通电话、电报。有急事,靠鸣枪、吹牛角、敲锣击鼓等方法传讯报警。沿海地区,仅崖县(今三亚市)、陵水和东方(北黎)3个县有邮政局和个别邮政代办所,专门为官府衙门和当地上层人物服务。20世纪50年代后,黎族各县相继有了邮电局,至1956年,国家投资设置邮政代办所,架设电话线路。1958年各县都建有公社邮电所,开展长途电话、电报和邮汇业务。到1994年共建有邮电局所172处,邮路长度1869千米,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6571千米。邮电业务总量10122万元,函件1556.5万件,报纸累计份数2705.7万份,电报58.8万份,市内电话年末数33910户,农村电话年末数4120户。电传机70部,邮运汽车40辆,邮运摩托车79辆,长途交换机总容量4180路端,电话机47707部(农村6650部)。此外,邮电部门还增设了国际邮电报务机构,办理国际邮电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