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向日本扔原子弹”,这是儿子瑞克上高中时一篇作文的题目。
美国高中老师讲课很少照本宣科,主要是讲重点,允许学生课堂上随时提问,同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课堂上很轻松。然而,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不仅量大,且难度也高,绝不是套套公式或按例题依葫芦画瓢就能完成,只有融会贯通地掌握书本知识,经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课外作业。
美国学校的课外作业要计入总成绩,所以学生也都会认真完成课外作业。瑞克也不例外,对课外作业很重视,他常常为了完成作业,放学后直奔图书馆,抱一大摞书回来,在书里翻来覆去的寻找数据。我认为,单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学校的教学方法,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瑞克上12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主题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文的题目自选。瑞克从小喜欢看好莱坞的战争片,对“二战”的故事比较了解,但是选什么题目让他犯难,他向我求助,我说,最好还是自己选,这样才能有进步。从选题找素材到写作,我都没参与,我想看看他会如何完成这篇作业。
后来,瑞克选择了“美国为何向日本扔原子弹”这一题目。他说,班上同学选的题目五花八门,都不相同,但都是关于“二战”的。他之所以选这一题目,是因为听说美国人对当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有争议,有人说该扔,有人说不该扔。瑞克心里也有疑问,想通过写这篇作文,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
有了题目,儿子开始收集数据,他从图书馆借来几本关于二战的书藉,还在互联网上大量阅读相关文章。然后拟好题纲,再补充材料,最后写作完成。
这篇作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美国人对当年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争论,提出论点——原子弹该不该扔。
第二部分,列举“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日本“二战”期间屠杀了接近3200万中国人,仅南京大屠杀就杀死超过30万中国人,且手段残忍。二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致使美国死亡2403人,受伤1178人。
第三部分,写日本被原子弹炸死逾30万人,相当于中国死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人数,如果没有那两颗原子弹,“二战”不会那么快结束,日本会屠杀更多无辜的,美国也会承受更大的伤亡。瑞克还引用在参考书中查到的资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认为如果不扔原子弹而派兵到日军本土作战,美军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所以,美国为减少美军伤亡才不得不使用原子弹。
最后一部分写结论,美军的两颗原子弹,令日本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但也避免了战火在日本本土燃烧。总的说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正确的。
瑞克在文章末尾还提到,日本至今没有为在战争中杀死那么多中国人而向中国认罪道歉。瑞克说他反对战争,希望今后全世界再也不会有原子弹的出现,但是如果日本再次发动战争,他赞成向日本再扔几颗原子弹。
有意思的是,瑞克的作业完成后,在上交老师之前,他找了6名与他关系较好的同学,在学校图书馆讨论他的文章,6位同学里有3个美国人,其他3个分别是菲律宾、韩国和波兰裔同学,瑞克笑称这是一次小型国际研究会。讨论结果,大家意见一致,当年应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瑞克也把讨论的情况写入作文当做结尾。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数字多了些,内容也没有展开,但对于一个中学生,有这样文字与理解已是不错了。作文交上去后,他的美国老师打分时给了他A,还在课堂上表扬他。
我很高兴瑞克通过这次课外作业,阅读了许多书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更多的了解。更令我高兴的是,瑞克在独立思考方面有了进步。
这件事使我对美国的教育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看到了许多美国人对待历史问题的客观态度。瑞克的老师是美国人,老师及教科书对“二战”历史的陈述也是客观的,而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