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一位小留学生家长李丽女士,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很焦急地对我说,她13岁的女儿姗姗昨晚离家出走了,我连忙向她询问具体情况。
李女士是温州人,她和丈夫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不错。但是独生女儿姗姗学习不是很好,从小学到初中,在班里的学习成绩总是吊车尾。看到周围不少朋友都送孩子到美国留学,夫妻俩为了姗姗的前途,在姗姗小学毕业12岁时就接她来纽约读中学,成了一名小留学生。因姗姗未成年,李女士获美国移民局批准前来陪读,而先生则留在国内继续经营生意。
来美之初,姗姗表现很好。第一学期,姗姗每天按时上学放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英语进步很快,姗姗渐渐成了妈妈的翻译。李女士周围的朋友都夸姗姗聪明,李女士认为送姗姗来美国读书的路是走对了。
没想到第二学期姗姗有了变化。在姗姗所读的中学,黑人学生占半数以上,很多黑人孩子从小缺乏管教,上学不好好读书,吵架打斗司空见惯,逃学、旷课成为家常便饭。姗姗第二学期与几个班上的黑人同学成了朋友,也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先是上学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功课马马虎虎,后来发展到与黑人同学一起逃学,去公园、网吧、商场,四处游玩。
对于女儿的变化,李女士开始并没有发觉。她认为姗姗第一学期上学正常了,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生意上。温州人本就很会做生意,在纽约陪读的李女士,到唐人街转了几圈,竟然就找到了批发手表的生意。她很高兴地开始忙碌起来,洽谈、接单、运货、发货、收钱、存钱,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女儿上学的事自然就顾不上了。直到一天她收到学校通知,才知道女儿常常缺课。李女士虽然也苦口婆心教育女儿要好好读书,但她性子急,加上女儿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母女俩总是不欢而散。
李女士对我说,姗姗离家出走的导火线,就是因为姗姗趁妈妈一早去忙生意,把几个黑人男女同学招到家里开party,喝酒、抽烟、跳舞,尽情胡闹。没想到被李女士有事临时回家撞个正着,正在胡闹的几个黑人孩子立刻作鸟兽散。看到平时整洁的家里变得满地烟头、啤酒瓶,甚至还有避孕套,而女儿愣在那里衣衫不整一脸酒气,李女士简直要气疯了,想要动手“教育”女儿,可是在美国,家长打孩子是犯法的,情节严重的家长会遭逮捕,未成年的孩子还要被政府带走交他人抚养。李女士就把姗姗关在房间里,可没想到姗姗趁她不注意跳窗从后门跑了,这一跑就一整夜不见踪影,她想去警察局报案,但又怕把事闹大伤了女儿的面子,左右为难,问我该怎么办。
为防止出现意外,我建议她立即报案,让警方和学校帮助到黑人同学家寻找,但不要登报,不要四处张贴寻人启事。果然三天后,姗姗被找到并送回了家,李女士特地领着姗姗到我的办公室,向我表示感谢并让我开导姗姗。后来,我帮助姗姗转学到了一家学风较好的学校,同时建议李女士转变简单粗暴教育方法,腾出时间多陪女儿。最近,李女士对我说,一年多来姗姗渐渐改了不良习惯,正常上学了,预计可以高中毕业,再上大学。
在美国,类似姗姗这样13~15岁年龄的华裔少女,离家出走的现象并不少见。不仅仅在华人社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主流社会也时常发生,成为一个久治不愈的“常见病”。美国媒体不时刊登失踪少女的消息,在大型超市都设有寻人启事广告栏帮助家人和警察局寻找失踪少女。这些失踪少女大多数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可能已经遇害,更多的恐怕是被卖到不堪的地方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只有极少数失踪少女被找到重见天日。
当然,她们失踪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与父母有冲突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有的是在上学或放学途中被绑架。前一种较容易找回,而后一种就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身边了。随着中国留学生大军源源不断流向美国,我们也应该重视少女失踪这一问题。近几年女留学生失踪案例也在增加。2014年初,一名就读于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中国女留学生秦琪(Qi Qin,音译)失踪多日后,警方在媒体上发布寻人启事,寻求公众的帮助。呼吁知情者提供线索;2015元旦次日,美国媒体报道,正在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NEU)读书的中国女生李颖熹,失去联系超过11天,中国国内家人万分焦急,东北大学中国学生会多方寻找也没有消息,只好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寻人……
据美国警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离家出走事件多发,以女孩子居多,家长及孩子双方均有责任。警方表示,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心都在成长中。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心理上还在依赖父母,但是行动上已表现出独立的倾向,希望得到尊重,遇到不快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因此父母应该仔细留意孩子的变化,以正确方式对待孩子。
如果父母能够首先放下家长的架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教育、指责,只会与孩子越走越远。
此外,新移民家庭生活压力大,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美国华人小区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包括小留学生在内的很多华裔青少年,都是在十来岁时来到美国求学,初来乍到,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跟不上学校进度,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进一步发展便是逃课,甚至完全放弃学习,自暴自弃。
很多小留学生家庭虽请有监护人,但很多情况表明,监护人不可能像对待亲生孩子那样严格监管小留学生,小留学生因学习跟不上而厌学,这时一些社会上不怀好意的人只要稍作引诱,便很容易控制他们,带他们走上歧途,或是威胁到他们的安全。
总而言之,留学生家长应该重视对子女进行相关教育,尽量避免发生孩子离家出走而失踪的悲剧。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常有中国家长因为与在美国留学的子女失去联系,就以为子女失踪了,结果这种所谓的失踪,实际上是“假失踪”。
笔者亲身处理过一个留学生失踪的事例,就是属于假失踪。
“失踪”的学生向我解释了他不与家里联系的原因。出国前,他的父母对他的管教一直很严格,出国留学后,依然事无巨细,天天都详细过问,终于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对父母的视频通话很抗拒,与家人联系渐渐少了。他毕业后在纽约一家广东华侨开办的食品加工厂工作,父母一直对他的期望和要求很高,特别是父亲,经常在电话里责备他没出息,他认为自己的工种与工资收入都与父母的期待有距离。加上居留身份迟迟没有办好,没有拿到美国绿卡,也无法回国探亲。种种原因使他没有再与父母联系。
留学生在美国失踪或失联,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当然,每个失去联系的孩子,都事出有因,而且各有不同,但是事发原因多多少少与家长管教不当有关,最终做父母的很难过,也很无奈。
从不少假失踪的事例可以看到,子女不愿意与家人联系这件事,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很多家长对留学的子女期望很高,并不了解子女在美国遇到的实际困难,也不善于与子女沟通,往往会使子女产生心理障碍,加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子女只好选择回避。加上美国社会的惯例,孩子18岁后离家独立生活,无论读书或工作都很少与家人联系,这种情况有时候也会传染给中国留学生,使他们忽略了与家人联系。
虽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出国留学,家长牵肠挂肚,但要掌握好联系子女的分寸,要给正在留学的子女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过度的溺爱与关怀,常常会适得其反。
因此,家长必须多关心体谅在国外留学的子女,切勿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以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与家长联系。
孩子的隐私需要被尊重,秘密需要被保护,私人领域需要被维护,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我随时准备学习,但是我不喜欢人家教我。”所以孩子大了,最忌引用管教的语气来相处。如果父母只会主导,儿女不只成熟得慢,待人处世方面也难有长进。久而久之,彼此之间反倒反感渐生,容易起冲突。
家长要在“抓”与“放”之间掌握好平衡,在“宽”与“严”之间控制好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