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历史遗迹
一、麻被
黎族手工艺品。宋代时已有立体花纹图案的黎家麻被,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是黎族人常用的铺盖用品。现在,只有少数黎族老人还盖麻被。过去,麻被常用来作结拜姐妹时互赠的礼物,也用做姑娘赠与小伙子的定情信物。黎家麻被做工十分讲究。首先要割回白麻,把它们晒干,然后将其加工成细纱,用织布机精心纺织。麻被成品有大小两种,分别适用于双人床铺和单人床铺。通常,可以使用20~30年。麻被上精美的图案,最能体现黎族妇女纺织技术的精湛,极富民族特色。常见的图案有:方块纹、水波纹、天虹纹、云雾纹、星月纹、几何纹、花草纹、槟榔树纹、凤鸟纹、昆虫纹、房屋纹、汉字纹以及生产、生活用具纹等。
二、树皮被
黎族文物。1984年4月,在海南岛白沙的狮球乡田表村一户人家征集所得。据称,该树皮被已传有五六代了。被长69厘米,宽54厘米。制作树皮被的原料是海南岛热带雨林中生长的剧毒树木——见血封喉树的树皮。这种树的树皮纤维非常发达,将树皮反复捶打和漂洗,即可得到细长而且柔软的纤维,黎族人就用这种纤维织成被子。
三、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光银代用券
黎族地区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物。当时的临时人民政府为了方便海南岛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商品交换,稳定物价,于1949年6月至1950年1月,发行了“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光银代用券”。这种“券”实际上是光洋的辅币,发行总额为1400元,面额有五分、贰角、伍角3种。
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发行的光银代用券
四、纪事白藤条
旧时黎族人借牛时的一种证物。1986年3月,在海南省白沙县南开乡力保村征得此物。白藤条长3.4米,借牛时,牛主人用白藤条绕牛胸围一圈,量得长短后,截断。藤条长度即代表牛的大小,由牛主人保存。还牛时,牛主人用白藤条量牛的胸围,若牛胸围小了,借牛的人要赔偿损失。
五、石器时代遗址
在海南岛境内已发现200余处石器时代遗址。按地理环境和遗址特征,可分为洞穴、沙丘、贝丘、山坡4个类型。按时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起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目前只发现一个,即三亚市荔枝沟镇落笔村的落笔洞。落笔洞遗址与广东省英德县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黄岩门等7处洞穴遗址有相似之处;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龙洞岩、麒麟山盖头洞、柳州思多洞、柳江县陈家岩等遗址也较相近。第二阶段,距今6000~7000年间,是以梯形石器和夹砂绳纹,圆底红陶器为主的遗址,如陵水县大港村、石贡、旧县坡等。以位于南湾半岛西北面的石贡遗址为例。该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达1~2米,分3层,中层遗物最丰富。石器主要有梯形磨光石斧、石锛和砺石;陶器为手制夹砂陶,器形有圆底釜和罐,器表为红色,饰绳纹,胎为灰褐色。堆积物中含较多蚌壳。海南岛此阶段的遗址特征,与广西防城、南宁的贝丘遗址有相似之处。第三阶段,指新石器时代晚期。指以有肩石器和带圈足或板沿口陶器为主的遗址,如陵水的古楼坡、文昌的田坡、定安的佳龙坡等。从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双肩石斧,有段石锛,石凿;陶器有圆底釜,板沿口圆底釜、罐、圈足盆。这些遗物与华南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器物大致相同。第四个阶段,距今3000~5000年,指以磨制平肩、长身石铲和大石铲;盘口或圈足陶器为主的遗址。陵水的古田炼、本号,白沙的道拉、福马、松香厂,保亭的毛枝、毛道等遗址较典型。出土的石器有双肩石斧,平肩长身石铲,石磨盘,石杵等,以大石铲为显著特征。陶器有盘口釜、圈足盆、碗等。海南岛的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为考证海南历史以及黎族的源流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六、小型石斧
黎族新石器时期文物。在海南岛沿昌江河上游至中游一带的毛道、毛枝、雅袁等地区,乐东县的三平等村,都有此类石器出土。多发现于黎族人居住的村中、村旁坡地、田地、树林、坟地中,器形多有残损。斧长4.3~6.3厘米,顶宽1.8~5厘米,边锋阔2.6~5.3厘米。在乐东三平发现的小型石斧,斧长5.7厘米,边锋3.4厘米,顶宽2.3厘米,器形完整小巧,磨制精细,与其他地方出土的此类石斧不尽相同。小型石斧是早期黎族人使用的工具。
石斧、石锄、石箭镞、石刀
七、小型石器
黎族新石器时期文物。出土于海南省通什附近的雅袁南门村。该石器长3.1厘米,顶宽1.6厘米,边锋阔7.2厘米。边锋只剩下半段,较粗,不锋利,有伤口。小型石器是早期黎族人使用的工具,但具体用途不明。
八、石楔
黎族新石器时期文物。在海南省保亭县毛道乡抗班村出土的一件石器,磨制得非常精细,表面略有风化。楔长15.5厘米,顶宽3.4厘米,边锋1.8厘米,初步鉴定,应为早期黎族人使用的工具,其功用如同斧、凿。
九、带肩石斧
黎族新石器时期文物。在海南岛的毛道、毛枝、雅袁地区,以及乐东县都有此种磨制石器出土,尤以毛道地区最多。带肩石斧多在田地、沟渠等土地表层被发现,器形或有残缺,完整的亦有风化痕迹。斧长在5~17.5厘米之间,肩长在2~3.5厘米之间,腰宽在4.1~7.3厘米之间,顶宽在2~4.1厘米之间,边锋阔在3.7~8厘米之间。大致可以分作3类:短肩阔身型,长肩短身型(肩与身之比为3∶2),短肩长身型。这种分布在昌江河上游至中游两岸的带肩石斧,应该是早期黎族人使用过的工具。
十、刻花铜帽顶
黎族文物之一。1984年2月25日白沙县文物普查队在邦溪镇邦老村农民刘荣状家中征集所得。据刘荣状说,此铜帽顶是他1982年犁田时拾到的。经鉴定,该物是清代执刑官和下属官吏或黎峒主之遗物。现藏于县文化馆。花铜帽顶为铜质,通高2.8厘米,腹径4.5厘米,口径3厘米。鼓腹、短颈,腹颈之间刻有花草纹。帽顶上有一个直径0.3厘米的圆形小孔,周围雕有一些凸纹图案。在腹颈之间,还刻有不同的花草纹。制工精细,造型规范,完好无损。
十一、三亚落笔洞遗址
黎族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镇落笔洞村。落笔洞洞口朝南,高约12米,宽约8.8米,洞深18米,洞顶渐升高,最高处约离地面20米。洞中的原文化堆积多被破坏,只在后壁和右壁留有灰黄色胶结坚硬的堆积物,内含一些红烧土、炭粒、动物碎骨以及螺壳等物。其中,动物碎骨多呈黄白或黄褐色,有的已变成化石。在堆积物中,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这说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该地已有人类活动。
十二、大港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大港村凌子山,是海南岛一处范围大、文物较丰富的遗址。总面积为16.65万平方米。1957年,又发现了4个遗物点,出土了一批石器、陶片、纺轮和网坠等文物。1963年,在遗址东北侧断面上发现一层富含陶片的文化层,长50~60米,其中在20米左右范围内的陶片最多,厚约20厘米。1973年,遗物点增至7个,在第6处发现了许多夹砂陶残片。1983年5月,在遗址保护标志南约150米的地方,出土了一件硬陶罐残件,其质地与陵水县英州军屯坡的汉代瓮棺相同。该遗址的挖掘,为研究海南岛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十三、什才村遗址
黎族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海南省白沙县南开乡什才村西50多米处,南木佬河南岸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在此出土的文物有石斧9件,系火成岩打制后磨光而成,器形简单;有盘形石材1块,四周有敲打过的痕迹,可用来制作凿类工具;长方形石材1块,是制石铲的原材料;磨光有肩敲砸器1块,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十四、什梧村窑址
黎族清代窑址。该制陶窑址位于海南省白沙县牙叉镇什梧村。当地黎族人自古便有烧制陶器的风俗,从该村征集到的陶器均出自民窑。陶器属泥质硬陶,器身为赤褐色素面,表面粗糙。有明显的手工制作痕迹。有代表性的陶器有陶盆和陶提釜。
十五、新村遗址
黎族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海南省白沙县阜龙乡可任新村南面约800米处。旧时,该处常可发现被称作“雷公斧”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该处除出土上述文物外,还有64件陶器碎片和一些石材,其中陶片为红褐色,质地松软,器形简单,属碗、罐之类。石材上加工痕迹明显。地面上还散见印纹硬陶和明代瓷器残片。
十六、薄沙营遗址
黎族清代古迹。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镇道阜村西北面约800米处。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儋州有薄沙巡司……”据传,清代琼州府史薄沙巡司奉谕率兵800,驻在什阳的什空坡(今道阜村附近)主持各黎地的土地划分,立地界,将辖下的黎峒统称“薄沙”。1689年,清政府在此地设儋州薄沙营。
十七、印妹岭遗址
黎族汉代聚落遗址。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印妹村东北约100米,南开河岸的台地上。在此处,有大量散落的印纹硬陶残片,花纹为水波纹、弦纹等,陶器多为钵、碗、罐之类。
十八、南湾石贡遗址
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南湾岛,距县城16千米。石贡古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从遗址中出土了一大批石器,有石斧、石锛、砺石。还出土了大量陶片,圆釜底夹砂陶,圆足碗、罐、陶轮,瓷碗碎片,宋代铜钱等等。该遗址尤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层清楚。从遗址的文化层断面和出土器物看,可分作早、中、晚3期。早、中期文化出土的石器较多,陶器以绳纹夹砂陶为主;晚期文化出土的石器较少,陶器质硬,轮制,以刻画纹装饰为主。南湾石贡遗址对研究海南岛古代历史和海南岛石器时代的分期提供了依据。
十九、青铜时代遗址
在海南省昌江县王下乡皇帝洞、牙迫洞,通什市第4号地点,临高县昌拱,儋县(现更名为“儋州市”)马劳等地都发现了青铜器碎片,与几何印纹陶器共存。这些几何印纹陶器的年代大致为战国到秦汉期间,因而,海南的青铜器的年代也约为此时。出土的青铜器有青铜斧两件,乐东县、昌江县各一,形制与华南地区发现的一样,青铜锅5件。临高县3件,陵水县,东方县各1件。体形大,盘口平底,直壁深腹,口上附有4个或6个耳,口或耳上,有鸟、牛、羊、武士等立体装饰。铜鼓,在现临高、昌江、陵水、乐东、定安县共发现9面。据《琼州府志》记载,历史上铜鼓出土的有昌江3面,万宁2面,琼山2面,文昌2面,定安1面。海南岛出土的铜鼓的年代为前后相接的两个时期,北流型铜鼓是战国至西汉末期的,灵山型铜鼓见于东汉至唐代。铜锣在海南有广泛的发现,约为东汉初至清代末器物,但具体年代尚待考证。至今已发现的铜锣可分3种制式。一式,锣面较浅,边缘向中心呈斜面凸起,至中间成一圆平面,锣边附3个蛙形耳;二式,锣面较深,平面,中间是凸起的半球形击点,锣边2耳或3耳,蛙形或半环形;三式,锣面较深,平面,锣边附半环形耳,或在锣边钻孔代耳。海南岛出土的青铜器,为研究海南青铜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十、乐安城古址
明代古城遗址。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抱由、罗活两峒黎族人起义,统治者派兵镇压,为维护其统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乐安城。据《琼州府志》记载,砖城周围1200米,高3.6米。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从建城起,直到清朝前期,乐安城不断发展。至光绪年间,城内约有汉族居民400余家,店铺120家,所售商品有米、糖、糕饼、鲜鱼、咸鱼,以及木器、藤器、铁器、陶器和药材等物品。每年逢阴历初一、初二、初三,十一、十二日,黎族人就运木料、白藤、白豆、烟叶、牛等商品卖给汉商,再买些米带回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多港峒黎族人起义,冲破乐安城。此后,新一任乐安千总强迫黎族人自带钱粮修复城墙,但乐安城已无往日的繁荣。国民党统治期间,禁止百姓入城,因而城内外居民逐渐减少,到民国17年(1928年),乐安城已无人居住。1950年以后,在乐安城旧址上,建起了抱由国营农场。
二十一、左有文总管事略碑
左有文政绩碑。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城东南1千米处。民国24年(1935年)立碑,高84厘米,宽50厘米,楷字阴刻,碑文共380个字。碑文中提到的左有文总管,据考察是黎族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现保亭县保城镇抄坑乡抄茂村人。他所负责的地区是打抬、打文、什聘、春天、西坡等地(即现在的保城镇周围地区)。碑文记述了左有文的政绩:“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同王义等,设办保亭小学一所,以资化顽变冥。”“猷能任劳任怨,为民革除鄙俗,如送嫁不许多人,蠲免白米陋规,订章论功行赏,若者参赞,固属有徒成事,惟总管伟力。”“至七弓、廖二揭竿作乱……总管奉命驰驱,募兵运粮,一鼓而戡定匪冢,使国家无南顾之忧……”左有文所做之事虽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但在客观上亦发展了黎族地区的教育,改革了当地陋习。
二十二、永禁扰索碑
黎族头人禁扰碑。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番豆村。立于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碑长70厘米,宽20.6厘米,厚3.5厘米,碑文长60厘米。碑文先叙述了汉族地方统治者对其辖区内各峒黎族人变本加厉的剥削,然后宣布崖州长官有关不许扰黎的特示。原文有“……自此以后如有文衙门差役□(碑文字迹不清)以新官到任办差为名勒索规费贽见者,准尔等黎人指名禀究,本州定照例总□(碑文字迹不清)详办,绝不宽贷”。“文武衙门一切扰黎陋规永远禁止,以安黎众。该黎人等亦应安分守法……”立碑人是当时管辖黎族地区的总管、峒长、哨官、头家等人,他们的名字亦刻在碑上。
二十三、光绪二十一年功牌
反法帝国主义立功牌。1957年1月9日在海南岛白沙县发现。功牌记述某一中营右哨勇目在法帝国主义侵略越南时,随军出关,奋勇打战,荣立战功,因而得奖功碑。
二十四、奉道宪严禁碑
清代治安碑。1957年2月18日于海南岛琼中县中共营根区委会门前发现两块“奉道宪严禁”碑。其中一碑高155厘米,宽47厘米;另一碑高140厘米,宽50厘米。碑厚均为7厘米。琼州抚黎总局,根据红毛峒、南蛇峒、水洞峒等峒总管“规条不立则律法无所信守”的请示,制定条规以解决黎族地区偷盗、殴斗等不安状况的要求,制定了几道禁令。有关偷盗的禁令,涉及了对偷盗谷稻麦菜果及牛、马等的处罚。指明各峒民众不得私下给窃贼办罪。还规定了碑址的选择。要求买卖需公平,禁止强牵牛马和卖儿女抵债。外人入黎峒应有固定住址,若犯禁,则连同宅主一起受罚。该碑立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二十日。
二十五、白沙起义纪念碑
坐落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番响岭(海榆中线162千米处路边)。为纪念领导和参加1943年7月12日白沙武装起义的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等同志的伟大业绩以及其他烈士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琼中县人民政府于1987年拨款修建此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用花岗岩条石做碑,高达17.5米。碑上镌刻着“白沙起义简介”。
白沙起义纪念碑
二十六、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陵城镇中山东路,建于1921年。原名琼山会馆,是琼山籍同乡在陵水的聚会场所。该会馆保持祠堂式建筑风格,是一所封闭式三进四合院,地板以方砖和石板铺筑。院子的总进深为48.7米,宽11米。前院为进山门,内有木制屏风,门顶镶有题着“琼山会馆”的石匾。一、二进厅砌成骑马雀脊,二、三进之间有天井相隔,二进房前后为轩廊,尾顶为悬山式,勾头、滴水均是绿色琉璃瓦。这个院落在1927年12月成为琼崖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和培训农运骨干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该馆得到妥善维修和保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琼崖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二十七、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海南省集陈列、收藏、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该馆于1986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原名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1988年,海南建省,改为现名。位于通什市北面牙蓄岭上的民族博物馆,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内设6个基本展厅和2个主题展厅,展厅之间由错落有致的回廊连接,整个建筑气势宏伟,既有汉族建筑风格,又融进黎族建筑的特色。长期陈列的展品中历史文物有:昌江出土的战国铜鼓,兽首蛇身朱庐执到银印,陵水出土的汉代绳纹印陶瓮,明墓出土的黎族女尸饰物10只戒指、一对银镯和碧玉簪,清代石秤砣等。革命文物:如海南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苏维埃政府时期使用的枪支、大刀、长矛,缴获日本侵略者的指挥刀、炮弹、地雷,白沙起义时王国兴、王玉锦使用的粉枪、弓箭,王国兴参加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时的签到卡,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送给他的水烟筒,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在解放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桌椅和床。民族文物:包括崖州龙被、黎锦、首饰、骨雕、独木苗鼓、鹿皮鼓、沉香木制苗家蒸桶、弓弩、藤制腰篓、衣篓等。该馆还举办专题展,如“自治州、湛江市铜鼓联展”“馆藏名人书画展览”。如此丰富的文物展览,使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海南黎族、苗族历史的窗口。现在,该馆常设机构有征集保管部、陈列部、馆刊编辑部、图书资料室、保卫组等,为海南民族文物的发现和保护作出了贡献。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注释】
[1]“涌裰”,音“桶”,即“筒”或“桶”裙,是个组合字。“涌裰”“筒”“桶”都是黎族裙子的意思,但有细微的差别。“涌裰”,涌裰头宽阔,可以根据腰围粗细向后折叠捆扎;而“筒”“桶”与“涌裰”相反,这种裙子属于紧身型,它的直径跟木桶近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