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植物病害的调查,了解植物病害种类、分布和发生情况,掌握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学习植物病害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为学习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材料和用具
(一)实验材料
发病田块。
(二)实验用具
放大镜、尺子、病害调查记载表、调查病害的分级标准等。
三、内容和方法
病害调查可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系统定期定点调查等,一般可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
(一)调查类别
1.一般调查
当一个地区有关病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很少,可先进行一般调查,主要是了解病害的分布和发病程度,调查的面要广,并且要有代表性。
2.重点调查
经过一般调查发现的重要病害,可作为重点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它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率、生态环境和防治效果等。 重点调查的次数要多一些,发病率的计算也要求比较准确。
3.系统定期定点调查
该调查是系统地研究植物病害消长变化、病害累进变化、气象等对病害的影响,为预测、预报和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此种调查不可中断,要做到定期、定点。
(二)调查的内容和记载方法
调查的内容根据调查的目的而定,一般包括植物病害的分布、种类、病情的发生情况、栽培管理与病害发生的关系等。 较详细的记载应包括以下方面:调查地点和单位名称、调查人、调查日期、作物品种、种子来源、病害名称、发病率、严重度、田间分布情况、土壤性质和肥沃度、施肥施药情况、土壤湿度、灌溉和排水情况、当地气候条件、当地群众对病害的认识和防治经验等项目。
(三)植物病害田间调查的时间和次数
实际工作中,往往根据调查的目的和病害的特点确定调查的时间与次数。 如长江中下游的小麦赤霉病每年都有发生,但是各年的发生轻重程度不一样,为了了解当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程度,一般在麦穗黄熟时进行一次调查。 为了测报,确定防治适期,必须定点、定时地系统调查病原菌和寄主两方面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田块(如不同品种、不同长势、不同茬口等),每间隔5d或10d调查1次,共调查3~5次。根据病原菌子囊壳及子囊孢子数量及成熟度,结合4月下旬、5月上旬的天气预报以及当年田间的麦苗生育期情况,参考历年来病害发生的资料,综合分析,可以做出病害发生程度以及防治时间的预测,并及时向农户发出预报。 在药效试验时,一般在用药前查一次,用药后5d或7d查效果,有时为了了解药剂的残效期需再调查1~2次病情。
(四)取样方法
取样方法应根据病害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定,气流传播而分布均匀的病害,如麦类赤霉病、锈病,样点数目可以少些;土壤传染的病害,如棉花枯萎病,样点要多。 凡地形、土壤耕作不一致的地区,应分别取样。 为了使调查样点具有代表性,要根据病害种类、病害分布型选用适宜的方法,一般采用如下几种取样方法。
1.随机取样法
此法适于分布均匀病害的调查,力图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数目应占总体的5%左右。
2.棋盘式取样法
此法准确性高,但所费时间也较多,适于对土传病害、聚集分布型、负二项式分布型病害的调查。
3.“Z”字形取样法
此法适于狭长地形或复杂梯田式地块病害的调查,按“Z”字形或螺旋式进行取样。
4.对角线取样法
此法适于对气流传播、种子传播或泊松分布的病害进行调查。
5.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法(抽行式)
此法适于对均匀分布的病害做田间调查,即在田间每隔若干行取一行(或数行)调查。
取样单位应随作物种类和病害特点而相应变化,一般以面积(用于调查密植作物)或长度(用于调查密植条播作物)为单位,也可以植株或一定部位为单位调查(用于调查果树等稀植作物)。 取样数量取决于病害的发生特点,发病均匀的,取样量可少,不均匀的要多些。 在每一调查点上取100~200株或20~30张(个)叶片。 叶片可随机取样,也可在一定部位取样,根据情况来确定取样单位。 取样量愈大,愈有代表性,精确度也愈高,但也较费工,通常的取样量是每个田块200~1000株。
(五)病情的计算与表示法
对田间调查的结果,要经过计算,以适当的方式表示。 常用的有发病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三项。
1.发病率
发病样本占调查总样本数的比例,常用百分率(%)表示。
2.严重度
严重度指病害的严重程度,常用0~9或0~5级来表示,“0”级代表无病,最高数值代表最严重的发病程度,然后再以一定的间隔,分为若干级别,级别不需太多,一般3~5级即可,级间差异要明显,便于判断。 生产中主要作物病害都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应根据具体病害查找准备相应的标准。
3.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又称感染指数,是单位面积上一种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 常用作对田间病害的危害程度、药剂防治的防效,甚至品种间抗病性能的评价标准。 病情指数是将发病率与严重度两项指标综合在一起,通常其计算公式如下:
四、实习时间
2天。
五、作业与思考题
1.根据调查小组调查所得资料,写1份调查报告,交予老师,作为平时成绩。
2.简述一般调查、重点调查、系统定期定点调查各自的目的、要求、方法及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