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

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从明朝李贤修的《大明一统志》到新中国成立前周文海重修,卢宗棠、唐之莹纂修的《民国感恩县志》,这些方志在涉及到岛上的居民时,都以不同的方式认同黎族是海南岛的最早居民。这是迄今为止在海南岛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这些发现,从考古资料看,“三亚人”就是海南岛最早的人;从史料记载看,在海南岛上活动最早的人就是黎族。
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_中国黎族

第一节 开发海南岛的最早居民

明朝李贤修的《大明一统志》到新中国成立前周文海重修,卢宗棠、唐之莹纂修的《民国感恩县志》,这些方志在涉及到岛上的居民时,都以不同的方式认同黎族是海南岛的最早居民。

以《大明一统志》和《雍正初修大清一统志》为例:《大明一统志》在“形胜”中写道:海中洲居,广袤千里……中盘黎峒,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号黎人。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人之外始是州县……其他涉及到黎人分布的地方有黎母山、黎虞山、南岐岭、焚艛岭、落笔洞、南渡江、大江、建江、南龙江、南湘江、黎母水、黎母庙、废镇州。《雍正初修大清一统志》在“形势”中也写道:“海中洲居,广袤千里。周回两千里,径度八百里。四州各占岛之一隅。外环大海,中盘黎峒。”其他涉及到黎人居住的地方有五指山、番豹山、毗耶山、焚艛山、黎晓山、鹧鸪啼山、六连山、小五指山、黎峨山、鹿回头山、黎虞山、南岐岭、潭龙岭、小黎母山、感劳山、官苟岭、南闾岭、白檀岭、风门岭、纵横岭、双髻岭、大江岭、背腰岭、透道岭、落笔峰、抱透岩、黎峒、黎母江、伦江、新昌江、昌江、延澄江、南湘江、南龙江、思河、金仙水、大河水、温泉河、都笼水、临川水、宁远水、藤桥水、感恩水、田头港、峻灵潭、加摄潭、霖泉等。其中,“黎峒”记载得更为清楚。原文如下。

《舆地纪胜》引《系年录》云:“黎母山有诸蛮环居,号黎人。其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号生黎;耕作省地者,号熟黎。黎之外始是州县,四郡各占岛之一隅。四郡人多黎姓,盖其裔族,而今黎族乃多姓王。”明万历中兵备黎如楚《图说》:“琼岛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几)九百里。琼州南五百里,崖州北三百里,为五指山。东出风门岭为万州,东南出小五指为陵水,西南出小五指为崖州、为感恩,西出峨显、砂锅诸岭为昌江、为儋州,迤逦而北为临高、为澄迈、为琼山,北出铁砧、黎婺诸岭为定安、为文昌,支分为乐会、会同,环回加仑、水蕉为水会城。今十字路已丁矣,唯五指而南抵崖州一路未开。其中草聘、喃春、磨菜、草提、合唠诸黎,虽新招纳粮向化,而南恺、南唠、磨草、磨赞、番铳、降文、磨啖,与崖之凡阳诸岐峒,络绎二百余里,皆人力所不至之地。”《新通志》云:“黎为蛮之别落,后汉谓之俚人,俗讹俚为黎。其历代难化者为岐,即隋所谓‘也’也,俗讹为岐。岐尤为黎所惧。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为贯头。男子种禾稻、苎麻,女子蚕织。地无马与虎,山多麈麖,各以所迩分隶四郡,时出与郡人互市。琼山村峒凡一百二十有五,澄迈村峒凡一百三十有七,临高村峒凡二百三十有九,定安村峒凡一百一十二,文昌村峒凡二(三)十五,乐会村峒凡五十三,儋州村峒凡二百有九,昌化村峒凡三十三,万州村峒凡九十三,陵水村峒凡三十,崖州村峒凡九十二,感恩村峒凡四十一。”

黎人自唐宋以来,叛服无常。元设黎兵万户府,统十三翼,兼管民兵黎峒,千百户俱以土人为之。明永乐二年,崖州监生潘隆议设抚黎知府,招抚生黎村峒,授以土官。宣德四年,以黎人侵扰,革抚黎官。正统五年,并革诸土官,自是悉领于郡县。万历三十一年,复设抚黎通判,四十三年革。本朝德威所至,黎人向化。雍正八年,琼山、定安、陵水、崖州诸生黎二千九百四十六人,相率愿入版图,每丁岁纳银二分二厘以供赋役。总督郝玉麟等奏闻,奉旨将丁银两减去一分二厘,只收一分,且令有司加意抚绥,务令得所。自是诸黎戴德,悉为良民。后人根据前人所书的史料作出推断,1986年版的由蒋炳剑、吴绵吉、辛土成著的《百越民族文化》说:“从考古资料证明,黎族及其先民很早就聚居在广东海南岛,是海南岛的土著居民。海南岛是‘骆越’分布区之一。汉武帝统一南越之后,在海南设珠崖、儋耳两郡。汉族统治者入主海南岛之后,原来的土著居民则被称为俚、僚,唐代始称‘夷黎’。宋代《太平御览》《桂海虞衡志》和《岭外代答》等书均称海南岛少数民族为‘黎’。”

1982年5月版的《黎族简史》编写组在《黎族简史》中说:“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早在3000多年以前,黎族人民的祖先披荆斩棘辛勤地开发了祖国的南疆。”1997年7月版的由吴永章著的《黎族史》说:“黎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是海南岛的土著居民。从远古以来,他们就生息繁衍在这美丽富饶的宝岛上。据考古材料推知,早在1万年前,海南岛已有人类活动。约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际,黎族先民就定居在海南岛。”

2004年3月版的由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说:“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2009年11月版的、由王学萍主编的《黎族藏书》说:“黎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际已在海南岛生息繁衍,是海南世居民族中最早在海南定居的民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黎族是本岛的主要居民甚至唯一居民,他们与后来登上本岛的汉、苗、回等各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不畏艰险,辛勤地开发了祖国南疆,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为了证明以上论述的准确性,这里也有一则材料以示证明:1992年和199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海南岛三亚市落笔洞文化遗址上挖掘出14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多种动物骨骼遗骸。其中,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在1万年左右,并将该文化遗址的古人类定为“三亚人”。这是迄今为止在海南岛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在1万年之前,“三亚人”就活动于今三亚地区的沿海和内陆。这些发现,从考古资料看,“三亚人”就是海南岛最早的人;从史料记载看,在海南岛上活动最早的人就是黎族。将二者合在一起看,“三亚人”就是今天黎族的先民。

与此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各岛屿和内陆活动的古马来人人群和小黑人人群也取海道群迁进入海南岛。因为有人从303个黎族人体测量材料的分析比较中,认为一部分黎族在血统上与正马来族(亦称印度尼西亚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更混有少数南洋群岛各民族(包括矮黑人[negrito])血统的成分。也有人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传说故事等方面来推断黎族来源于南洋,如德国史图博(H.Stubel)在《海南岛民族志》(《Die Li-Stamme DerInsel Hainan》)一书中,认为黎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印度尼西亚的古代马来民族、印度支那大陆各民族类似,是经过几次的民族迁徙浪潮,从南方进入海南岛的。刘咸在《海南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一文中,根据黎族的文身、妇女装饰、口琴和织绣物品所表现的特点,认为黎族的文化系统属于“太平洋4个文化区中的印度尼西亚区”,“与南洋群岛各民族所有者大同小异”,从而推断黎族源出于南洋各民族。这部分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居民”。

另一部分人,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000年以前),我国大陆南方古越人“骆越”支,取道琼州海峡,南下进入海南岛。这部分人,与我国南方操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诸语言的民族,如壮、侗、水、布依、傣等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从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族发展而来,与“百越”西方部分的一支——骆越有较密切的关系。就是史书上常说的“南下居民”。看来,“三亚人”“北上居民”和“南下居民”这3部分人,他们在海南岛上经过长期不断的融合便形成了完整的族群,共同构成了黎族居民的最初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族群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族体——黎族。这个族体的出现,在周秦时期,根据他们的穿戴状况,被称为“穿胸国”“贯胸人”“雕题”“儋耳”“骆越”“蛮”“俚”或“蛮夷”“俚僚”并称。到了唐代后期才出现了“黎”这个族称,并在宋朝时期固定下来沿用至今。可见,黎族先民——“三亚人”“北上居民”和“南下居民”,他们是开发中国海南岛的最早居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