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一流立体培养平台,探索多元化育人模式

打造一流立体培养平台,探索多元化育人模式

时间:2024-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教学室收藏了各种载体的真实案例,其主要来源是海南省各级法院审结的案子。此外,教师还能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外出旁听、观摩法院真实案件的审判活动。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在教授刑事法、民商法、诉讼法和证据法等课程时的试验教学手段。学院依托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等科研平台,设立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平台。

(1)案例教学和案例教学室。主要有两种形式:①教师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司法实务、司法文书课程的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室收藏了各种载体的真实案例,其主要来源是海南省各级法院审结的案子。其多数案例是实习学生根据我院与实习单位达成的协议复印的,实习单位同意实习学生复印在其实习期间整理和办理的真实案件的案卷。案例教学室为我院法科学生进行模拟审判提供了充足的案例,同时也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充分保障。②开设了《案例评析》专业课程(36学时),该课程由多个具有副高职称的专任或兼职教师轮流在课堂上讲授若干学时。

(2)模拟法庭和审判观摩。①模拟法庭。我院有专门的模拟法庭,设有模拟审判庭和200多个听众座位,设施齐全。学生根据全程教学计划的安排,举办各类模拟审判,如我院经有关主管机构审批同意,买来了用于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等穿戴的制服,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自己动手,有意识地对学生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把握司法角色的能力进行训练。②审判观摩。学院不定期邀请各级法院法官到模拟法庭审判真实的案件,让学生现场观摩审判。此外,教师还能结合课程,带领学生外出旁听、观摩法院真实案件的审判活动。

(3)物证实验课程与物证实验室。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在教授刑事法、民商法、诉讼法和证据法等课程时的试验教学手段。法学院为学生实验课提供有必要设备,还同海南大学医院、海南大学公共实验中心达成了物证实验室共建协议,由上述两单位提供必要的授课教师和实验实习条件。同时,我们还同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为法学院学生提供实验实践机会。

(4)实践平台。法学院按照“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理念,在省内外建立了50个实践基地,创建了一种将法学教育延伸到法律实务部门、将法律实务部门队伍建设前置到法学院校的集中而又灵活的新型实习机制,解决了法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法律实务部门对法学实践教学支持动力不足的难题,实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合理衔接。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基地实习时得到显著提升。

(5)科研平台。学院依托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海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方基地(2011计划)等科研平台,设立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6)交流与合作平台。法学院注重学生的对外交流,不断采取措施增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以拓展其思维。近五年来,先后有60余名同学被选派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德国萨尔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学习交流,另有10余名同学赴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参加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有300余人次参加全国各类学术会议并有30余人次提交会议论文。学院定期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合作举办学生假期联谊交流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