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干部应用能力与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宗旨的契合

学生干部应用能力与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宗旨的契合

时间:2024-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干部应用能力在精神层面的提升体现,是肩负着学生组织和自身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并能相应促进个人法律职业素养的养成。此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法科学子是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中的储备人才和强劲力量。通常,具有相当法律实践能力的学生干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都较好,是我国卓越法律人才队伍不断崛起壮大的优秀后备军。

1.学生干部责任感强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学生干部应用能力在精神层面的提升体现,是肩负着学生组织和自身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并能相应促进个人法律职业素养的养成。进校之初怀着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新生经由自愿报名和择优录取后成为一名学生干部,如此,学生干部从开始便心知自己需担负着所在团学组织的相关管理责任,在历经了初入学生组织的兴奋和自己的新鲜劲过后,接踵而来的便是一系列平淡而琐碎的工作。当面临课余时间被学生活动占用,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学生组织内的任务致使自我学习和娱乐时间过少,出现自我调节平衡困难时,大部分学生干部都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并积极主动妥善采取相应措施,能够自主地协调好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时间安排。学生干部在完成学习等本职任务的同时又须做好学生组织交待的工作,这既考验了学生干部的能力,又在这其中随之增强的是迈入学生组织之初便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学组织的工作经历是成为学生干部成长的必经过程,也为日后工作中抗压能力和时间调配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学生干部引导作用广

学生干部身份使这一群体在学生间无形之中具有标杆作用,在学校中“扮演学生榜样的角色,发挥着示范激励作用和凝聚带头作用”[3]。承载着团学组织内部考核和同学们关注的学生干部们,无形中对自己的要求高于普通同学。身为学校树立在校园内的标杆对象,一方面学生干部本身大多确实存在过人之处;另一方面其受关注程度在校园内远远高于普通学生,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各种优点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能在较短时间内传播,能在较大氛围内影响到普通同学。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干部对学生组织内同学存在一种促其学习的压力;对学生组织外的同学来说,较之比自己学习时间少的学生干部都能取得优秀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自己对学习的深层思考,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其中的佼佼者或上进心强的人可能还会愿意与学生干部一同探讨学习方法来共同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这种在专业上的良性竞争既有利于扎实法学基础的养成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先兆。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目标中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共同职业信仰的法律人才,这种职业信仰的形成在学校阶段已然埋下种子,校内学习方法的探讨也为进入法律职业生涯后工作经验交流奠定基础。此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法科学子是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中的储备人才和强劲力量。

3.学生干部实践能力强

学生组织中法治活动如12·4普法周一系列活动等的策划实施,均是学生干部法言法语掌握提升的过程;而组织和参与法院庭审旁听、校园义务普法等活动的举办过程正是法律思维形成的必经阶段。与此同时,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或法律诊所等模拟法律实践环境设立的学生自主实践机构内的真实案件分析和处理,让学生干部从与书本截然不同方向提升自己法律文书写作能力、鉴别和运用证据能力、查找和适用法条的能力,这些都不断促进学生干部自身法律论证能力和法律解释能力的养成。以上所说的这些实践机会既是学生干部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是担任学生干部时的职责所在。学生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法律语言、法律思维、法律论证能力和解释能力都是法律职业素养的不同方面,并都从相应方面有益于学生干部法律职业素养养成。也正因如此,法科学生干部走出校门后在法律实务工作任职较之普通学生更具优势,尤其体现在具体分析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上。正是学生干部这种切实接触过实际纠纷案件处理和深入了解过法务工作流程的经历,使其与普通学生相比较更容易领悟法律实务部门工作性质;其抗压受挫能力强于没有与实务工作接触过的普通学生;其在应聘各类要求有学生实践经历的工作岗位时存有优势,在求职阶段更容易被应聘单位接受。通常,具有相当法律实践能力的学生干部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都较好,是我国卓越法律人才队伍不断崛起壮大的优秀后备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