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底线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底线

时间:2024-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底线的内涵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准确地把握住话题的内涵,作文就不会跑题。

世间万物都有底线,越过了底线就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一定越过了很多物种生存的底线,其后果是大量生物灭绝。稍多一点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较好地保护大气层,可是越过了底线就产生了温室效应。人的心中也有无形的底线时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材料“底线”作了界定:“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底线的内涵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底线就像一道坎,守住底线,就可以确保自己的言行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反之,越出底线,思想就会蜕变,道德就会沦丧,人就会走上违法或犯罪的道路。准确地把握住话题的内涵,作文就不会跑题。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可以从“社会呼唤底线”立意,谈这一“底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谈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当然,还可以反弹琵琶,把“底线”当禁锢、限制,提倡要勇敢打破底线。

范文展示

坚 守

◆李宝芳

秦小明站在更衣间的镜子前,久久不愿离开。一年前和路涛一起进入这家省级医院,对医院有几个科室还没有弄清楚,他就参加了医疗队,支援西部山区去了。回来的第一天,他看见路涛穿着洁白的制服坐在诊室里工作,心里别提多羡慕了。而今天自己也换上了医院的白大褂,前后照照,觉得这才有医生的样!

工作第二个月,主任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本来工资单是不能公开的,但你还是应该看看。”秦小明疑惑地接过主任递过来的材料,展开一看——天哪!科室4位医师1位专家个个月薪上万,就连刚刚工作一年的同学路涛也达到了8千元。只有秦小明的名字下面是可怜巴巴的1千5百元。“你是聪明人,回去好好想想。”主任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膀。

“这你都看不懂?亏你还是医科大学的高材生!”路涛高亢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我们的基本工资只有一千多,其余都要靠自己创收。检查费、医药费的回扣,我们都可以拿一点。大专家我们就比不上了,他们还有手术的红包……”秦小明的耳朵被震得嗡嗡直响,他就像一头迷茫的羔羊,迷失在城市的夜幕中。(把秦小明比喻成“一头迷茫的羔羊”,形象地刻画出他听了同学的话后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比喻修辞】)

一年的医疗队生活,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相比落后的生活条件,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精神生活的空虚。他经常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坐在山坡上看满山的羊。英子只有8岁,医疗队免费为她治好了眼疾,她天天兴奋地缠着秦小明玩。秦小明问她:“这么多羊你最喜欢哪头啊?”英子指着那只高高大大的头羊说:“它!”秦小明诧异万分,问:“它比小羊羔还可爱吗?”英子说:“是呀,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它能把其他羊都带到好地方。”秦小明此时凝重地看着这似乎被灯红酒绿污染的夜空,想起山沟里清新的夜晚里满天明亮的星星,耳畔回响起英子清脆的声音:“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夜深了,秦小明的心也渐渐静下来了,静如止水。

这家省级医院吃回扣的事见诸报端的那天,秦小明抗着行李上了西去的火车。记得之前记者打来电话问是否可以署上真名,他欣然同意了。记者感慨道:“真是无欲则刚啊!”他淡然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底线。”(秦小明和记者的对话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秦小明高贵的人格品质。【语言描写】)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复旦大学2012级学生楚中曙说:

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开头一定打草稿,在拟稿的过程中可以揣摩、确定中心,可以进行文字修改,拟稿完毕再誊写。这样可以避免开头出现涂抹、勾画的现象,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秦小明走了,他到西部去了,他忘不了英子和那只高高大大的头羊——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主题深刻:作者由秦小明“像一头迷茫的羔羊,迷失在城市的夜幕中”,自然而然引出他对西部山区生活的回忆,引出他与英子关于头羊与羊羔的对话——头羊“不管干什么它自己心里都有准儿……”这就反映了更为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也具有了深刻的意味。

(2)插叙手法:作者运用插叙的叙述手法,在文章中间插入了秦小明支援西部山区时和英子的对话,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又使文章的叙述曲折有致,行文节奏快而又前后勾连紧密自然,避免了记叙类文章常见的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

坚守心中的明月

◆郭 仪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拂过芦苇荡,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者。面对富贵荣华,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之中。那夜,庄子仰望明月,他笑了,因为他的人格依旧如明月般皎洁、美好。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每个人都向往拥有高尚的人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在纷纷扰扰的浊世中,坚守人格的底线,像庄子一样坚守心中的明月呢?(以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很少有人能像庄子一样,坚守自己的人格底线。【反问修辞】)往事越千年,回溯历史的长河,我们总能找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他们和庄子一样,都拥有一轮最亮最圆的人格之月……

楚大夫沉吟江畔,至死不悔;

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

朱自清拒绝“美粉”,毅然决然。

纵然受尽排挤,颠沛流离,屈原仍不易高尚之志,这是对人格的坚守;纵然日子清苦,身无长物,陶渊明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对人格的坚守;纵然忍饥挨饿,魂归西天,朱自清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这又何尝不是对人格的坚守呢?(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屈原、陶渊明、朱自清等人的事例,句式整齐,感情强烈,赞美了他们坚守底线的高尚品质。【排比修辞】)在一番坚守中,仁人志士成就万载英明,迁客骚人写就千古文章。他们的人生永远充满芳香。

然而,还有许多人,他们为了不同的目的,逾越了人格的底线,心中的明月也笼上了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华歆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

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来天下文人千载鄙弃;

吴起为得将名,杀妻取信,遭到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

非独古人,当代社会中的那些腐败分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利令智昏,损国害民,仅仅为了一己之利,却遗失了生命中最宝贵的那轮月亮。没有明亮的月光,他们的人生从此掉入无边的黑暗。

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旅程,追求中总有失落。在对历史的叩问中,我们明白: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要坚守住心中的明月,迷惘中总会又见希望。也许你向往风筝高挂天际,但只有把握了人格之线,风筝才不会失去方向;也许你向往大海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清华大学2011级学生朱坤说:的波澜壮阔,但只有疏通人格之泉,河流才不会蒸发干涸。把握人格的底线,才拥有生命的本源。朋友,当我们重整行装,准备启航的时候,你心中的那轮明月是否依旧完好?坚守你心中的明月吧,因为洒满月光的心到哪里都有力量!

对于以某种特定感情(如祟敬、怀念、悲愤、悼念等)为线索的文章,我通常会把这种感情贯穿全文始终,并以此为基调组织全文的材料,但要注意不要在行文中掺杂别的感情。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巧妙:“底线”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让考生不知从何入手。作者在这里选取了一个精准的角度——人格底线来阐释,化大为小,立意巧妙。

(2)语言生动:作者不但有丰富的素材,而且能把丰富的素材结合到巧妙的表达方式中,灵活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和描写,结合整散变化的句式,使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