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精神家园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精神家园

时间:2024-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迷宫般的文字,使我在精神的家园里恣意地游走,无拘无束。名师点评1.构思2.本文精华点立意巧妙:人们写“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的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写“精神家园”的某个方面,某个鳞爪而已。本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手法,把大而无边的“精神家园”话题缩小到博尔赫斯的精神追求上,从中去反映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以小见大。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物质生活之外,人们日益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

请以“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精神家园”的内涵题目已作了提示(如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写作时要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的意识。如果没有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精神家园的重要,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人们的精神家园是美还是丑,主要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因此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人类失去了精神家园,灵魂就失去了栖息之所;一个人不能只有物质生活而缺少精神生活;有精神追求可提高人的品位,无精神追求会使人的品位降格;等等。

范文展示

精神家园——我的博尔赫斯

◆胡晓明

“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家园,是一个能真正温暖人心的字眼,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心灵家园,在这个家园里,种的是智慧树,流的是忘忧泉。博尔赫斯心灵的归宿是图书馆,他的《巴别图书馆》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图书馆,他的《沙之书》代表了世界上所有的书。如果我能,我愿成为他的追随者,把我的精神家园安在他无限的思想中。

一、他是我的寻路者

“上帝赐给我80万册书,却让我失去光明,这真是妙不可言。”

——博尔赫斯

当阿根廷的万丈光芒照耀在安第斯山脉时,博尔赫斯却看不见。(“万丈光芒”与博尔赫斯什么都看不见形成对比,强调了他虽然看不到,但精神却无比强大。【对比修辞】)他看不见路,却给我们的心灵展现出一条宽广奇异的大道。他没有路,却在为我们寻找路。

作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的馆长,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作。他在语言与语言之间游走,被尊崇为“为作家写作的作家”,他的玄思达到了人类智思所能扩展的极限。每当读到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诗句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博尔赫斯的名字。正是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老头儿,带给了我知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丰盈。

二、他是我的追梦人

“我是一个计算音节的人。”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迷宫般的文字,使我在精神的家园里恣意地游走,无拘无束。

我跟着他自由地穿行着,并虚构着他迷宫中的迷宫。他的迷宫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他的文字似乎以某一种方式囊括了宇宙中的所有星辰,囊括了我所能企及的全部幻想。(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博尔赫斯思想的丰富。【夸张修辞】)在他的叙述中,我看到了无限,永恒,变幻的梦,不断繁殖出来的书页,神写下的文字,宇宙的形象和声音,时间和空间交叉的小径,蓝老虎的石子……他把真实和虚幻描述得无懈可击。他带着我从真实走向虚幻,又带着我从虚幻走向真实。最后,我不得不迷失在他的迷宫里。

我是走得进去,却出不来了;因为我已经把他的智慧、他的精神、他的坚忍、他的一切,当作我心灵家园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独自在自己的心灵家园中小憩,就如一个人在浩如烟海的人类精华中随意地索隐钩沉时,却有一束来自天庭的光笼罩在沉思的头颅上。

博尔赫斯是个让我仰望的人,如果心灵家园里没有他这个主宰,心灵的那一方净土将不复存在。如果世界没有博尔赫斯——套用博尔赫斯常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将会贫乏得多。”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巧妙:人们写“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的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写“精神家园”的某个方面,某个鳞爪而已。本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一滴水中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手法,把大而无边的“精神家园”话题缩小到博尔赫斯的精神追求上,从中去反映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性,以小见大。

(2)语言生动:本文语言纯熟简洁,自然生动。如:“我是走得进去,却出不来了;因为我已经把他的智慧、他的精神、他的坚忍、他的一切……就如一个人在浩如烟海的人类精华中随意地索隐钩沉时,却有一束来自天庭的光笼罩在沉思的头颅上。”作者以娴熟的表达技巧,将深刻的思想观点融入到自然的表达中,娓娓道来,有很强的可读性。

没有阴影的家园

◆梁从谏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初春的北京依旧披着寒冷的外衣,虽然草木已开始冒出嫩芽,仍旧无法拂去冰凉了一个冬季的大地的忧伤,(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环境以人的情感,形象地写出了初春的北京寒冷的特点。【拟人修辞】)和他内心无法摆脱的难以名状的不安与惊慌。山海关——一个写满屈辱、承载辉煌的地方,重复着历史的过往。迎来一辆辆奔驰列车,然后,让它们将沉甸甸的重量压过,最后将它们目送至远方。

合眼,耳边隆隆的汽笛声与心中嘈杂的撕裂声混沌地交融,更加壮烈,更加狂放。他努力地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尽力地驱散内心中恶魔留下的阴霾,试着去回味安庆那麦浪的暖香。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金黄的麦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温煦的芬芳,在飒飒的凉风中,任金色的光辉流淌。安庆的麦浪和北方农村的麦浪并没有什么不同,仍旧是农家人的命根子,仍旧被寄予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它却又显得与众不同。阳光般的质地,安静祥和地在风中飘摇,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了纯诗歌的感动,更带来了诗人痛苦和愉悦的理由。它每天迎接太阳,拥抱每一束照射在身上的阳光,这是他所想要的,诗的灵感和那瞬间的感触如同幸福的闪电般穿透每一个沉睡的细胞,将它们唤醒。然而复苏之后,却是无法完全表达的苦闷充溢心中,纯诗人的痛苦,终究无法摆脱。只怨太阳下没有删除阴影的地方,影子那如同黑夜一般的阴暗凄凉始终伴随着太阳,躲在太阳的身后,悄悄地让忧伤袭来。

于是他感慨“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家乡的麦香,伴着寒气、混合着泥土的味道进鼻,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让人心醉。家园,那是家园的味道,让人不忍心丢弃。

又一辆载满了货物抑或是载满过客的列车奔驰而过,他被从乡梦中拉回现实。

列车将驶向何方?是否没有阴影,只有阳光的净土?他不断地盘问自己。

尘世的种种依旧在变化中不变地继续,痛苦与快感总是交替频繁划破原本平静的心灵。(“划破”一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他”痛苦与快感不断交替的矛盾心理。【用词准确】)心中的家园是梵·高——阿尔的太阳,笔下是那向阳的热烈的葵花地,更是那没有一丝黑暗的绝对的光明。

是否离去?心灵与现实的家园在一条线的两端拉扯着他。身边的汽笛声不断地重复,从远方来,到远方去,渐渐加强,再到消失踪迹。

终于,他选择了冰冷的铁轨,让失去灵魂的躯体,在一瞬间飞驰而来,在呼啸而去的汽笛声中离开。这瞬间是痛苦的,是痛到麻木后永远地睡去;这更是幸福的,它让灵魂最终摆脱了沉重的躯壳乘着天梯找寻到那没有阴影的太阳的家园。他做到了,他是太阳最孝顺的儿子。

他告别了麦香浓纯的家园。

他到达了心中向往的家园。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人民大学2010级学生陆慧说:

在叙事过程中有时可以设置两条线索,每条线索都要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两线或平行展开,彼此映照,最后在一定契合点汇合成一线,或交叉重叠,相互衬托,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

那个地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取材巧妙: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大胆地从课文中取材,从海子的诗歌谈起,引申出海子对精神家园痛苦而执着的追寻,活学活用语文课本内容,但是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这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2)语言生动:文章结构安排很有特色,文章首尾两段引用或者化用海子的诗句,中间主体部分以海子的生平事迹和精神追求作为自己评议的楔子,把自己的主张、看法寓于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