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师有言:“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运用不当,虽然无心,也会成为伤人的利器。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心里产生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形成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段丰美的人生。
请以“语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单纯看“语言”这个话题,让人感到茫然。但如果能结合材料,就会找到写作的角度。大师的话,清楚地表明其提倡使用的语言的特点,第二段谈及语言在交流沟通中的重要作用,第三段进一步说明语言要有美丽的思想。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如果注意到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此题的最佳立意则非常明确: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要使用洁净优美的语言,避免因语言使用不当造成负面影响;要深入思考,掌握使语言洁净的方法,即努力提高个人修养;等等。
范文展示
用语言创造美
◆史会艳
无论是商场中的一声道谢,还是公交车上的一声道歉,无论是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还是对亭台楼阁的品味欣赏,无论是信徒口中虔诚的喃喃细语,还是领袖们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是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的话语。那一字字凝成、一句句织就的语言,创造了无限的美好。
古往今来,语言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语言是美的,它如阳光,如净水,如花朵,环绕在我们身边,创造出遍地的芬芳。(把语言比喻成“阳光”“净水”“花朵”,形象地揭示了语言的魅力。【比喻修辞】)
语言是美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化解尴尬。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尖酸刻薄的提问时,那从容不迫诙谐幽默的回答展现了语言的美;林肯为了保守国家机密,那既不使朋友难堪,也不伤害友谊的回答展现了语言的美;美国独立战争时宣传海报上那句“既然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激励了无数人冲向战场,奋勇拼搏,那直指灵魂的话语同样展示了语言的美。
语言是美的,它可以传情达意,让人沉浸于美的意境中。多少人,因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而陶醉;多少人,因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沉思;多少人,因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勾起浓浓的乡愁。(以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语言可以让人沉浸在美的意境中的道理。【排比修辞】)曹植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了多少将士;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共鸣;谭嗣同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发了多少革命党人的斗志……
语言是美的,语言之美无处不在,让语言变美是每个人的责任。积累起来,你的语言便会一天天变美。谈话时,你的严谨、你的认真、你的幽默,都会让你的语言变得更美。让他人分享你的快乐,并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你会更加快乐。
语言本身就拥有不尽的美,发现这种美,创造这种美,你会发现生活竟如此美好。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语言优美:作者善于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语言的美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联系起来,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尤其是排比修辞的运用,使文章感情更充沛,内容更丰富。
(2)层次清晰:作者开篇即以具体的生活事例阐释了语言美的内涵,接着分三个部分,从语言作用的角度,揭示了语言的美,进而表明了要发现并创造语言美的观点。文章层次清晰,展示了作者清晰的思路。
言为心声
◆顾韵飞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引用生活俗语,揭示了语言可以看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道理。【引用修辞】)意思是说:语言是心灵的载体,一个人的修养可在举手投足间流露,映照着其心境的善恶。的确,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中,看出其道德品质。语言文明为人高尚者,受人尊敬;语言粗鲁为人粗鄙者,为人不齿。
有文化有涵养的人,往往懂得沟通的技巧,善于运用语言来温暖人心,增添生活情致。有人曾这样问过著名文学家大仲马,您为什么可以泰然地步入晚年?他不以为然地说,我花尽一生的时光才活到今天。大仲马轻松而风趣的回答,令人深思。胸怀宽广的人,往往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悟。智慧与经验为他们建起一座阳光花房,使他们的心灵愈加阳光,富有哲思。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曾婉言拒绝过一位希望采访他的女记者:“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他以巧妙的比喻,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不但没有失去风度,反而凸显了自己的内涵和智慧。
无知而又愚昧的人,往往语出伤人,言语中折射出自己的粗鄙和愚钝。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请客,等了很久客人都没有到齐,他十分着急,便说道:“该来的怎么还没来?”虽然出于无心,但此话一出,却把其他来客都气走了。这个故事正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张玥说:说明文化素养低的人,在与人沟通时常常会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而造成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文化的欠缺。
我在作文中安排情节时,一般都是精心构思,巧设悬念,埋设伏笔,在文后揭开谜底,这样可令文章前后情节突转,波澜顿生,如此才能夺人眼球,带给人阅读乐趣。
内心世界如白纸般空虚的人,心灵会因无知与愚钝而蒙尘,粗鄙不堪,而语言也会因此而空洞,使人变得缺少涵养,甚至造成“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后果。唯有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加阳光,让自己的言语更加温暖,让自己的行为更为和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必要性。【排比修辞】)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言语反映出他的道德与素养。做一个拥有光明见解、芬芳思想、洁净观念的人,才能做到说话如阳光、如花朵、如净水般宜人,给人感动和希望。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充实心灵,做一个内心丰富,善于沟通的人吧!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说理透彻:本文说理深刻透彻,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先从正反角度论述语言文明和语言粗鲁的不同结果,然后展开追问,最后得出结论:唯有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才能让心灵更加丰富深刻,言语更加温暖。
(2)立意深刻:本文作者审题深入,发掘出了材料中形成“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的途径是“在自己的心里产生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的深层意蕴,主要论证语言反映人的心灵善恶这一观点,并指出了获得好的语言的途径。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