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教育

高中生话题作文名校模拟题:教育

时间:2024-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仅15岁的广州市某校初三女生王某掐死祖母后,纵火焚烧房屋。据了解,王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性格内向,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并另育子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某事后向警方交代,杀死祖母的起因仅仅是因“被祖母责骂”。这些问题不能不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请以“教育”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中“更容易”三个字,关注犯罪的家教教育因素。而近几年,一起起让人触目惊心的高中生自残事件可谓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年仅15岁的广州市某校初三女生王某掐死祖母后,纵火焚烧房屋。据了解,王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性格内向,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并另育子女。王某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父亲、继母每月回来探望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王某事后向警方交代,杀死祖母的起因仅仅是因“被祖母责骂”。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渐多样化,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率为何节节上升?富二代、星二代是否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如何更好地呵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这些问题不能不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

请以“教育”为话题,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解析

1.细审材料,把握信息

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幼儿时期所受到的启蒙教育,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甚至阅读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等等。材料中“未成年人犯罪率为何节节上升?”关注的是犯罪原因,而“富二代、星二代是否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中“更容易”三个字,关注犯罪的家教教育因素。

2.选取角度,正确立意

根据前面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将立意的方向放到家庭教育:不能让父母的爱变成害;爱孩子就应该给他自立的能力;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等。

范文展示

爱他(她),就尊重他(她)

◆付美欢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带着他心爱的狗跟随他的父亲去海边散步。狗在奔跑中踩坏了一个小女孩用沙子堆砌的小水渠。小女孩在男孩已经道歉的情况下,仍无理地要她的富商父亲买下这条狗并打死它。男孩的父亲没有代替儿子做出是否卖狗的选择,只是告诉富商,狗的主人是他的儿子,应该由他的儿子做决定。

我很赞同这位父亲的做法。他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子,而是让儿子独立思考,自己选择,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这样做看似简单,但我却认为很不简单。首先,这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只有尊重子女,才会受到子女的尊重与信任。这样就为两代人的沟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现在许多家长包办了孩子的一切,从吃的到穿的,甚至想包办他们的思想行为。(“包办”一词,准确而形象地写出了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错误的做法。【用词准确】)家长只要求孩子读好书,而很少去关心他们的心灵。这样,家长和子女的隔阂越来越深,沟通也越来越难了。

其实,让孩子自己选择,还可以了解他们为人处世的思想态度和方式方法。就如开头说的这则故事,最后在富商开价到起初的十倍后,男孩仍不动心,坚决不愿卖他的狗,这说明男孩具有“富贵不能淫”的美德和正直的心。如果这个男孩在金钱面前动摇,暴露出了弱点,他的父亲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教育他了。

此外,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总要自己去面对人生,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当子女的保护伞。孩子如果长期受父母思想的主宰,没有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就无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下去,更谈不上有所作为了。

最后,它还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试想,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又如何能够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呢?(以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没有办法面对现实与人生的挑战的。【反问修辞】)

因此,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重视子女,尊重他们的意愿,多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一贯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从我懂事起,就不再事事为我做主,总是要我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甚至是否搬家等家庭大事上也非常尊重我的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越来越喜欢跟他们说心里话,同他们交流思想了。我认为,家长尊重子女,是营造美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所不可缺少的。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梁震说:

写作文时,如果文章需要以一件中心事件为线索,把全文的材料贯串、组合起来,那么我会围绕这一中心事件,来决定所选材料的详略,来安排情节的发展。

敬爱的家长们,你们都爱自己的孩子,那就请多多营造这样的氛围,让你们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健康成长吧!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立意深刻:本文提出了家庭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孩子在生活中碰到难题时,家长是替他包办,还是尊重信任,培养孩子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立意深刻,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2)举例典型:文章不但结合故事来说明观点,而且能够现身说法,以自己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例子,进一步强调家庭教育必须尊重、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既提高文章的可信度,也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更加赞赏。

爱,有错吗?

◆李昆明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读过《种树郭橐驼传》后,声讨学校家长溺爱学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难道爱有错吗?对此我却有我自己的看法。

多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教育大讨论,好像形成了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的共识。而近几年,一起起让人触目惊心的高中生自残事件可谓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今,参加过那次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们,也已长大成人,捱过了黑色六月的磨难,(一个“捱”字,准确地写出了学生对高考的恐惧之情。【用词准确】)像他们的前辈们一样,或欣慰、或沮丧地又一次走进各自的生活。

也许,他们还在进行着较量,那他们是在这场新一轮的较量中一举成名,还是重演多年前的失败?我无从知道,不过,且看看今天的我们:一面声声抱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对能力培养的同时,是不是还在重蹈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覆辙?一面羡慕着美国同龄人卖报纸、擦汽车赚钱自立的生活,一面重复着站在火炉前惊慌失措地大喊:“妈妈,水开了”的故事?(通过学生“想”和“做”的对比,形象地揭示了学生矛盾的心态。【对比修辞】)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我们再不能简单地毫不负责地把这样的话抛给我们的父母。他们爱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就理所应当地接受这份滚烫的爱,接受他们的关心,然后呢?便应该是更深一层的自爱、自怜。我们总憧憬着找到一份工作时骄傲的、独立的感觉,但真要面对风风雨雨、一天八九个甚至十一二个小时的工作量时,又往往自我安慰:何必那么急着打工呢?毕业后有的是时间呢!是的,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不仅享受着父母的爱,连我们自己也在深“爱”着自己。因此,转向独立的第一个突破口便是冲破过度的自我意识,从自己封闭的房子里走出来。

其实,更加“爱着”我们的便是可怕的社会舆论,“学而优则仕”这个古老的社会观念依然强烈地冲击着现代人的意识,我们不愿意穿上脏兮兮的工作服猫下腰去擦汽车,而社会更不愿看到祖国花费数十年工夫培养的人来做这么“简单”的事。于是,我们就这样在“爱”的芬芳、“爱”的甜蜜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于是,我们输给了美国,输给了日本,而且输得好惨。

时光依旧,跨过21世纪的门槛,我们应当有所醒悟,口号喊起来了,书包轻下来了,下一步该是我们自己动起来的时候了。卸下“爱”的重负,抛开忧的困扰,

高考状元谈高考作文经验

武汉大学2012级学生刘旭辉说:扬起风帆,我们就要起航:年轻不相信失败,站在下一个全面素质的领奖台上的,应该是我们,一定是我们!

我在写文章时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我认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就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名师点评

1.构思

2.本文精华点

(1)观点新颖:本文观点新颖。人们一谈到“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总是把“爱”理解为父母、师长的溺爱,把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他们。很少有人反躬自省,寻找自己的弱点。观点新颖,又紧扣话题。

(2)素材贴切:文章不但恰当地引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这个经典教育题材的例子,而且能联系生活,通过描写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一些生活现象来说明道理。比如:我们总幻想着找到一份工作时极度膨胀的独立意识,但真要面对风风雨雨……又往往自我安慰:何必急着打工呢?贴近生活,让每一个学生似乎都看到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