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三章考察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是产品需求。从本章开始转入对产品供给方面的研究。本章将讨论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生产,企业应如何来确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生产规模确定等问题。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企业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转换为社会所需要的商品或劳务。因此,可以把企业看作是一个投入—产出转换系统,其决策涉及使用哪些生产要素、用什么方式来组合这些生产要素以及向社会提供的各种商品的数量应为多少等。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决策分析主要集中讨论各种生产要素最佳使用量及各种生产要素应采用何种组合方式,才能在经济上效率最高。
从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来看,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合伙企业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人共同分享企业所得,并对营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成立,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金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其规模、发起形式等都不一样。前两个是非法人,后两个是法人。然而在经济分析中,企业的组织形式究竟是独资的、合伙的或股份公司性质的并不重要,只是把企业看作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实体(尽管利润并非现实中企业的唯一目标)就可以了。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必须以在经济上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具体来讲,当产量一定时,寻求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或者当成本预算一定时,寻求能达到最大产量的生产方式。
企业并非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唯一生产组织。除企业之外,社会中还存在为数众多的非营利性组织也在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大学就是这类非营利性生产组织中的一种。在大学的生产活动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建筑设施、教师及管理人员等,所得到的产出是各种不同专业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及科研成果。类似的,从事纯学术研究的研究机构、医院及政府管理部门等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产组织。从广义上讲,任何适用于企业生产决策的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同样可以适用于非营利性生产组织的决策之中。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引导消费者及生产者行为、有效配置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现在绝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两个以上的生产者通过分工协作完成的。从组织生产过程的形式来看,存在两种极端的形式:一种是全社会就是一个大的企业,每个工厂只是这个大的企业的一个车间,这就构成了纯粹计划经济的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市场调节的功能完全由内部管理活动的协调来取代,计划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手段。另一种极端的形式就是生产活动完全以个人为基本单位,各个生产阶段之间完全由市场来协调。而在现实中,企业事实上是介于上述两种极端形式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部分活动由市场来协调,部分活动由内部组织来协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交易费用的节约。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R. H. Coase)在其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明确指出,企业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市场活动的主体通过市场交易时,为了搜集信息、谈判签约以及为监督协议的实施而必须付出的成本。交易成本实际上是市场运行的内在成本。正像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样,市场的正常运行不是没有代价的,交易活动的范围越大、交易越频繁,交易成本也就越高。当具有交易关系的经济活动主体归属于同一所有者时,组织内的协调就取代了市场协调,从而达到节省交易费用的目的。
(2)团队生产的优势。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性质的工作,绝大多数产品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许多人合作完成的。例如,一部电影的完成需要有编剧、摄影、制片、导演及演员等共同配合。专业化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分工也必然要求合作。当生产活动以团队形式进行时,可以利用各个方面专家的特长,使效率大大提高。
(3)规模经济的存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呈递减趋势。这种现象存在于许多行业之中,如汽车、钢铁、造船等。由于许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投入要素不能任意分割,大规模生产使得每一单位产品分摊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经济性。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为生产要素的聚集,从而为获得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
当然,企业所具有的上述优势既不意味着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可以完全取代市场协调,又不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事实上,当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由于管理层次增加,信息传递缓慢,将会导致企业内部协调成本迅速增加,从而抵销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所固有的优势,甚至效率更低。
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性组织,总要以盈利为目标。俗话说,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追求利润极大化,是传统经济学对企业目标的一个基本假定。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来说,这一目标非常明显,毫无疑问。但对公司制企业来说,这一目标似乎有些问题了。对于公司股东来说,要使红利最大化,就必须使企业盈利极大化。但对公司经理层来说,由于他们不是所有者,而是经营者,因此,他们直接关心的是如何把企业规模做大,实现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极大化,或者是追求他们个人效用极大化,包括他们的在职消费、个人收入等。而企业职工首先关心的则是自己的工资和奖金如何尽量高一些等。这样,企业经营目标似乎多元化了。然而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多元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与利润极大化这一基本目标并不是矛盾的,相反,都要受这一基本目标的制约。这是因为,第一,企业规模要做大,必须建立在盈利基础上。如果不能盈利,企业缺乏效益,即使通过筹资把规模做大了,也不能持久。不仅如此,企业扩大规模本身也是为了盈利。第二,扩大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同样是为了盈利,即使有的企业在产品销售中一时低价亏本经销,也是为了压垮竞争者,夺取市场以最终求得利润最大化。第三,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极大化,更要建立在企业经营利润极大化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这就是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