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哥本哈根大学的历史,哥本哈根大学的发展历程

哥本哈根大学的历史,哥本哈根大学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4-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01年,历史上的“欢喜冤家”英国和丹麦再度开战,急于资本原始积累和全球扩张的英国残忍地用舰队炮轰哥本哈根城,散落于城中的哥本哈根大学的许多古建筑在这次战争中被毁坏。这一新调整形成了今天哥本哈根大学的基本格局。战后的40年是哥本哈根大学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震荡最激烈的时期。哥本哈根大学完成了从精英培训向公民教育角色的转换。

哥本哈根大学创建于1479年,和欧洲其他大学一样,哥本哈根大学和天主教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建立的最初旨意是为教会培养能用斯堪的纳维亚语传教的教士和牧师。当时丹麦社会经济受到德国较为深远的影响,其办学模式也跟德国的高效有很多相似之处,哥本哈根大学建校之初,只开设了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个专业课程

1753年,马丁·路德在德国率先领导了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作为改革的主要对象受到严重打击,丹麦随之成为宗教改革影响最严重、最深远的地区之一。哥本哈根大学也因此从天主教大学变成了新教大学,宗教意识逐渐减弱,学术风气迅速端正起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18世纪中叶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引进了学位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首先在神学院实行,之后向其他学院推广;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也相继开设,医学和法学得到迅速发展。18世纪晚期,学校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学位考试制度及近代管理模式,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学位考试才能获得学位证书,此时的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处于北欧高等教育的前沿。

1801年,历史上的“欢喜冤家”英国和丹麦再度开战,急于资本原始积累和全球扩张的英国残忍地用舰队炮轰哥本哈根城,散落于城中的哥本哈根大学的许多古建筑在这次战争中被毁坏。幸运的是,它许多珍贵的资料和书籍在战争之前已经被市民分散保存,历史积累的人文精神才得以存留。战后丹麦政府花费巨资重建哥本哈根大学,1836年新教学楼落成,图书馆动物学博物馆地质学博物馆、植物园和温室也相继建成,并开设了技术学院。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哥本哈根大学逐渐强大起来。而丹麦政府自英国战争后在政治上不再参与欧洲列强的权势之争,中立的、与世无争的政治态度为哥本哈根大学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从此它偏安一隅,成就了19世纪丹麦语文明的繁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世纪近代科学的蓬勃发展使哥本哈根大学的院系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科专业略庞杂,但仍然统归于神学、法学、哲学和医学四大学院之下。直到19世纪50年代迫于时代压力数学和物理学才得以从哲学院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自然科学学院;法学院则新增了政治经济科学;以临床手术技术的确立为标志的外科医学成为了单独的保健科学学院;只有神学院五百年如一日地传承着中世纪的信仰。这一新调整形成了今天哥本哈根大学的基本格局。

二战中哥本哈根大学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丹麦政府在一天时间内就向纳粹德国投降了,而德军只用四个月就占领了整个丹麦。虽然人们评述这是二战中最惨的沦陷,但是这次投降为丹麦人民争取了一个生存的机会,至少不会像其他国家死伤几百万人。哥本哈根大学也在这次战争中保全了实力。战后的40年是哥本哈根大学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震荡最激烈的时期。1960-1980年间哥本哈根大学学生人数激增,大量实用的新兴专业应运而生,新的动物学博物馆以及奥斯特-克罗赫研究所成立,新的校区也在阿玛格岛上建起。哥本哈根大学完成了从精英培训向公民教育角色的转换。在全球化背景下,哥本哈根大学顺应国际时代潮流开设了英文、德文等课程。

与欧洲的其他大学相比,哥本哈根大学成长史上的挫折相对较小,只有在英国战争中受过一次巨大的创伤。这种特殊的经历是哥本哈根大学的资本,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哥本哈根大学也没辜负丹麦人民的希望,在几百年的历史中为丹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它一直扮演着丹麦经济、科技引航人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