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指制定长期投资决策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评估长期投资项目的生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以便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表4-5-1 资本预算与经营预算的区别
(二)投资决策的分析评价方法
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不同的资产,因此投资决定了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对投资项目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折现指标,即考虑了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另一类是非折现指标,即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主要包括回收期、会计收益率等。根据分析评价指标的类别,投资项目评价分析的方法被分为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种。
1.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①净现值法
这种方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所谓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按照这种方法,所有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预定折现率折算为它们的现值,然后再计算它们的差额。如净现值为正数,即折现后现金流入大于折现后现金流出,则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折现率。如净现值为零,即折现后现金流入等于折现后现金流出,则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相当于预定的折现率。如净现值为负数,即折现后现金流入小于折现后现金流出,则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小于预定的折现率。
计算净现值的公式:
式中:n——投资涉及的年限;
Ik——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
Ok——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折现率借入的。当净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
净现值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理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净现值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折现率。一种办法是根据资金成本来确定,另一种办法是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来确定。前一种办法,由于计算资本成本比较困难,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后一种办法则根据资金的机会成本,即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的报酬来确定,比较容易解决。
②现值指数法
这种方法使用现值指数作为评价方案的指标。所谓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亦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折现后收益—成本比率等。
计算现值指数的公式:
③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虽然考虑了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的报酬率是多少。内含报酬率是根据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的,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通常需要“逐步测试法”。首先估计一个折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折现率,应提高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折现率,应降低折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折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和现值指数法有相似之处,都是根据相对比率来评价方案,而不像净现值法那样使用绝对数来评价方案。在评价方案时要注意到,比率高的方案绝对数不一定大,反之也一样。这种不同和利润率与利润额不同是类似的。内含报酬率法与现值指数法也有区别。在计算内含报酬率时不必事先选择折现率,根据内含报酬率就可以排定独立投资的优先次序,只是最后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资本成本或最低报酬率来判定方案是否可行。现值指数法需要一个适合的折现率,以便将现金流量折为现值,折现率的高低将会影响方案的优先次序。
2.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非折现的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否等效的。这些方法在选择方案时起辅助作用。
①回收期法
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
在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净流入量相等时:
回收期法计算简便,并且容易为决策人所正确理解。它的缺点在于不仅忽视时间价值,而且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收益。事实上,有战略意义的长期投资往往早期收益较低,而中后期收益较高。回收期法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可能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它是过去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目前作为辅助方法使用,主要用来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盈利性。
②会计收益率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应用范围很广。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的收益和成本观念。
优点在于:它是一种衡量盈利性的简单方法,使用的概念易于理解;使用财务报告的数据,容易取得;考虑了整个项目寿命期的全部利润。缺点在于:使用账面收益而非现金流量,忽视了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忽视了净收益的时间分布对于项目经济价值的影响。
有人主张,计算时公式的分母使用平均投资额,这样计算的结果可能会提高1倍,但不改变方案的优先次序。
计算“年平均净收益”时,如使用不包括“建设期”的“经营期”年数,其最终结果称为“经营期会计收益率”。
【例4-5-1】 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额为2 000万元,分两年投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表(部分)如下:
表452 现金流量表(部分)(单位:万元)
要求:
(1)计算上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的数值。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①静态回收期;②会计收益率;③动态回收期;④净现值;⑤现值指数;⑥内含报酬率。
答案:(1)计算表中用英文字母表示的项目:
(A)=-1 900+1 000=-900
(B)=900-(-900)=1 800
(2)计算或确定下列指标:
①静态回收期=
②会计收益率
③动态回收期
动态回收期=3+1014.8/1425.8=3.71(年)
④净现值为1 863.3万元
⑤现值指数
⑥内含报酬率
设利率为28%
设利率为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