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断(claims)的五种类型分析介绍

论断(claims)的五种类型分析介绍

时间:2024-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里斯·哈特在《撰写文献综述》中指出,论断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事实论断、价值论断、政策论断、概念论断和解释性论断。事实论断在为文献综述建立论点时最常用。事实论断必须由事实证据加以证实。赞成证据也是政策论断的论据,用来表示对某种具体行为或具体立场的支持。开始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分析需要用何种类型的论断来回答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主题:“学生好的课堂绩效与积极的课堂交流有直接关系。”

论断是论点的声明或主张。它推动论证的进行。在一个有说服力的论证中,论断应该是一个声明性的陈述。论断表达一种让人思考并接受的立场和观点。在我们前面举的天气的例子中,“穿衣服提防下雨”就是一个论断。

克里斯·哈特(Chris Hart)在《撰写文献综述》(2001)中指出,论断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事实论断、价值论断、政策论断、概念论断和解释性论断。

(1)事实论断

事实论断是关于人物、地点或者事件的陈述。事实论断在为文献综述建立论点时最常用。下面是几个事实论断:

●在对公共教育投资方面,加利福尼亚州在50个州中排名第49位。

●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是导致高胆固醇的主要因素。

事实论断必须由事实证据加以证实。

(2)价值论断

价值论断对观点优劣、行动过程、行为或立场等做出评价和判断。赞成证据(evidence of acclamation),即表示赞成和支持的证据,是价值论断的论据。下面是价值论断的例子:

●前工业社会在道德上要优于后工业社会。

●标准化考试成绩比课程考试成绩更能有效地表现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3)政策论断

政策论断是指确定准则或标准的论断,它直接指出应该做什么。赞成证据也是政策论断的论据,用来表示对某种具体行为或具体立场的支持。下面是政策论断的例子:

●应该对逃学学生的家长实施罚款的惩罚政策,以减少中学逃学率。

●最好的民主是权力下放,地方事务尽可能由地方处理。

●与价值论断相同,政策论断要求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论断中所主张施行的做法能够产生论断中所提出的预期效果。

(4)概念论断

概念论断是对主张、观点或者现象的定义或描述。概念论断大多是经专家证实过的定义。下面是概念论断的例子:

情商是个人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内省的能力。

●团体迷思是指盲目附和群体内主要成员的意愿和意志,而不给予任何机会考虑不同意见。

(5)解释性论断

解释性论断是指为理解某种观点而提供参考框架的论断。专家鉴定、实证研究、统计研究以及轶闻趣事等都是解释性论断的论据。研究者使用解释性论断来建立模型、综合资料、组织事实论断。下面是解释性论断的例子:

凯恩斯理论指出,政府经济政策能有效地管理国家经济。

●美国肺科协会研究发现非吸烟者在被动吸烟环境中工作面临更大的身体健康危害。

图3.2总结概括了论断的类型、用途以及适合它们的论据。

文献综述寻求回答一个研究性问题。研究性问题的答案依赖于事实、判断、标准、定义或者参考框架。图3.2综合了这些类别。开始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分析需要用何种类型的论断来回答研究问题。只有确定了所需的论断类型才能成功地找出论断所需要的合适证据和资料。

图3.2 论断的种类和用途

仅仅陈述一个论断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被接受,必须要提供让读者认同陈述观点的理由。布斯(Booth)、哥伦布(Columb)和威廉(Williams)在《研究的技巧》(The Craft of Research,1995)中提出,一切论断性陈述如果要为人所接受,必须符合四个标准:切中要点、有说服力、可支持、可理解(见图3.3)。

●切中要点:展示与论证直接相关的事实。

●有说服力: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论证。

●可支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的论断。

●可理解:陈述清晰准确。

图3.3 为人接受的论断的四项标准

这里有一个满足以上四个标准的论断的简单例子。你开车长途旅游,发现汽油不够用了。你问自己,“我是现在加油还是过一会儿加油呢?”你做出声明,“我应该在下一个加油站停下加油。”

这个论断是切中要点的,因为它直接回答了提出的问题。它是有说服力的,因为汽油耗尽是旅行的主要障碍。这个论断又是可支持的,因为汽油指针显示汽油即将耗尽。根据经验,你知道没有足够的汽油到达目的地。最后,这个论断也是可理解的,因为它清晰准确地提出:你将在下一个加油站加油。

这里还有一个论断的例子,不过不能满足上面的标准。你开车长途旅游,发现汽油不够用了。你问自己,“我是现在加油还是过一会儿加油呢?”你做出声明,“我应该换汽油。”这个论断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没有切中要点(换汽油没有回应我们观察到的汽油即将耗尽这一现象);它也不够强有力(因为它不能为换汽油提供令人信服的论据);它也不具有支持性(因为证据建议买汽油);并且它也不能被理解(因为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

文献综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主题:“学生好的课堂绩效与积极的课堂交流有直接关系。”什么样的论断会使这个主题陈述变为可接受的论断呢?例如,你可以做出以下论断:“学生好的课堂绩效可以直接归因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个论断能否被接受,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点:

●这个论断是否切中要点?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个论断陈述了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绩效,直接涉及课堂交流的积极方面。

●这个论断是否有说服力?是的。这一点也满足要求,因为这个论断肯定了课堂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师生关系,这就给论断增加了筹码。

●这个论断是否具有可支持性呢?是的,我们有理由来支持这个论断。

●是否可被理解?设想关键词和核心观点已经确定。这个论断确定了参与者(人际关系)、行为(原因)、结果(学生的成功)。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分析观点,理解不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