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实的判断来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形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说话或写文章,都要提出一些观点,说明一些问题。为了使这些提出的问题能站住脚,能为人理解、接受,就需要引用一些已知其真实的判断为理由,加以分析、说明。这就是论证。例如:如果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那么,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一个用已知真实的判断去证明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
又如:有一篇文章指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未必”。接着论述到,按照《论语》下的定义,“勇者,不惧。”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无畏”。但考诸古往今来的“勇者”、无畏者,却大多不是在“重赏之下”产生的。
刺王僚的专诸,刺秦皇的荆轲;完壁归赵的蔺相如,周身是胆的赵子龙;景阳打虎的武松;一直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黄继光;有哪一个是为了获取“重赏”而去赴汤蹈火的?这也是论证,他证明的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命题是假的。
所谓论证就是为已被认定为真或假的判断陈述理由的思维过程。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不需要论证的命题是极少一部分(各种公理性命题不需要论证),而绝大数命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都是要求论证的。在任何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中都不会有无根据的、不能证明的判断。论证的思维过程比较复杂,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综合运用。
论证又叫议论,说话和写文章总要有所议论,总要讲道理。一篇文章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在做概念的游戏;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逻辑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