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电子政务与政府形态变革
1. 电子政务是对政府形态的结构性革命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也是一场革命。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有一些普遍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改革现有的行政程序;充分运用信息手段;重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等。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的资金、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流动,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和服务机制不能与之相适应,资金、技术、人才就会向更有利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可见,利用电子政务实施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了争夺世界资源的一种新手段。
从深层次上来看,电子政务实质上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工业化的行政管理的需求和技术经济环境相呼应,已经存在了200年以上。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政府的组织形态也有可能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要提高效率,有必要以各种形式通过网络与企业和居民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讲,电子政务可对政府形态进行结构性革命。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与转变,切实实现政府职能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公共管理和市场监督的转换,这一点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发达地区和开发区的电子政务往往开展得要比落后地区更快更好。除了资金、人力、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其内部机制也值得考察。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区的电子政务一直自觉推进,究其动力不难看出,关键是开发区与企业关系更为紧密。只有做好服务才能吸引企业,只有多为企业办事才能使营业额增加,才能增加税收。在这样一种机制下,通过电子政务来改善为企业的服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地区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当地政府注意到了良好服务对于吸引投资的巨大作用。在地区间竞争压力的推动下,部分地区会主动接受电子政务以改进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与资金。相信这些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变,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都将起到传统型政府体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 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借助电子政务能够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国情所期待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服务型的、高效率的政府,是一个决策科学、行动有力、响应迅速、技术先进的政府。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显然并不轻松:在革除原有弊端,加强自身调控能力的同时,又要注意不压抑民间经济自身的活力;在对外注意合乎全球规则的同时,又要对内创造性地推进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对各国政府的确已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如能抓住电子政务所带来的方法、手段、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契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升我国政府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使我国政府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类社会不可能一步进入信息社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留过去的金字塔权力构造方式,又要积极向扁平的政府组织过渡,这需要很高的政治艺术,每一步都要抓住机遇,既要善于局部突破,又要注意整体推进。目前我国政府组织结构还是金字塔式的,实施电子政务可以在保证统一的基础上,改进服务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