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廉政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廉政建设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时间:2024-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电子政务可以对行使权力的程序提前预告,对过程和效率进行监督,从而改善服务质量。在欧盟,电子政务的实施至少可使欧盟国家的政府预算每年减少20%。欧盟国家每年的政府预算总额约为7000亿欧元,20%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数额。

2.3.2 廉政建设

1. 公共管理与腐败

学者们曾对腐败下过一个定义:从广义上讲,腐败是指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通俗地说,在不该行使权力的场合行使了权力就形成腐败。权力一旦被视为可供独揽的绝对权力就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权力是腐败赖以滋生的最佳土壤和温床,遏制权钱交易是每个政府的责任

当我们采取电子政务手段推行政务公开、网上服务后,招生、招工、进出口配额、办理证照、税费收缴和减免、收费管理和使用、职称评定、用地审批、征地补偿、城市规划退伍转业军人安置、建设工程管理、固定资产投标项目审批、罚没款收缴和管理使用、邮电资费、电价管理、生育证审批和发放、计划外生育管理费征收和使用、扶贫救灾款物分配、农民负担、乡镇财务等等以前感觉“神秘莫测”的事项均透明公开、形成公正环境。人们开始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本质乃是服务,权力更多地意味着责任和义务。

2. 电子政务反腐倡廉

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要求。在传统的政府机构对外办公活动中,社会公众由于不能随时随地了解政府的办公程序与有关政策,常常“跑断腿”,产生抱怨情绪;政府公务员为了应付公众不断重复提出的问题,常常“磨破嘴”,产生厌倦情绪。而电子政务可以对行使权力的程序提前预告,对过程和效率进行监督,从而改善服务质量。

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防止信息被少数人垄断或有选择性地公开;可以防止信息被更改、掩盖;可以建立一套相对严格的制度;可以建设信用管理系统,对行政行为实施全程监控。由于监控,办事(如政府招投标)的规范形成标准,人为因素被大大减少,从而在技术保障上,防止了腐败。因此,可以认为实施电子政务就是从技术保障上防止腐败。

3. 廉政建设的最佳实践

通过电子政务增加政府运作透明度,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目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政府电子采购。

政府本身是个很大的集团消费者,因为它既要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又需要维持自身机构运作的人、财、物。电子政府的政府采购运用电子化操作,其中的重要环节是电子招标,即通过网络向全国各企业公开招标来购买商品。

首先,由基层政府机构和公共部门提出申请,由政府采购中心对各个部门需要添置的物质设备进行统一筹划,确定需要购买的产品数量、价格等条件。

接下来就开始电子招标,由政府在网上公开产品需求信息,欢迎各个企业前来投标,有意投标的企业提供产品的详尽信息,报送到政府招标的专门网站上,政府有关人员对其投标项目进行审核,初步做出筛选,到规定的公开招标时间,被初步选中的企业通过网络同时向政府部门公开竞价,由政府在网上接受报价,当一个企业价格最低时,即可确定该企业中标,此时竞价停止,并在屏幕上显示“某某企业中标”字样,宣告此次招标结束。

然后,政府机构与该企业网上联系,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技术订立电子合同,数字签名生效后,就可以由生产企业负责与需要该产品的基层部门所在地的分销处联系,由其实现产品的配送,此时凭收货单,政府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向该企业划拨款项,整个政府采购行为完毕。

电子采购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首先,政府采购行为以集中性为特征,单位时间内交易量大,对市场竞争主体很有吸引力,多个社会竞争主体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有利于公开透明,有利于廉政建设,有利于防止私下个别交易可能产生的黑箱作业、权钱交易、中饱私囊。

其次,政府将采购需求在网上公布,发出邀约,进行公开招投标,这有利于投标方(厂商)对政府所需产品和服务的快速承诺,而招标方(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市场行情一览无遗,从而提高了购销过程的能见度

再次,买卖双方在网上结算,一切以电子化方式自动完成,使卖方可以及时地、准确地收到支付信息,从而保证在电子交易下的购买和支付规则被一致地理解和执行。

第四,电子采购减少了采购报告等文牍工作,降低了采购成本,缩短了采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电子采购使采购过程合理化,采购由“政府代表(人)-厂商代表(人)”转化为“政府代表(人)-网络(机)-厂商代表(人)”的互动过程,人人界面改为人机界面,所有过程都记录在案。而且,商家在规模竞争的效应和竞买竞卖的压力下,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竞争的结果显然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公开透明的过程也树立了政府的美好形象。采购电子化是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杜绝相关领域腐败的强有力的办法。

4. 电子政务为政府节约开支提供了新的途径

实行电子政务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通过政府业务流程重组和电子交易可以减少费用,从长远看,电子政务将为节省政府开支提供新的途径。以下是几个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在政府开支节约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的例子。

在美国,据统计,由于实现政府信息化,1992年至1996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阿拉斯加州交通工具登记注册过去采用面对面的办理方式,每次的成本是7.75美元,而通过互联网办理后,只需花91美分。根据美国华盛顿州政府办公厅对在线招标系统费用节省的研究,执行网上采购系统在采购货物和采购支出方面节约10%到30%。

新加坡在2000年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由于借助互联网和新的人口统计计算机系统,仅动用6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2400万新元,如果按照传统的人工普查办法,至少需要动用6000名统计工作人员,花费7000万新元,费用节约是十分明显的。此外,新加坡政府在使用电子报税系统后,每年费用节约达到2000万新元。

在欧盟,电子政务的实施至少可使欧盟国家的政府预算每年减少20%。欧盟国家每年的政府预算总额约为7000亿欧元,20%无疑将是一笔巨大的数额。

澳大利亚政府的网上订购信息公告栏每天更新信息服务,公布有关近期政府购买合同的信息。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西澳大利亚就有超过25 000家小企业通过政府网站获得了技术合同,而这只用了不到100万美元的政府开支。目前澳大利亚正在开展全面的网上采购(E-Procurement)战略,使政府可以用低价在网上采购大量的用品,这种创新被称为政府电子市场(GEM,Government Electronic Market),GEM节省了交易过程和产品定价过程中的费用开支,政府采购的交易成本将因此而节省70%到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