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在“十五”期间建成数字城市,上海市设定城市信息化的八大目标

为在“十五”期间建成数字城市,上海市设定城市信息化的八大目标

时间:2024-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1994年,上海就提出建设“信息港”。为在“十五”期间建成数字城市,上海市设定城市信息化八大目标:首先,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市民。电子政务对上海市的更大意义,是成为地方的竞争力要素之一。系统规划由上海市信息办制定,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目前,上海的绿化信息采集、公交查询、大型物流等领域已成功运用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到2005年,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11.1.7 数字城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城市信息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新动力。上海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必须首先成为现代化的信息中心。早在1994年,上海就提出建设“信息港”。1996年上海正式部署建设上海信息港,力求用10~15年时间基本实现城市信息化。2000年,上海又把优先发展城市信息化确立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把城市信息化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步骤,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带动产业全面升级的发展道路。为在“十五”期间建成数字城市,上海市设定城市信息化八大目标:

首先,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市民。随着市民的社会化特征凸现,政府的服务必须提高效率,减少环节。

其次,加入WTO以后,随着大量外资的进入及国内企业本身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政府要对这种复杂市场环境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水平的提高绝非通过增加人力和增设机构就能实现的。

第三,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在不断降低管理成本的情况下管理这个社会。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健康的政府应该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而建立全面、快捷的共享机制,提高政务效率,信息化是重要手段,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市场经济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公正、透明的政府。电子政务对上海市的更大意义,是成为地方的竞争力要素之一。加入WTO以后,仅从引进外资的层面看,各个地方竞争的不再是优惠政策,不再是税收的减免,而是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五,在政府内部,2002年重点建设的政务网将极大地方便横向沟通,市委、人大、政府之间的文件流转、会议通知、政府简报、视频会议等都可以在政务网上开展。同时,为保证信息的安全,在政务网基础上还建立不同部门系统的信息专网,2003年底将建成300个左右的节点。此外,上海市政府下决心在正版软件使用上起带头作用,办公软件、防病毒软件、数据库软件,都通过政府采购实现。

第六,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例如在应急联动系统方面,城市有突发事件发生,传统的做法是市长亲自到现场解决问题,但因为问题的处理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响应速度往往较慢。目前要建立的系统则要求发挥IT的独特作用。系统规划由上海市信息办制定,市政府办公厅牵头。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将公安、消防、医疗、交通、防灾等力量整合起来,提高城市的应变能力

第七,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智能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覆盖面很广,就上海目前的道路车辆状况,如果能将智能化做到位,可以使城市容量增加30%,市民出行时间缩短20%。

第八,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政府将通过完善更新机制,建立良好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各个部门各项工作服务。这一地理信息集成系统由数十万兆基础数据支撑,主要由数字地形图(1∶2000)、数字遥感图(1∶5000)、城市基础地理统计单元信息、人口统计分布信息和地下管网信息等数字内容构成。统计、市政、水务、交通、环保等政府职能部门还将及时在系统内按规范添加相关最新数据信息,同时,以基础数据平台为背景框架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应用系统,在技术上,“数字上海”主要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空间数据为参考基准,凭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来“编织”多分辨率、多时态和多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目前,上海的绿化信息采集、公交查询、大型物流等领域已成功运用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2002年3月,上海市将第一份企业信用报告授予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一时刻成为标志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开通的历史时刻,更成为上海通过信息化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的重要一笔。

2002年3月,上海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也开始启动。这套系统采用国际先进征信模式,打破行业间采集信息的界限,工商局、税务局、技监局等8个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企业注册、年检等信息,联网共享。

2003年至2005年,上海将实现全面发展,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全面推进信息化,为2010年上海基本实现城市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三年,既要继续完善信息网络平台,更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应用,大规模扩大信息化覆盖面,促进信息产业大发展,使之真正成为上海的第一经济支柱。到2005年,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

“数字上海”将为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交通管理、应急防灾等综合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成为国民经济、社会运行的公共平台,对于提升上海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将影响深远。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范希平说,“在线服务让老百姓少进一扇门、少踏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政府就是要本着这种思路为老百姓服务、为企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