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过度的问题,导致青少年学生一直处于高负荷学习的高压之下,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其根源出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即统一考试科目,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录取标准。实行“统考”的优点是公平、公正、便捷;缺点是“唯分数论”,分数决定一切。有些学生即使平时表现很好,又有专特长,大有发展潜力。但若高考差一分,就不能进理想的高校,进理想的专业,甚至被淘汰出局。高校想收这个学生,也爱莫能助。于是,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校长,都围绕考分在“争分夺秒”,投入题海大战,挑灯应战,放弃了无数个双休日,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童年的欢乐泯灭在作业、考试之中,年轻人的朝气销匿在作业、考试之中。谁都知道这种“唯分数论”的考试招生制度存在弊端,但谁也拿不出一套科学的高考改革的良策。于是有些高校提出“自主招生”的改革方案,原本想突破“唯分数论”的桎梏。因此,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东南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3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录取”。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在22所高校中,“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积极探索、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完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此后,随着教育主管部门逐年放权,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数量上不断增加,2010年发展到80所。然而这种“自主”招生,很快演变为名校之间“争夺生源”大战、“掐尖”大战。他们背离了改革的初衷,违背了教育部的规定,堂而皇之地打着名校的牌子,到全国各地重点中学“抢”生源,导致中学校长、教师应接不暇,不甚其烦,但又不敢怠慢,扰乱了中学正常教学秩序。这种“自主”招生,不仅没有减轻中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以某大学为例,报考其“自主”招生的学生,首先要接受3小时的笔试,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10个科目,笔试成绩排名前1200名的学生还要接受该校5名专家的面试。专家面试的题目面广量大,尽展个人才华,全不顾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面试后淘汰一大半,剩下的“入围”考生仍然要参加上海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许多参加“自主”考试的学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高校“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为了打破统考中的“唯分数论”的桎梏,避免把一些高考分数没上线但确有专特长的“偏才”、“怪才”排除在大学校门之外。也就是说,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中学生中的“偏才”、“怪才”提供一个机会,留出一条通往大学的深造之路。然而在实际招生中,不少高校仍以考分高低录取学生,不愿招“偏才”、“怪才”。如某大学明确提出,自主招生中,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而是招“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的优秀生,借口“‘偏才’、‘怪才’的标准很难给予准确界定”,认为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很难完成正常的学习”,以此为由拒绝招收。
由此可知,这种“自主”招生完全变了味,演绎为“掐尖大战”,不仅没有加强素质教育,反而促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笔者当时写过多篇文章批评了这种以“掐尖”为目的、加重学生负担的“自主招生”,一直期盼有新的高考改革举措。不久前,笔者欣喜地发现,新的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了。在经过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14年9月,上海市颁布了《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超越以前任何一项考试招生改革的方案,是一个有助于遏制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案。如果说以前的高考制度是以追求高分为目标,导致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那么这次改革方案则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上海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将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特长,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多机会。各类高中学校要认真履行、创造性地运用这次综合改革方案,如此一定会有效地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把每位学生培养成有个性、有特长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这次综合改革强调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有助于促进学生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高中阶段采取“门门清”的办法,即学完一门考一门,把每一门课的考试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减轻了学生集中考试的负担。学业水平考试共13门,有了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必须认真学好每门课,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全面发展的良好基础。中学时代是人生重要的奠基时期,引导和督促学生努力学好13门功课,对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知识广博的人,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比较强。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学生可选择3门为等级性考试,其余为合格性考试,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取向的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平时不必对每门功课平均投入时间,可以多投入一些时间学习自己喜爱的科目,发展自己的专特长,并参加等级考;其余科目可以少花些时间,考试合格即可。这有助于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与此相匹配,高校有权对考生的知识结构提出要求。因为大学教育专业性比较强,每一个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以前的高考只看统考的总分,这次综合改革方案,规定高校可以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不超过3门),3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每一位考生自选的3门科目都是自己喜爱的,这一改革有两大好处:一是有助于高校相关专业选拔到更适合的人才;二是有助于有专特长的学生去报考自己最喜欢的相关专业,这样就可以在平时大胆地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必追求门门高分。中学在组织教学中,除抓好每门课的学业水平考试外,可以把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别组织起来,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他们发展兴趣爱好。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二,在“综合改革方案”中,对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办法作了进一步改革。原来高校春季招生(以下简称“春考”)仅局限于上一年落榜考生,现在扩大到高中应届毕业生。“依据统一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生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或技能测验)情况进行录取”,这是考试招生制度的重大突破。上海市有22所高校参加2015年春考改革试点,招生有1640个名额,考试科目为“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统一文化考试采用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接轨的方式,即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命题;附加题根据高考选拔要求命题;院校自主测试内容由招生院校根据学校及专业特点自行确定,主要考查考生学科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春考试点的推出有4大好处:一是有利于考生分流,不必都挤在秋考。有些学生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在春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既减轻了课业负担,满足了个人需求,又减轻了秋考压力,减少了秋考考生人数。二是增加了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升学时的选择机会。如果春考不录取,还可以参加秋考,秋考再不录取,还可参加第二年的春考。这样就减轻了学生“一次高考定终身”的压力,无须在高考前拼命应付,拼命追求高分,这样就可以节省出一些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参加喜爱的社团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三是学生可以量力而行,不必与秋考的同伴争跑道。以前,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条跑道上拼比,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以不佳的成绩跑在后面,考试时名落孙山。春考的高校多数是一般普通高校,并不是难度很大的名校。大多数报名春考的学生掂量自己的实力不宜在秋考与高分者争高下,是明智之举。他们提前报考适宜自己的高校、专业,以较好的成绩被录取,以胜利者的喜悦进入高校。四是有助于高校办出特色,挑选出适应本校、本专业且有专特长的学生。如果都放在秋考,由于考生太多,考分高的学生被名校招走了,剩下都是低分的学生,或被调剂专业后入校的,不能把合适的学生招进来,不少调剂来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统考”制度,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考同一张试卷,然后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而高校是分等级的,有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高分者统统进名校,名校垄断高分者。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基础较差,大多数“三校生”对文化课并不擅长。明明知道这些学生不可能进一本或二本的高校,但都得参加“统考”,实际上扮演了“陪考”角色,最终以最低分数段进入三本或高职高专。他们是以失败者、低着头进入高校的,情绪低落,心态不好,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这次综合改革,明确“三校生”将分开考试,提前考试,直接报考专科层次高职类的学校。我国高职高专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我国目前最缺乏的人才。高职高专学生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应该从“三校生”中招收。以前的考试招生办法是,使“三校生”报考普通高校,普通高中的学生报考高职高专,导致进入普通高校的“三校生”文化水平跟不上,进入高职高专的普通高中生,实践能力跟不上。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录取制度,这种提前分类的好处有:一是不要让“三校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同时挤在秋考的考场里竞争,避免了“没有希望”的陪考,避免以失败者而告终、灰溜溜进入大学的局面。二是有助于稳定中专、职校、技校“三校”的教学秩序。“三校生”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技能型人才。过去由于高考制度的缺陷,不少“三校生”进校后不安心于专业学习,一心想报考大学,把主要时间用于文化课的学习。有不少中专职校干脆把要报考大学的“三校生”单独编班,补习文化课程,把中专职校的特点(技能)丢掉了。学生毕业后“不伦不类”,既无文化知识的特长,又无职业技能的特色。现在“三校生”分类参加高考,对“职业技能”有专门要求,有助于中专、职校按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计划。三是有助于小学和中学开展素质教育,当“三校生”有了明确的上大学通道后,学生就不必统统往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挤,以便小学和初中实施合理的分流。
笔者曾经到德国访问考察过,发现德国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分流,一部分智力好、学习好的学生进文理中学,一部分喜欢实践动手的学生进职业中学,一部分学习一般的学生进普通中学,一部分有智障的学生进特殊学校。其中职业中学的学生高中阶段毕业后就报考职业技能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现在我国实施“三校生”分类考,小学和中学可以因势利导,鼓励不同特点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地开展。分类考试和招生,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分类考试,考生是单独报考高职高专的,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专业思想比较稳定。他们是以高考的合格者、胜利者入学的,心理状态较好,学习热情较高。他们经过中专、职校的3年培养,既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很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高职高专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上海的“综合改革”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我国,加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喊了几十年,但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尽管喊声震天,轰轰烈烈,但仍然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把家长、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引导到追求高分的跑道上。要害在于“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高一分就能进名校,差一分就名落孙山。学生的素质好坏与升学毫无关系,这就是对素质教育不重视、导致素质教育失效的根本原因。现在将采取切实措施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把学生的平时表现、成长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包括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心状况等要素。学校应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化平台,每一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测评。班主任、任课教师、同伴及学生本人都可参加测评,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以把学生综合素质量化为分数,好的加分,差的扣分,达标有分,以促进学生提高思想品德,沿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我国可以参考发达国家高校招生办法,即考生报名时应有两份推荐信和本人申请书,客观地介绍考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录取的参考材料,改变把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现状。建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为中学素质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关键在于中学应采取积极态度贯彻落实综合改革精神,制订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计划、学生素质的标准以及评价方法,为每位学生建立素质状况的信息平台。
要贯彻落实好综合改革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除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监管外,各中学和大学都要制订相应措施,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从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生涯规划,促进每位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
2015年3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