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个集理性与感性为一身的学科,其非凡魅力与蕴含的文化其实是难以车载斗量的,但是它的公众形象却一直被误解着,这个错觉的形成让人觉得数学只是简单的公式加计算。如何改变这个公众形象,最重要的莫过于整个学校的学术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也需要人为创造。
为了弘扬我校的数学科学文化精神,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领域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广大师生教数学、学数学、爱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弘扬理性思维,应用数学系举办了“数学文化节”,通过专题讲座、经典电影、趣味竞赛来宣传数学的美与实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供一个多途径、多方法、多角度亲近数学的舞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数学的文化,品味数学的魅力。
2011年5月,我们迎来了首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上,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复旦大学数学系谭永基教授作了首场数学文化讲座,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我们陆续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为师生作学术讲座,放映了关于数学的经典电影,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趣味比赛,如24点大赛、数独比赛,还举办了“融数学子爱心拍卖会”等活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十分成功,为文化节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2年5月,第二届“数学文化节”如期而至。在原有基础上,这次有了更多数学大家的倾情参与,有著名数学家王建磐教授、清华大学白峰杉教授等等。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10场数学名家讲座、金融衍生品设计及期货模拟大赛、科普读物读书沙龙、趣味数学游戏等几个板块。此次活动也向广大师生展示了数学魅力,普及数学知识,解析数学思想,让更多的人走近数学、了解数学,并喜欢数学,把数学的理性融入学校内涵建设中。
谁说理科男呆头呆脑,只会埋头做题,不懂柔情?其实理科生也有自己的浪漫,即使用最严谨的数学符号,也能写出最炙热的感情。2013年4月,第三届“数学文化节”之“三行情诗大赛”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将青春与数学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结合,调动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比赛得到了全校热爱数学的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数学系领导们的高度重视,老师们认真评审,经过充分的讨论后评出若干奖项。获奖作品也在全校进行了展示,让更多的人领略了数学的美与奥妙,原来从一些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中也可以悟出许多“人生真谛”。
迄今为止的三届“数学文化节”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也为我们继续深化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需要沉静的大脑,活跃的思维,周到的分析,巧妙的假设,去一步步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数学文化节”的举办,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院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衷心希望“数学文化”深入人心。
(统计与数学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