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金融学院体育文化节特色

上海金融学院体育文化节特色

时间:2024-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节每年举办一次,历时一月余。体育节的比赛项目从最初的3个分项到如今涵盖校运会竞赛项目、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竞赛项目、民间传统项目、趣味体育项目等30余个分项。在第六届体育节中首次加入学生摄影展示这一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体育节具有鲜明的特色。为切实提高体育文化节质量,调动各院系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体育节主办方重视活动的总结并进行量化的考核,实行考评奖励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挖掘体育人才,校团委在2004年9月向校党委提交申办我校体育节的请示。第一届体育节于2004年10月10日正式拉开序幕,活动由校团委和校学生会主办,校学生会体育部承办,各系学生会协办,面向全校在籍全日制学生,以系为单位组织报名,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跳绳3项比赛项目,名次录取前八名并计团体总分,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系即获本届体育节优胜奖。体育节每年举办一次,历时一月余。

体育节的比赛项目从最初的3个分项到如今涵盖校运会竞赛项目、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竞赛项目、民间传统项目、趣味体育项目等30余个分项。在第六届体育节中首次加入学生摄影展示这一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了教职工健身活动,由体育教学部专任教师为教职工进行排舞、太极拳、广播操、功夫扇等大众体育项目的培训。2013年第九届体育节更名为第九届体育文化节,将各个院系的书法、摄影、项目开展和总结情况进行量化计分,评出团体总分前六名,切实调动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体育节活动效果。体育节设立组委会,从第六届体育节开始,由校团委、工会、体育教学部联合主办并成立赛事委员会、竞赛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各机构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团结协作。从第七届体育节开始,体育运动委员会为学校各院系抽调安排了指导教师,由体育教学部专任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院系开展体育节活动。体育节的经费来源也由原先单一地依靠学校拨款发展成为广泛寻求社会企业的赞助。

体育节具有鲜明的特色。1.竞技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体育节比赛项目不断丰富、扩展,校运会项目、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竞赛项目、民间传统项目、趣味体育项目的结合,为师生提供更为多样的选择,根据各院系特色开展项目选择,安排有传统、有特点、有亮点的体育项目,能够充分发挥院系专长,确保体育节活动规范、有序开展。2.体育与文化相结合。书法和摄影这两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入体育节中,进一步丰富了体育节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师生对体育文化节的关注。3.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同组织、策划、宣传和参与体育节活动,能够使活动的举办更加规范和特色鲜明,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了师生之间在课堂以外的交流,增进了师生感情,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4.评比与总结并重。为切实提高体育文化节质量,调动各院系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体育节主办方重视活动的总结并进行量化的考核,实行考评奖励制度。制定考评方案,累计团体总分排名,并对获奖院系予以经费和校级证书奖励。

体育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人人参与、人人健康、人人快乐、人人发展”的体育文化理念,始终坚持“竞技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结合”“体育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激发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掀起学校师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潮,是对我校体育工作的一次成功检阅。

(体育教学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