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识别伪科学,辨别科学和伪科学提出的建议

如何识别伪科学,辨别科学和伪科学提出的建议

时间:2024-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辨别科学和伪科学我们提出五方面的建议。虽然这并不保证能够揭露一切伪科学,但是绝大部分的伪科学,在这五个方面的考察之下,通常会现出原形。现有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一个成功的科学学说,不能和这个体系发生过多的冲突。而如果发表大大超出某人知识范围的科学,很大程度上是臆造的伪科学。归根结底,要正确区别科学和伪科学,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随时注意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索和考察。

辨别科学和伪科学我们提出五方面的建议。当我们遇到奇异的学说、吹得神乎其神的药物、号称有神奇功效的制剂、功能惊人的机器或装置,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时,可以按照这些建议,依次加以考察。虽然这并不保证能够揭露一切伪科学,但是绝大部分的伪科学,在这五个方面的考察之下,通常会现出原形。

(一) 根据常识来判断

在大部分情况下,常识不会欺骗我们。

比如,有人兜售对彩票中奖号码的预测,写成书,编成软件,出售赚钱。这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用常识来判断:

1. 概率论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一系列“独立随机事件”中,第n次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此前n-1次事件的结果无关;而任何一次公正的开彩,都是独立随机事件。因此,根据以往中奖号码的统计来推测未来的中奖号码,是不可能的。

2. 如果上面的判断需要用到一定的概率论知识,那么下面的判断更简捷(尽管不如1严格):如果某人真的掌握了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能力,他为何不大量买入彩票,却还要靠兜售这些书籍和软件来赚钱?

比如,有人宣称练某种功可以长生不老,甚至“得道成仙”。而常识告诉我们,凡人必有一死,世上没有神仙,因此这种宣称必然是虚假的。

比如,在公园里有许多看相和算命的先生,能从你的手指上看出你的命运、财运和人生,如果真能看的话,那他为何不为自己选择更好的人生,而在此算命挣钱呢?多少辛苦啊!

(二) 根据科学原则来判断

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科学。但是科学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就不能厕身于科学之列。这些科学原则是:

1. 与现有科学理论的相容性。现有的科学理论是一个宏大的体系,一个成功的科学学说,不能和这个体系发生过多的冲突。比如经常有人宣称自己的学说将要“改写整个物理学”、“改写整个科学”等等,那一定是不可信的。

2. 理论的自洽性。一个学说在理论上不能自相矛盾

3. 理论可证伪性。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说“今天下午要下雨”,这是可证伪的—到下午看,下雨就是正确,不下雨就是错误;而说“下午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就是不可证伪的。如果某种学说无论怎么考察,都不可能被证伪,那就没有资格成为科学学说。

4. 试验的可重复性。这一条与迷信和伪科学所鼓吹的“诚则灵”直接冲突。科学要求其试验结果必须能够在相同条件下重复。

5. 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理论。凡是宣称自己的学说“永远正确”的,都不是科学学说,因为科学只能在错误中发展前进。“永远正确”的学说,只能是伪科学,或者只能是某些宗教信仰。

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测手指长度测姓和未来的算命术。如果用科学的原则来判断,利用排列、组合的原理可以清楚知道在算命者所提供的条件下,你的姓氏是唯一的,他是必然知道的。这就是典型用科学制造伪科学,祸害人们的例子,而这需要用科学原则来判断。

(三) 根据提倡者的背景来判断

背景主要包括学历和职业,这些因素通常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专业训练、在何种领域有专业训练。

比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如果宣称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发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错误”等等,是很难让人相信的。

比如,一个农业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如果宣称他“发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错误”,通常也是不可信的,因为他所受的专业训练,离开物理学太远。

再如,一个商店里普通的售货员,如果宣称她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人们通常是不可能相信的;而如果是一个大学里的数学教授这样宣称,就比较可信了—但事实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数学教授这样宣称过,因为他们更知道这道难题的分量。

这里所说的,当然丝毫没有鄙视学历低的人,或是认为世上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意思。但很大程度上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其成果不可能超出一定的范围。而如果发表大大超出某人知识范围的科学,很大程度上是臆造的伪科学。

(四) 听取专家的意见

当一种药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天天在电视上大做广告时,有专家的介绍,又有患者的治疗经过自述,那我们是不是相信这种药物呢?请在相信之前先分析下列问题:

问题1 谁是专家?对某种药物而言,当然生化学家、药学家、医生,有可能是这个问题上的专家,那么电视上的是专家吗?有何理由?会不会是某个演员呢?

问题2 如果是真正的专家,但他说的是事实吗?还是为了该药在夸大其作用呢?

问题3 那个患者真的存在吗?会不会是在自导自演呢?

前些年,“五虎消癌汤”在电视上大做广告,夸大其作用,吹嘘其特效,大骗国人,这正是人们没有用以上问题分析而受害的例证。

那么真正的专家意见到哪里去听取呢?通常不能在电视上—电视上是做广告的地方,是明星向公众兜售洗发水、减肥药、美容霜等的地方。专家的意见,应该到专业著作、专业学报上寻找,到负责任、有声誉的杂志上寻找,或者作为参考,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寻找,这样才能真正辨别科学和伪科学。

(五) 视有无商业动机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伪科学都有商业动机,有商业动机也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伪科学是有商业动机的,是要获暴利的。因此,假如我们发现某种东西有明显、强烈的商业动机,就应该提高警惕,看看是不是骗局。

比如前面说的“五虎消癌汤”广告。

再比如你在大街上看到卖洗涤剂的,非常好用,乌黑的东西,经那洗涤剂一洗,洁净无比,真是好,引起你的强大购买欲望。殊不知,那是用简单的化学反应就能解释的小玩意儿。

归根结底,要正确区别科学和伪科学,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随时注意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思索和考察。这样,作为领导者就能够减少错误决策的概率,作为研究者就能够减少误入歧途的概率,作为消费者就能够减少上当受骗的概率。

(本文参考了《交界上的对话》,江晓原著)

思考与讨论

生活中,不乏有许多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我们又应如何去辨别,请举例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