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是人们按照社会分工和客观需要,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为社会作贡献和为个人、为家庭获得生活来源而从事的一种特定工作。职业对于每个人都关系重大。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最基础的是职业需要,即需要就业或者说需要工作。一个人只有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充实、提高、发展,才能在生活中体现他的社会存在和个人价值。职业也是人们交往归属的需要,只有通过职业活动,才能使一个人成为实实在在社会的一员,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也是人们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人们通过职业活动为社会尽职;社会通过职业赋予人们一定的形象和地位,使他们得到认可,受到尊重。
职业预备,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智力、体力、技能、志趣及个性心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准备,以实现合理的升学与就业。
职业预备发源于美国,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在1894年,美国加州工艺学校就有人推行职业预备。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西德尼·马兰提出的生计教育(也称预备教育),是以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知识和就业技能,减少社会失业为目的的教育。生计教育在美国受到各州、各级学校的重视,许多州制定或通过了生计教育的法令,目前已有近50%的中学生接受生计教育。各地多数中学校都有一名专职指导教师和职业安置员。他们向学生提供资料,并结合学生求职要求,使辅导与安置紧密结合。生计教育之所以受到美国社会广泛欢迎,是由于它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迫切需要治理失学、失业和社会骚动的需要,解决了多年来课程与劳动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育与生活脱节的问题。
日本职业预备把升学预备与职业预备结合起来,统称为“进路指导”。他们的职业预备与教学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学生进入高中后即注意调查学生的出路意识,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与家长取得经常联系,设立职业探索作业,参观社会职业,进行体验性实习,客观冷静地考察学生的职业意向,并在各科教学中鼓励认识职业,然后定出职业预备方案。日本的职业预备强调由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批评,但并不放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全体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个性品质、兴趣、能力、学业的表现做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咨询方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出决策。
在我国,1916年清华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如何选择职业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测验,指导学生填写职业志愿,首开中国职业指导之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劳动者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政策,职业预备随着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人才流动的需要,开始了它新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一些职业中学开始试行职业的预备教育。深圳大学也成立了职业指导中心。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职业指导是普通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正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也把职业预备定为一门必修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