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是突发事件预警中根本

沟通是突发事件预警中根本

时间:2024-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从传染疾病到食品安全,学校已经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灾区”。国务院近期在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教育部始终保持与卫生部的沟通,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统一标准等。为此,学校要尽早下发有关突发事件真相的通报,并在网站上予以正确引导。建立快速的突发事件反应机制。

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理,从根本上说就是沟通机制的运行过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法有利于任何突发事件的处理,沟通的缺失和不流畅只会加剧突发事件的造成的损失。新闻传播学揭示过一个规律:没有你的声音,就会有别人的声音。以你为主提供情况,你成为了信息主渠道,公众就会把你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别人的声音就无足轻重,你提供了全部情况,即使有人想造谣也不会找到素材。你在第一时间很快提供了情况,你就能先声夺人,而不会在不利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再被动地“辟谣”。所以沟通是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的重要工具,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将沟通工作做好、落实。

1.内部沟通

(1)团队内部沟通

实现内部的有效沟通需要建立民主的制度,使得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择优而用之;另一方面,则需要快速反应,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和预案。

(2)师生间的沟通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而言,仅仅“看出”问题是绝对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密切掌握大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反应。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交流彼此的观点,与大学生探讨一些值得关注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需求等问题。就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一些特殊事件和特殊情况进行座谈等。

2.外部沟通

(1)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我国高校的绩效评价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使得高校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倾向于“报喜不报忧”,隐瞒实际情况。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隐瞒往往导致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远远超出控制范围。而如果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动沟通,则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事态的发展,做好相应的准备,为避免事态升级提供援助。

(2)与卫生防疫部门的沟通

从传染疾病到食品安全,学校已经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灾区”。如何及时地应对这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并作出正确的反应,让伤者得到救治,使伤害尽量减到最小,这些都是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务院近期在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教育部始终保持与卫生部的沟通,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统一标准等。同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要更多地依靠卫生部门来处置。

(3)与安全稳定部门的沟通

这里所指的安全稳定部门指的是保卫处、物管理等部门。保卫处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化解突发事件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

(4)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长常常是对自己子女最关心的人,而且也是最了解自己子女的人。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遇到问题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波动,并向自己的父母倾诉,这时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这些对预防化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突发事件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5)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突发事件伊始,由于人们一时不了解真相,容易以讹传讹,引起心理上的恐慌。这时,学校就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予以披露,降低师生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师生的情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对信息来源渠道的控制日益减弱,如果还是采取过去“外松内紧”的宣传策略,容易使学校工作陷于被动。为此,学校要尽早下发有关突发事件真相的通报,并在网站上予以正确引导。事件及时正确披露,不仅会澄清事实真相,还会为大学生采取理智的行动提供重要参考,起到“谣言止于智者”的作用。

(6)与周边社区的沟通

与社区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已经与周围的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校发生的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社区,周围社区居民的生活也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比如,很多高校周围遍布小吃店、水果店、百货店等,还有很多流动小摊点,它们在方便学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这就需要社区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因此,高校要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底得社区的支持。

建立快速的突发事件反应机制。在学校建立快速的反映机制和报告机制,利用宿舍的宿管,教室的课管,学生中的学生干部、党员等一系列资源,建立涵盖校园上下的应急反应报告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校领导和应急人员可以马上知道和到位。安排值班室轮流24小时能够联系到人。以便电话随时可以联系到负责人。

2.针对突发事件应加强与信息部门的沟通,形成主流导向。高校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巾,必须考虑信息传播的管理机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学校宣传信息部对突发事件要有正确的判断;第二,要特别注意学校传媒在传递突发事件信息时与学生的沟通方式;第三,学校要与外界传媒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传送渠道,有利于社会资源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有效的介入和确保社会大众舆论的正确的导向。

3.提高学生对面突发事件的应变和辨别能力。针对突发事件,学生因年龄、性别、党团员与非党团员、干部与非干部、低年级与高年级、毕业生与非毕业生等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反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策略,稳定情绪,辨别是非。

综上,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地运用法制的、民主的、政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才能实现。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妥善处置学校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样才能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维护高校广大师生的利益和校园的和谐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