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

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蕴含大学生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大学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4]大学班级文化相比较中小学班级文化,更强调精神的影响和人格方面的塑造,彰显鲜明的教化本性。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应彰显其德性使命,真正展开大学生精神与文化的对话,激发班级成员自我表达的生命冲动,以坚实的精神厚度回应学校的教育实践。

蕴含大学生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的大学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然而,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其思想引导、组织规范、团结凝聚、思想激励、情感熏陶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各种异化的问题。因此,追问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价值,谋求大学班级文化构建方式的转变是大学班级文化创新的救赎之道。

一、大学班级文化及其德性意蕴

文化作为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学术界关于文化概念的解说也存在很大争论,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认为人类对“文化”的概念的不同理解多达164种之多。[1]目前学界关于文化的概念界定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从“泛文化观”出发,认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借助符号获得有关交流的各种明确的和模糊的行为模式,它构成了人类群体的各项成果,包括物化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传统(即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选择而保留下来的)观念,尤其是附属于观念的价值。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产品;另一方面又是构成远期行为的必要条件”。[1]最具权威的狭义文化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987年作出的,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然而,追问文化的词源,文原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化则指人受教而变化,作“教行”解。凡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接受此道业而变易其品性以远过迁善,即足以证明善教得行;人所接受的各种求真、向善、尚美的变革谓之“化”。由此可见,从中国的传统来说,无论是文字、文章还是礼乐,都具有鲜明的德性意蕴,道德教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我国学者关于班级文化的界说也进行了不同的诠释,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结论自然也各不相同,这些观点或公开主张,或私下认为,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审美趋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3]目前对大学班级文化的研究大多把其视作大学文化的亚文化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大学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目标追求、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解析大学班级文化的特点,一般可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4个层次。因为大学班级基本都没有固定的教室,所以物质层面的大学班级文化主要基于如学生的消费方式、流行歌曲、时髦发型等班级成员个性化文化形态,行为层面主要指大学的师生在长期的班级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制度层面的大学班级文化是指对班级成员有着普遍规范性和约束力的各种关系准则,大学班级文化是精神层面班级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以及精神风貌。[4]大学班级文化相比较中小学班级文化,更强调精神的影响和人格方面的塑造,彰显鲜明的教化本性。从本质上说,大学班级文化是大学班级组织独特品性的内心独白,蕴含着班级成员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为大学生人格建构营造了一种精神环境,彰显着大学班级的组织人格,为班级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体现着大学班级的个性和特色。同时,大学班级文化与社会文化大系统相联系,还会受历史传统、政治经济、社会思潮、舆论环境等外部影响,既深受社会正面积极的主流文化影响,也受社会各种群体消极负面的亚文化影响,是社会各种欲望的投射。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应彰显其德性使命,真正展开大学生精神与文化的对话,激发班级成员自我表达的生命冲动,以坚实的精神厚度回应学校的教育实践。

二、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境遇

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班级文化的重要目的,就是发挥其精神境界,品行人格的塑造、熏陶、内化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却被当做是获取外在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工具理性的宰制使大学班级文化呈现出不应有的“媚俗”与“沉沦”,导致了大学班级文化的异化,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大学班级文化的工具化

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少的大学管理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客体的、被动的、适应的观点,班级文化完全偏离自己的运行轨道,工具价值不断被片面地强化,或者把班级文化看做是实现对学生道德教育、政治塑造的手段和工具,或者把班级文化变成课堂知识教学的延伸,从而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评价系统,也就难以形成通过自我反省和外部批判实现自我调节、自我超越的机制,一定程度上成了政治的传声筒、知识的扬声器。甚至有人以班风、学风建设为口号,随意挥舞纪律和制度大棒班级中建章立制,企图用文化的内容和强度影响组织的道德氛围和成员的道德行为。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当政治企图和知识内容成为支配班级文化的权威之后,人的精神和价值必然会旁落,人就不可避免地异化为政治和科学的对象,受政治和知识的摆布。正如在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的谈话中曾对这种教育进行过批评那样:“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两个弊病:一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唯有实利的知识与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5]

(二)大学班级文化的简单化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少人忽视了对班级文化要素的整合,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大学班级文化、什么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或者没有与之相关的班级优势和特色作为基础,把大学班级文化简单为物质层面的引导和制度层面的规范,或者简单地把班级文化等同于各种班级文化要素的符号,沉醉于只虚有空的概念没有多少实际的内涵“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甚至把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手段冠之以班级文化建设之名,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6]学校若干机械冰冷的纪律班规正慢慢消磨着大学生的个性,大学班级文化简单堆砌外显文化符号倾向越来越明显。我们认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以及学生所面临的成长烦恼和价值冲突,是大学班级道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只有在学生的现实境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才能真正发掘出班级文化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7]文化对人的塑造是在人真实的生命世界之中行进的,“生活世界”是大学班级文化的根基,是塑造大学生真善美多种优秀品质的涵养之所。大学班级文化的建设在强调自主建构价值基础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回归。

(三)大学班级文化的形式化

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年级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活动对于教育的意义在于它给教育提供了一个情境,这个情境是学生教育发展的有效平台,将这些活动赋予独特的意义,班级文化就会彰显。大学生可以通过类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这类规模大、影响深的活动培养班级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可通过丰富多彩、新颖别致的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等方式彰显独特个性和创新意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忽视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文化塑造中独特地位,没有将行为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大学班级活动中形式化、表演性的班级文化普遍存在,不考虑大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文化活动的主题、内容、方式都充斥着指令性、“拉郎配”的现象。这种班级文化既不能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彰显学生独特的个性,又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往往表现为“没有灵魂的班级文化”。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8]23。因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8]31

(四)大学班级文化的庸俗化

大学班级文化是一定社会的亚文化,深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进步、宗教隐退、信仰危机的时代,不少大学正日益异化为利益洪流的附庸,世俗文化、功利文化正在动摇和瓦解着大学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尔不群独特品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也正强烈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人生准则,大学生班级文化在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产生浮躁叛逆矛盾心理,逐步放弃对文化终极关怀的追求,正走向庸俗。正如列奥·施特劳斯所指出的那样,“各种出于本性就是高贵的或令人钦佩的东西,本质上乃是人类高贵性之整体的组成部分,并与这一整体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指向秩序良好的灵魂,那是人类现象中无可比拟的最令人敬佩之物。对人类优异性的钦佩这一现象,除了凭借特别的假设外,无法从享乐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立场加以解释。”[9]大学的班级文化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而要让大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常怀感恩之情、常思大学之责、常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让大学超越现实的目标,保留社会的批判,秉持着独立的思考和精神诉求,坚守它对理性、自由、尊严、道德的操守,培养大学生追求正义的勇气、坚持公理的诉求,不为权贵折腰,不为金钱所累,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保持做人的清醒和尊严。

三、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诉求

(一)关照大学生的生命世界

作为实现大学理想、彰显大学精神的大学文化重要任务是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重视大学生的内心的自由,寻求生命的自由与生长成为当下教育的真义,体现出对大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大学班级文化让生命的意识在班级积极酝酿,寻求班级文化的生命意义,教育大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实践生命、彰显生命之真;关注生命发展,让学生在研理习文的班级学习活动中探究生命的真谛,感悟生命智慧,确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明确生命教育的时代价值诉求,张扬起生命的权力,提升生命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梁任公先生曾说过:“吾侪确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有其精神生活……吾侪又确信人类之物质生活,应以不妨害精神生活之发展为限度,太丰妨焉,太觳妨焉,应使人人皆为不丰不觳的平均享用,以助成精神生活之自由而向上。”[10]每一个大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主体,他们都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需要和生长意志,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班级文化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情感、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班级文化要改变大学精神“精神缺钙”现实境遇,当然要精心培育和关照大学生丰富而均衡的精神生命,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的重要使命是让大学班级成为呵护大学生的成长、叩问大学生的灵魂、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关怀大学生的生命的道德高地和养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的精神摇篮。

(二)高扬大学生的主体价值

从理论上讲,大学文化同大学精神和大学理想一样,自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只是在政治的盲从和知识的膜拜之中,大学文化的工具价值被不断地凸显、渲染和夸大,而反映大学主体——人的主体价值不断地被淡化和忽视。大学班级文化赋予学生一个外在的世界,通过集体、交往、活动、文化而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通过集体和个体的经验去体会生活世界,了解自己该怎样行动。大学生崇尚学术、追求民主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能够也必须唤醒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对自身及生命世界形成深刻的认识和觉悟。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从小受到家长及教师的督促和严格约束。在进入大学以后,在寻求个性、追求自由大学精神和文化的感召下,随着知识的积淀,眼界的开阔,大学生开始渴求个人角色愿望的表达,“个性”凸显。只有在体验到个体自尊和价值的认可的情况下,大学班级文化中所倡导的班级目标、核心价值观才可能成为班级成员内在的、深层次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只有当大学生个人主体意识觉醒和社会对个人利益的充分肯定情况下,班级成员才能挣脱“精神枷锁”,充分运用个人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学生彼此悦纳、相互熏陶、自我管理的班级文化目标。

(三)彰显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民主是大学的本质特性,发扬民主是大学精神与文化的根本体现。作为班级文化主体的大学生具有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多元的文化背景,他们在进入大学新的班级中的时候,已有的文化符合和文化积淀,必然会带到高校班级文化中来,积淀于班级文化主体身上的先前文化,只有经过改造,才能与所属大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相生相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创新文化的产生过程就是对积淀于每位大学班级成员原有文化的改造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改造,大学班级成员不断地形成自己新的文化人格。[11]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形成过程中,大学生既渴望被理解和信任,让班级组织承诺保护其成员的正当权利,能公正平等地参与班级民主生活,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又因从小学到大学的直线性班级管理模式使其在班级文化生态中始终处于一种权利丧失的状态,对班级民主采取漠视的态度。我们都知道,任何人加入组织的目的是感受组织的阳光,享受组织的权利,实现自己的期望,倘若成员在组织中丧失了应得的权利和自由,人们宁愿放弃成为该组织成员这一身份,选择退出这个组织。在现实的大学班级生活中,常常有不少的人居高临下,以各种理由干涉班级成员处理个人事务的自由,在规训无效的情况下,“甚至不惜滥用班级规则,制造心理恐慌,迫使人们以放弃应该享有的自由为代价来换取安全感,使生活能够苟延残喘下去,这就是所谓的逃避自由”[12]大学班级文化发挥作用的原动力是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的基础,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专业特点,精心安排设计,以学生的民主认知方式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平等的个性,亦要符合民主的程序和平等公正透明的过程,使同学们能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感悟和领会民主的真实有效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扩展班级成员应该享有的真实的民主和自由。

(四)培育大学生的批判思维

大学是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理性组织,大学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尔不凡的内涵孜孜以求于自己的学术理想,同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破除迷信与保守,分辨科学与伪科学,实现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马克斯·霍克海默的话,“无论科学概念还是生活方式,无论是流行的思维方式还是流行的原则,都不应盲目接受,更不能不加以批判地仿效”。[13]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没有足够内化大学学生精神的理解力,不能丰富大学批判的思想内涵,一个没有文化创新和批判精神的班级也必然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信仰虚无、逃避崇高、懒得独立思考,喜欢简单和模仿等班级文化创新的懒惰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恪守传统、依附权威似乎已经成为当代学生文化中心照不宣的人际法则。“钱学森之问”不仅拷问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班级文化的批判思维就是要通过大学班级文化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持久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大学班级文化肩负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塑造大学生批判人格重要职责。因此,独立批判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让批判之花常开、创新之树常绿是大学班级文化追求的目标。

总之,大学班级文化具有鲜明的德性价值,大学班级文化要基于对生命的关怀,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将文化与生命相遇,让文化触及心灵,从而实现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润泽和对大学生心灵、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Kroeber A.L.&K1uckhohn C.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NewYork:Alfred A.Knopf,1952:13.

[2]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

[3]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7-8.

[4]黄绍华、严瑾.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248-249.

[5]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1:60-61.

[6]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191.

[7]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11-14.

[8]雅斯贝雅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29.

[1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88:870.

[11]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79-81.

[12]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M].刘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97.

[13]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43.

(黄正夫、易连云,本文曾刊于枟江苏高教研究枠201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