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 信息的基本组成结构
图1.7 文献的基本组成结构
文献内容则由情报和知识构成(见图1.8)。
图1.8 文献内容的组成结构
将上述图1.7和图1.8两图合并,得到文献的组成结构图(见图1.9)。
图1.9 文献的组成结构
同样,信息的结构也可表示为(见图1.10)
图1.10 信息的组成结构
在人的大脑中,信息表现为思维活动,而且语言是当之无愧的大脑中的“媒体”,因此,在大脑中活跃着的信息处理模式为:大脑>语言>思维内容(见图1.11)。
图1.11 大脑中的信息组成结构
而且,在知识中,同样存在着三层次的结构(见图1.12),即
图1.12 大脑中的知识内容的结构
比较图1.9和图1.10可知,在文献和信息的各自的结构模型中,采用信息的模型作为基本模型,因为文献只是较为典型的专用于信息记录和传递的带有明显的载体的东西,本质上仍然为信息,只不过是经过更多整理和规范了的信息而已。
如果将“知识>技能>智慧”的结构纳入信息基本结构之中,就能得到信息的既基于本体论观,同时,也基于信息的认识论观的信息的全结构,如图1.13所示。
图1.13 全信息结构模型
在图1.13的信息全结构模型中,如果只研究载体、媒体和信息内容,即只研究信息或文献的基本组成结构——三层次模型,则将它们从全信息结构模型中取出,并将其中的“信息内容”用“信息”代替,这就是在1.3节图1.3中的基本结构,即信息>情报>知识。
通常,文献的记录方式,有电、磁、机械、激光等物理、化学方法在载体的表面上进行加工,但它们只是记录方式,不能看作是信息结构的必需部分,其作用的层面在文献的媒体与载体之间,如图1.14所示。
图1.14 记录方式作用于载体和媒体之间的层面;编码层位于文献内容与媒体层之间
而对文献和信息的编码、解码、压缩、加密等技术手段一般作用于文献的媒体与文献内容之间的层面上,或者将其纳入媒体范围内(见图1.14)。
将全信息结构再详细划分成3部分:将“载体+媒体+信息内容”称为“信息的物理基本结构”,因为这里是唯一与物质世界相联系的信息结构;将“信息+情报+知识”的结构称为“信息的逻辑基本结构”,这个结构部分不涉及任何物质材料;类似地,也将“知识+技能+智慧”称为“知识的逻辑基本结构”,这部分结构离现实物质世界更远一些,同时,离主观意识世界则更近一些。这样划分的结果如图1.15所示。
图1.15 将全信息结构细分为3个基本子结构
由图1.15可知,信息的物理基本结构由载体加媒体及信息内容构成,载体是“硬件”,媒体是“软件”,这一硬一软将信息内容紧紧“包裹”着,这样的结构非常类似于一个鸡蛋的结构:外壳+蛋清+蛋黄,因此,将这样的三层次的信息结构称为“信息蛋壳结构”(见图1.16)。
图1.16 信息的三层次“蛋壳”模型
观察图1.15中的信息的逻辑基本结构和知识的逻辑基本结构可知,它们也同样有着与信息的物理基本结构(蛋壳模型)相似的三层次蛋壳结构,它们虽然没有物质载体那么“坚固”的“壳”,但比较而言,信息内容比情报较“硬”一些,而知识内容也比技能“硬”一些,因此它们也都可看成由“一硬一软”的两层,包裹着各自的核心部分(知识和智慧)。
在信息、情报和知识的逻辑模型中,人生活在哪一个层面呢?
人应当处于情报的层面里,所有信息与知识的交换均需经过情报的层面,即由人的大脑进行处理、转换,若无人的参与,任何信息不能自动转化为知识,任何知识也不能自动转化为实物或人造物(如房子或机床)的信息。这一点前面已做过表述。但人的大脑与知识有一个交集,这个交集指明人的大脑中存在部分活跃着的知识(以及技能和智慧)(见图1.17)。
图1.17 大脑中活跃知识所处的交集
这个交集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人类创造力迸发的源泉,是知识继承、发展和积累的必经之道,也是人们学习知识和贡献知识的唯一途径!
下面将讨论作为信息的承载物的载体和媒体,它们有哪些特别的属性。
1.4.3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媒体的属性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媒体作为人的思想和文献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大致具有下述特点:
(1)载体和媒体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
文献信息的载体和媒体具有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特点。这里的不可分割,指无论什么样的载体和媒体,都必须至少各有一种,二者缺一不可。
(2)对于同一个载体,可以有多种媒体同时并存
例如,多媒体光盘、网上流行的PDF文件以及网上到处“飞来飞去”的成千上万的主页,都是可以同时具有文字、符号、声音、动画、数字、表格等多种表达媒体的。
(3)载体和媒体的各自可转换性
载体和媒体是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的“壳”,它们所承载的文献信息均能从一种载体和媒体转移或复制到另一种载体或媒体上。例如,墓碑、碑林改变了载体;英译汉改变了媒体;从小说到拍成电影,要经过电影剧本、电影脚本、分镜头等环节,到最后拷贝、剪辑、拍成电影,在其过程中载体和媒体都发生了多次转移。可见,这个“壳”容易被改换。这是由于文献信息可以依附在任何载体上,而且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达(当然有优劣之分),因此文献信息也就容易“择主而栖”。这里所谓“容易”,实指可行性,具体的转换将考虑转换成本。媒体转换成本通常要比载体转换成本低。当然,信息在媒体或载体的转换之中必然会发生信息的衰减、畸变甚至丢失,以及混入干扰或信息噪声。翻译过程中追求的“信、达、雅”标准即为一例。
(4)文献信息的基本形式是载体+媒体,但反之不一定成立
是否凡具有载体和媒体的东西就一定是文献呢?这明显不一定成立。例如,“岳母刺字”故事中,皮肤是载体,汉字是媒体,“精忠报国”是信息内容,三要素具备,但也不能称为“文献”,因为人的后背,并非天生用来刻字的。知道了这个文献信息的“原理”,一些喜好文身的青年人就该猛醒了。
【思考题】
沙滩上练字是不是文献?(声明:这不是脑筋急转弯)如果反之也成立的话,则考古中的古代陶瓷、秦朝兵马俑、埃及木乃伊也会成文献了。但古墓中发现的古籍、竹简等则应是古文献,它们是现代文献的“祖先”。
(5)文献信息内容的最大包容性
文献信息不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而是人的活动,尤其是人的科技、智力活动的忠实记录,因此不能根据文献信息内容的进步还是反动、思想内容是正确还是谬误来判别是不是文献信息。例如,一篇空洞无物、废话连篇的文章算不算文献?如果不算,那么“八股文献”又指哪些?由此可见,文献信息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容忍性。可见文献是信息的运载体,在这一点上与网络的传输(通信子网)不管所传信息内容没有什么不同。
(6)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性
文献信息具有或多或少的知识性,但这些知识性的东西是抽象的,是表述在或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的,而且必须要经过人的大脑进行处理才能识别、才能懂得,因为知识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里的“映象”。再好、再明白的知识都只有通过人的头脑才能起作用。知识从来就不能先天带来,也不是上天赋予,总是需要每一个人从头学起。如果学习知识打一针就能解决问题,或者用“吊水”(静脉滴注)将知识一点一滴地输入大脑,那多么省事啊,青少年漫长的近20年的学习就根本不需要了。可惜这一切只能在科学幻想小说中才能够实现!就连神奇的“克隆”技术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可见,知识从来就不是先天带来,也不是上天赋予,总是需要每一个人从头学起。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正是全部人类知识的总汇,是全部真理的集大成。“真理是颠扑不破的”,这是永恒的至理名言。有趣的是,知识或真理总是时时刻刻被人们永无休止地实践着、验证着、完善着,而且从来经得起推敲,甚至这种验证有时似乎显得毫无必要。例如,1+2=3的道理,可说是尽人皆知吧,但每一个幼儿在学习它的时候,以及每一个成人在使用它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在无意中验证着它。假若某一次有人突然发现1+2不等于3 了,则可能人类知识就会面临必须全部改写的命运!这也正是真理区别于邪说、科学不同于异端的最大分水岭,也是真理战胜谬误、科学制胜邪恶的最大法宝!实践不但出真知,而且还如日月行空一般永恒地、孜孜不倦地检验着真理。
(7)文献信息中知识的非直接利用性
文献信息构成人类的知识宝库,但非常遗憾,它并非喊一声“芝麻开门”就能打开,而且其中的“宝物”,几乎没有哪一样能完全适合你的需要。没有什么完全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文献信息中的知识是埋藏在文献深处的“金矿”,不用一番比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功夫是得不到知识的真谛的。
文献信息中知识的非直接利用性的实质,是由信息、情报和知识的关系决定了的,即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动脑),信息与知识之间决不会直接自行发生交换(信息不会自动凝聚、上升为知识,知识也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
(8)软件和硬件、物理的和逻辑的、智力产品的物超所值现象
一般将存有文献信息的磁盘或光盘称为软件,但在通常的不言自明的情况下,大多将其物理载体置于可忽略的地位,但准确地说,盘片本身应当是载体,ASCII码是媒体,媒体+程序信息才是软件。图书、期刊、盘片等文献的价值主要在于文献信息中的知识(思想),而其载体的成本和价值几乎是可以被忽略的。因此文献应当属于“软件”,是逻辑的而不是物理的,是一种广泛用作延伸大脑的记忆功能的信息和知识的存储体或“外存”。
智力产品往往发生“物超所值”的现象,如微软公司的DOS,Windows软件。文献信息同样会发生这种现象,有市场潜力的文献信息经过开发、研究,同样可产生很大的价值。
(9)文献信息的趋于低成本传播原理
信息和能量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阳光,既是信息,更是地球生命赖以存活的巨大能量。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消耗,但无论是发出者或是接收者,都总是力图以最小的代价进行。
(10)文献的基本功能——藏、传、用
文献的基本功能可用“藏、传、用”3个字表达,即存储知识的功能、传递、交流信息和知识的功能、开发和使用知识的功能。存储功能使我们拥有庞大的知识宝库,传递功能使我们大大缩短学习的过程,开发的功能更是创造出更多的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1.4.4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三位一体化原理
作为组成物质世界结构的三大台柱——物质、能量和信息,它们是三位一体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能时刻分离。这里说的不能分离,不是指例如信息不能从一种物体上“剥离”并转移到另一种物体上,而是说时时刻刻三者必然同时存在,不可能有其中任何一种能单独存在。
也就是说,信息不能单独存在,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拧成“麻花状”,须臾也不能彼此分开、脱离。已经有学者怀疑信息、物质和能量三者似乎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如是空间的3个不同的场,或者三者中根本就只存在一种,如物质,而其他二者均是物质所衍生出来的属性。不过,目前还远远不能证明这一点。科学仍需要不断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用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逻辑演绎,证明物质、能量和信息,这三者是紧紧联系、密不可分的。
证明 首先证明这3大元素中,物质与能量是绝对的,不能分离的。
因为物质存在并时刻运动着,这是绝对的;又
因为凡运动必然有能量的驱动;
物质与能量不能片刻分离。证毕。
再证明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不能分离开。
证明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不能分离开(信息能“离开”信宿,即能传播,但传播后,原来的信息仍然保留在原信宿处)。
因为物质存在并时刻运动着,这是绝对的;又
因为物质运动必然伴有能量;又
因为物质运动必然发出信息(尽管对这些信息人类的感官不一定都能感知);
故信息不能单独存在,不能与物质和能量片刻分离。证毕。
可见,信息不能单独存在,但人们可在观念上将其从物质上“剥离”开来单独研究信息。但不能说此时信息就离开了物质!
其实,尽管信息被取出来进行研究,但无论是在信息的原来发出处(信源)或信息被转移到的新的地方(信宿),两处的信息仍然各自存在,只不过,可能在到达信宿后,该信息已经被送到了新的物质载体上,而且,可能连信息媒体也改变了。但该信息的内容,却一点没变,丝毫也未减少!
我们发现,信息无论在其产生、暂驻、停留、传输、存在等一系列过程中,没有一丝一毫地真正地离开过物质与能量!
信息不是物质,但信息的本质却是物质性的,信息不是能量,但信息的发布、传输、信息的吸取等环节无不伴随着能量,有时甚至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三位一体化原理可用图1.18的逻辑图表示。
图1.18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三位一体化模型
1.4.5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与媒体、知识和情报的对应关系
到目前为止,再难以找到比“信息”概念还繁乱的概念了,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目前,人们所持有的“信息”概念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由于目前已建立起来的“信息”概念,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一些新的信息概念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而各行业各学科的人又都从他们自身行业出发来定义信息,导致形形色色的信息定义“满天飞”。
本来有最有权威的定义,即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信息是能帮助你增加知识,帮助你解惑、帮助你消除认识当中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的一种东西。然而,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真正具有“不确定性的东西”不是别的,恰恰就是“信息”概念本身。到目前为止,谁也说不清楚“信息”到底是什么。可以说,“信息”概念带给人们的繁乱,无与伦比。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目前人们所建立的“信息”观念,还仅仅是停留在现象上,还没能深入本质中。如果能深入本质的话,就不会这么繁乱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就不必全然的面对目前已定义的各种“信息”概念,说它对还是错。我们只能说,这些“信息”概念只是适用范围不同、涉及深浅不同而已。
而哲学界有着哲学界的看法,他们分两个层面来理解信息:一个是在“本体论层面”上,另一个是在“认识论层面”上。所谓本体论层面上,是指不以“主体”存在为前提来解释信息是什么(即没有“主体”存在,“信息”依然存在)。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从认识论层面上来解释信息概念就不同了。从认识论层面上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与“主体”的存在是相关的,即没有主体的存在,就没有“信息”这一事物的存在。从这个层面上去理解信息,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状态。也就是说,认识论层面上的信息观念也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状态,但是,必须要有主体的感知或表述,才能被确认为是信息,否则就不承认信息的存在。
那么,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来建立“信息”概念呢?新浪博文上一个叫马洪久的先生(hi.baidu.com/hong3718/blog/item/144858fae)认为,应该是具有概括性的标准为前提,即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去定义它,应该选择“最基础”的事物的属性来定义“信息”的概念。并且,所选择出来的“信息”定义应该能满足:既可用于“本体论层面”,也可用于“认识论层面”。基于这一点,他觉得比较“靠谱”的看法是:信息是物质的属性。
前述钟义信教授关于信息的认识论层面的定义,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3个层次,这三位一体的综合,构成了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
将钟义信教授的认识论信息概念与我们本章中阐述的信息“蛋壳”结构模型相比较,发现前者的语法信息恰好对应于媒体;语用信息对应于情报;而语义信息则对应于知识(这里的对应有些勉强,确切地说,语义信息对应于信息内容,因为语义只是信息内容,其中可以包括知识但并非一定是知识)。因此,准确地说,钟教授的全信息的定义只是信息“蛋壳”模型的一个子集,这个子集完全摒除了信息的载体,因此属于“全软”的信息定义(见图1.19)。
图1.19 钟义信教授的信息观与“蛋壳”模型的对比
1.5 信息检索和利用三原则
现将讨论一下信息过多对人的危害。
信息危机已不仅仅是简单地用需要时难以迅速地获得所需资讯为典型案例,信息过多危害到人的健康的情况已经渐渐明显。当笔者路过教学大楼看见不少的学生在昏暗的夜色中俯首于石桌上的书本之上时;当我看到老教授如何就着8 W日光灯在早期的伪彩色的笔记本电脑面前费力地工作时;当在公交车上看到众多青年男女俯身于手机上看细小的文字时;当高考结束,医院的精神科如何充斥着众多失眠的少男少女时……我被这些现象震撼了。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太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了!
【思考题】
请注意和发现你或你身边的类似现象,并试着找出一些不同的例子。
(1)信息焦虑症
信息综合征的另一别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我们身边消失,心里开始觉得焦躁、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信息综合征又被称为信息污染症,由于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科技城筑波,又被称为“筑波病”,早先曾是日本人的“专利”,后来发现,全世界都有这种病。如同女孩早晨出门挑衣服的苦恼,最大的痛苦不是没得穿,而是衣服太多,不知道该挑哪一件。
每个人的信息负载量都有一定限度,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综合、分析和判断,进行加工。当接受的信息超过机体的消化能力,大脑会产生疲劳反应,接受者就会烦躁不安,头昏脑涨,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还会殃及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严重者发生紧张性休克,心理变态,等等。
(2)网络成瘾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
这是一种过度使用网络的精神状态,网络成瘾者难以摆脱上网的冲动,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因而给自己带来精神或身体方面的痛苦,并妨碍了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因无钱上网而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该病是一种与烟瘾、酒瘾、毒瘾、病理性赌博上瘾类似的精神疾病,一旦形成,戒掉比较困难,因此网络成瘾症主要在于预防。
我们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信息交换主要通过5种途径,即所谓的五感,它们包括视觉(Visual)、听觉(Auditory)、触觉(Kinesthetic)、嗅觉(Olfactory)和味觉(Gustatory)。在全部信息接收总量中各自分别占的比例依次为:视觉82%、听觉11%、嗅觉4%、触觉2%、味觉1%。用饼图表示如图1.20所示。
图1.20 各感官所占信息接收的比例
因此,一个盲人比一个失聪的人丧失的信息要多得多,而通常情况下人们用眼的劳累程度也比用耳大得多。即使如听觉,也有信息过多过大对人造成危害的情况。例如,一些青少年用随身听整天地听港台歌星的歌,而且往往不自觉地加大音量,久而久之被发现他们的听觉大受损伤。
眼睛是人接收信息尤其是文献信息的主要器官,而人的大脑更是信息(确切地说应当是情报)汇总、集散、加工处理的大本营和核心所在。但人脑又是特别娇嫩的器官。且不说在法律上普遍用脑死亡作为人死亡的最终判据,也不说在缺氧超过10 min,大脑就会毫无逆转地彻底死亡,就连大脑平常所处的人体位置也在毛发、头皮、颅骨和脑液的重重保护之下,并且总是大部悬浮在脑液之中。尽管如此重重保护,大脑仍然可能不堪一击。试看我国若干年前曾经一度猖獗的邪教,不但愚弄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就连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都深陷其中,个别人甚至成为不可救药的痴迷难返者。面对媒体所揭发出的大量的血淋淋的事实,应当使我们警醒了。为什么一个文化不及初中水平的人的信口雌黄竟然能俘获如此之多的人们?为什么一眼即可看穿的荒谬绝伦的玄学竟让他们如此痴迷?痛定思痛之余,我们似乎应当反思一下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这迫使我们思考科学和谬误、科学和邪教之间永不停歇的斗争历史。
科学从不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否则也不成其科学了),也不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完美的化身,但科学却总是不断地剔除自身的谬误,坚决与谬误和邪教斗争,决不退让、永不妥协。在科学看来,谬误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邪教是敌我矛盾;谬误的东西不一定是邪恶的,而邪教则一定是谬误的。在早期的人类文明史中,科学曾经大受其挫,但无论哪次较量,笑到最后的却总是科学。
科学似乎是、也应当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科学就是真理,而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有一个最简单而又最坚实最强大的支撑,这就是实践(practice)。正如邓小平所说,实践是真理的试金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人也许会说,这些大道理谁不会说,好,为了理解它们,让我们为其加一点小小的脚注,来诠释这个恢弘博大的真理,仿佛一粒小小露珠,衍射美丽的太阳。
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永远经得起推敲。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1+2=3,这或许不能说是“一个知识”或“一个真理”,也许它只是一个“知识基因”。许多还未入学、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学习这个1+2=3。假设,有一天,一个小姑娘在练习它时,突然发现1+2不等于3了!如果这事真的发生,那么宏大的科学大厦将立即轰然坍塌,科学的历史从此改写。灾难发生了。房地产商先盖了一层楼,在其上又盖了两层,但他不能知道他总共盖了几层楼,因为1+2已不等于3了。于是,由这个小小的假设得到如下的极为工整的结论就不令人吃惊了。
科学本身,甚至连其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胞,都不断地、永远地、常常显得毫无必要地、被千千万万的人们无时无刻地检验着、实践着……
科学恰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安泰,牢牢地植根于实践的母亲大地,从母亲大地中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因而是不可战胜的。
而对于连问不到3个为什么就会露馅的各种异端邪说或社会骗局,科学只需一记重拳就能使其灰飞烟灭。
为了对付情报危机,为了避免信息过多对人的危害,我们提出信息利用(或情报检索、信息检索)三原则,即信息适度原则、信息帮助原则和信息素质原则。
1.5.1 信息适度原则:大海三千,取一瓢饮
面对汪洋大海般的信息,我们应当努力不被其淹没,但又能随心所欲地利用它们、驾驭它们。永远注意这一点: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总是为主,而物总是为辅的,人总是重要的,而物总是被人使用和支配的。掌握这一点(人本主义?),可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
信息适度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放弃和排斥,就是一般情况下,只检索我们所需要的部分信息,而对不需要的信息则“视而不见”,放弃它们,屏蔽它们,而对明显谬误和邪恶的东西,则坚决地、毫不犹豫地排斥它们。
这个原则的应用如各取所需、适可而止、侧重查准不要查全、检索式中多用AND等。在许多人的阅读、看电视的经历中恐怕常常出现这样的感觉,就是看似热热闹闹、光彩夺目的一些东西,看过之后略一回顾,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多大的收益。这时就应当反问一下自己,仔细弄清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可看不看的东西,尽量不看,可有可无的东西,尽量不要。这样就可以避免长期沉溺于无聊的皂剧、无休无止的武林恩怨和“秘籍”之中而不能自拔。总之一句话:防止人的CPU(大脑)过载。
信息适度原则极为重要的方面还应包括对虚假伪劣信息的识别、排斥能力。“适度”只是减少了信息危害的程度和范围,而在我们所需的情报中,还有可能是一些恶意的粗劣的信息,它们的危害常常达到惊人的程度。例如,邪教、似是而非的玄说、社会新闻报道中揭示的五花八门的各种江湖骗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就不仅仅是让大脑过载了,它们甚至会损坏我们的大脑。
据有关资料介绍,现代人的信息行为特征主要有以下3个:
(1)最小成本特征
信息行为的最小成本特征是最小努力的信息经济法则。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希望获得的是完整、可靠、先进、适用的信息,希望付出的却是最小的代价。现代信息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在频繁的信息活动中,尽量避繁就简,弃难从易,利用那些易用性信息源,以适应最小努力原则,体现出最小成本特征。
(2)适度满足特征
适度满足信息行为特征是信息环境中人人都有的自适应倾向。一个合乎标准的现代人对信息的追求几乎是适可而止的,他们不想掌握解决问题的一切信息,只想掌握决策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这种特征是现代信息环境赋予人们的基本特征。
(3)信息选择特征
人类感知信息、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就是信息的选择过程。选择贯穿人类信息活动的始终。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的价值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信息选择标准。正因为如此,人类的信息环境才越来越有秩序。
由此可知,信息适度原则与现代人的信息行为特征基本符合,掌握这个原则既不需要花多大的力气,又能保护我们自己不被滚滚而来的信息巨浪所吞没。
信息适度原则应当是很有用的,如它的“一半”即“适度”二字,而且“适度运动、适度饮食”等广泛的健康理念,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传承的文化传统“中庸之道”中的积极的和谐的方面。
1.5.2 信息帮助原则:信息海洋,帮助导航
这个原则非常好记,以至于根本不需记忆。它指的是在各种检索文档、检索工具、搜索引擎、数据库系统中,总之,只要是我们人类社会产生的一切正式出版的各种文献资源中,一般都拥有完善和详尽的帮助系统或导航系统。这样我们会信心大增,首先做到“战略上蔑视敌人”。信息帮助原则还包括我们应该在检索之前,尽量了解、学习、研究这些帮助系统,从而得心应手地使用它们。也就是做到“战术上重视敌人”。
就连一张程序光盘,一个小小软件,也都各有它们的安装指南、使用说明、Readme文档等。例如,在光盘上常常有readme.txt,read.me,readme.exe,还有软件的序列号,其文件名通常是sn.txt,sn.no,serial.no等,而且它们是特别小的文本文件。计算机DOS下历来用F1到F10作为运行软件的快捷键,但由于各种软件对它们的解释不同、定义不同,使得人们大伤脑筋,最后终于全部放弃它们,但只有一个F1键,仍然使人记忆犹新,因为大多数软件都将F1定义为HELP。在Windows环境下更简单了,不管什么软件,“帮助”是必须有的,而且总是在菜单栏的最右边,与About…(软件版权和研制者说明)在一起。对于大的网站,帮助和导航更多,还要加上林林总总的许多相关网站、相关信息的链接等。对于信息的最大集散地图书馆来说,不但有各种醒目的标牌和指示,还有一些专门的人员解答读者的各种问询,进行文献服务,他们就是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
1.5.3 信息素质原则:信息万变,以不变应万变
信息素质原则的实质就是信息素质教育。
(1)什么是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指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开发、信息鉴别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信息心理和良好的信息道德。
(2)什么是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一种旨在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个体的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主动精神、信息心理素质,并激发个体信息智慧和信息潜能的活动。信息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终身学习、能力导向学习和开放学习成为新的教育理念。为满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发达国家纷纷将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作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
培养较强的情报意识又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所谓情报意识,是指对信息或情报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长久的注意力,是人对情报的一种内在的、专注的心理倾向。具备了较强的情报意识,就能够从大量的、司空见惯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一些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迅速地捕捉它们。
例如,阿迪达斯老板一直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运动鞋是一种专业鞋,只在运动会上才穿”,而耐克公司老板则不然,他把运动鞋修改了一下,当作时尚鞋、休闲鞋出售给那些从不运动的人们穿,反而大大拓宽了运动鞋的消费。
又如,青霉素的发明。一般人不会对一只未加盖的碟子上出现的灰绿色霉点感兴趣,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找到答案。而细菌学家弗莱明由于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执着的钻研精神,他不但敏锐地注意到这个现象,而且经过反复研究找到了答案,青霉素的发明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可见:科学的发现从来是青睐那些有所准备的头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雅各布事件也是一例。英国人雅各布对德军的军事秘密了如指掌。当时他编写了一本小册子,详尽地公开德军的编制结构、160多名部队指挥官的姓名简历,甚至对德军新成立的装甲师的步兵小分队也作了介绍。希特勒为军事泄密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来,雅各布是个有心人,长期搜集、剪贴、摘抄德国报纸。雅各布用来揭露希特勒军队秘密的全部工具不过是一把剪刀、一罐糨糊和一个卡片盒,他工作的对象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德国报纸。所谓机密情报,70%以上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获得。从这个典型例子可见,情报意识是情报分析和利用的先决条件。
就是在经济建设与和平时期,情报意识和情报分析仍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日本人获取我国大庆油田的情报,就是从我国公开发行的画报和报纸上分析得出大庆油田的位置地点、规模及我国当时的炼油能力,从中赚了中国一大笔钱。
1967年7月,日本人反复对《中国画报》上刊登的一张炼油厂照片进行了研究,那张照片既没有人也没有尺寸,但有一个醒目的扶手栏杆特写。依照常规,扶手栏杆高1 m左右,按比例,日本人推断了炼油塔的外径,并换算出内径为5 m,判定日炼油能力为900 kL(千升,下同),加上残留油,再把原油大体30%的出油率计算进去,判定原油加工能力为每天3 000 kL,一年以330天计,每口井年产原油为100万kL,大庆有800多口井,那么年产量约为360万吨。这样,日本人开始注意和中国进行炼油设备的贸易谈判,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情报意识薄弱,就处处被动,甚至会发生惨痛的损失。情报意识是无形的,情报价值更是无价的,正如一条信息可能救活一个工厂,其价何止千金。但再好的情报,不认识它,发现不了它,则其价值又从何体现?因此,情报意识根本地决定了情报的价值。
信息的姗姗来迟,也会使科技决策的人们吃尽苦头。上海某手术器械厂,根据国内需要,在20世纪60年代初便作出研制硬质合金镶片持针钳的决策。他们花了20多年的时间,历尽曲折,终于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成功了。为此,有关单位打算申请发明权,但经科技情报所的同志查阅有关资料后,发现美国早在1952年就批准、公布了该项专利,其主要技术数据基本上与上海手术器械厂的产品相似。面对迟迟到来的信息,尽管该厂在此研究上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但也无可奈何。与此类似,上海还有一个保温瓶厂,也花了10年时间,试验成功了以镁代银的镀膜工艺,事后才知该项发明专利早于1929年就由英国一家公司申请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对信息的了解和收集一定要及时,否则就会造成重复劳动,去做人家已经做过的工作,这样的决策没有不失误的。
手表王国瑞士制表业的遭遇就证明了预测时间的长短因素对预测准确度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瑞士本来已生产出石英表了,但瑞士人认为在未来的10年里,石英表因其技术问题还是无法与机械表抗衡,因此放弃继续研发石英表制造技术。谁知精明的日本人抓住瑞士人的这一疏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突破了石英表的技术难关,于20世纪70年代一下子在世界钟表市场打败了瑞士人,后者大梦初醒后悔之晚矣。
1.5.4 做一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信息人
为了对付情报危机,为了避免信息过多对人产生大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最起码应当注意信息接收的途径总是保持通畅而健康,即用眼(耳)卫生和用脑卫生,而眼、耳、大脑又与身心健康的基础(载体)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有下面一个“公式”产生,即
身心健康+用眼卫生+用脑卫生+信息适度原则=真正的信息人
注意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小配置”,在其中我们只强调了信息适度原则。在信息检索与利用的3个基本原则中,信息适度原则是“保护自己”(正如流行的说法“数字化生存”);信息帮助原则是“帮助自己”(信息检索是一门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学科);信息素质原则是“提高自己”。而非常重要的创新素质就是在“提高自己”即信息素质教育中得以锤炼完成的。
信息适度原则可以比作“放大镜”;信息帮助原则为“指南针”;信息素质原则就是“航舵”。那么,信息的“地图”在哪里?信息地图就是各种检索工具和导航工具,存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的线索和指针,指引我们去寻找和开发知识的宝藏。
1.5.5 海伦·凯勒和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以一个经典的催人泪下的励志故事来结束本章的学习,相信你看完后会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信息接收器官,同时也以你对这个故事的读后感或者“反思”的作业作为我们学习文献检索的开始。
你看见过一个又聋又哑,还是一个盲人的残疾人么?她的父母不明白,“究竟她前世做了什么无法饶恕的罪孽,上帝竟对她这样残忍!”
海伦·凯勒诞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6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water,doll等几个单词,对周围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1)不幸遭遇
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或者说,上帝让她来到人间,是向世人展示残疾人的尊严和伟大。她1岁半时突患猩红热脑充血病,连日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永远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无边的痛苦的深渊之中。由于聋盲儿童获取信息的途径被阻断,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发脾气时,碰到什么就摔什么。
(2)上帝暗中派来天使
也许是上帝对小海伦自觉愧疚,“良心”有所发现,于是暗中派遣天使化身为老师来帮助她。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这是个极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人通过帕金斯学院院长先生的帮助,为海伦联系了一位叫安妮·莎莉文·梅西的老师来辅导她。就是这位安妮·莎莉文小姐后来改变了海伦的一生。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自打海伦7岁那一年,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此后半个世纪二人一直朝夕相伴,莎莉文老师不断地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寂。海伦一生创造的奇迹,都与这位年轻的天才的聋哑儿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伦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莉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到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4)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海伦师从莎莉文学习3个月后,就开始尝试用稚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许多人不相信,如此优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聋盲人之手。虽有马克·吐温为此作证,还是平息不了怀疑。不过海伦平生的成就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一个世纪以来,《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曾有专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说,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
如果说海伦那种紧紧扼住命运喉咙的顽强毅力令人鼓舞的话,那么她的爱心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刚开始跟莎莉文老师学习的时候,聪颖的小海伦很容易就学会了拼写身边许多物品的名称,可是却理解不了“爱”这种非常抽象的名词。年轻的莎利文把她的爱心化作无比的耐心,使得海伦越过了盲聋学生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小海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凭着这份爱心,10岁的海伦为一个5岁聋盲儿童成功地募集到了两年的教育费用。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立志要帮助世界上所有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女性。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选为全美30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荣获过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奖”,并被誉为美国的高级公民。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同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80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5)名垂青史
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这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个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聋哑盲学者、作家、教育家,在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第88个春夏秋冬,独自熬过了87年那些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之后,在鲜花包围和人们泪奔之中告别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接受了生命残酷的挑战,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顽强的毅力面对人生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人类,把莎莉文小姐给予的倾其一生的爱,发扬、光大、传播,将更大的爱撒向人间、撒向世界。
【思考·练习·讨论题】
结合本章内容,讨论或完成以下问题:
1.你是否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找到这本书,阅读后,写出一篇读后感,把这个作业当作开始学习文献检索课程的开端。并回答一个简单问题:莎莉文小姐一生总共教过多少个残疾学生?(速答:只有一个)
2.你怎样看待人们在乘公交车时用手机阅读小说?
3.简述信息检索与利用三原则的核心内容。
4.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概念的4W和6W分别指哪些内容?
5.什么是文献?文献构成的三要素和五要素各有哪些内容?
6.画出信息、文献的基本结构,大脑中的信息结构,全信息结构模型、信息的基本结构模型,信息的三层次“蛋壳”模型结构。
7.百度一下“信息或文献的基本结构模型”。
8.百度一下“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了解有哪些关于信息结构组成的文献。
9.百度一下“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相互逻辑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