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运动健身常用方法介绍

大学生运动健身常用方法介绍

时间:2024-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大学生运动健身常用方法每个人的健康、体质状况不同,因此各人的锻炼目的和方法也就有所区别。为配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介绍一些常用的健身方法。(三)定量长跑运动特点:定量长跑能使身体代谢过程加快,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促进多余脂肪被肌体利用而不被转化、积累,是最廉价的也是最容易控制的减肥瘦身方法。每天跑的运动量不是恒定的,可根据自身状况略有增减。

第六节 大学生运动健身常用方法

每个人的健康体质状况不同,因此各人的锻炼目的和方法也就有所区别。为配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介绍一些常用的健身方法。

一、发展耐力素质

(一)800米或1000米匀速跑

运动特点:匀速跑以有氧代谢为主,坚持锻炼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运动强度:有氧耐力运动,中等运动强度。本人最大吸氧量的55%~60%,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6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1组。

注意事项:练习中记录每次跑完全程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逐渐缩短跑的时间,提高跑速。

(二)中长距离慢跑

运动特点:中长距离慢跑是周期性的耐力性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方法简单,无需成本,强度低,效果好。坚持长距离慢跑能提高人体的心脏功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运动强度:有氧耐力运动,中等运动强度。本人最大吸氧量的55%~60%,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30次/分钟。青壮年、健康人健身跑的运动心率公式=190-年龄。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10~20分钟。

注意事项:练习中可以采用走、跑交替的方法。

(三)定量长跑

运动特点:定量长跑能使身体代谢过程加快,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促进多余脂肪被肌体利用而不被转化、积累,是最廉价的也是最容易控制的减肥瘦身方法。若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锻炼,多消耗350千卡以上的热量,并适当地控制饮食,能够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运动强度:长时间、长距离、定时间、定距离的中、低运动强度,以有氧代谢为主的周期性运动形式。

运动频率:每周4~5次,每次30~40分钟。

注意事项:定量长跑中手掌心、脚底板潮热,身体微微出汗时,继续运动保持此状态10分钟或更长。

(四)健身跑

运动特点:健身跑被体育爱好者视为“最完美的运动”,一度风靡全球。经常锻炼能有效地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健身跑时两臂自然屈肘前后摆动,步幅不宜过大,节奏与呼吸配合自然,以脚后跟过度到脚掌着地。每天跑的运动量不是恒定的,可根据自身状况略有增减。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为本人最大心率的60%~70%。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不等。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先慢跑5~10分钟,待身体渐渐发热后,稍加快步速并保持等速运动。

注意事项:练习可采取先走后跑、走走跑跑、走跑交替等措施。随着耐力水平的提高可逐渐增加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一般不超过本人最大心率的80%。

(五)快速步行

运动特点:快速步行是有氧运动之一,以减肥为目的的快速步行要比平时的步行速度快。练习中,全身骨骼肌群进行有节奏的舒张与收缩,末梢血管受到肌肉反复挤压,周身活动能力增强,从而使肌体各脏器的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每次步行,起初可采用舒适的步伐走上5~10分钟,作为准备活动,然后按照预定的要求加大步幅、加快步速。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有效的运动心率控制在100~13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30~60分钟左右,以早晨或傍晚练习效果好。

普通走步法:每分钟60~80步,每次20~40分钟;

快速走步法: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

注意事项:两臂甩动有力并配合下肢跨步,呼吸均匀与动作协调一致。

二、发展速度素质

(一)30米或60米疾跑

运动特点:30米或60米疾跑是典型的周期性无氧代谢运动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体力主要靠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ATP-CP)的分解和糖酵解供应能量。通过练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强化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速度素质。

运动强度:短时间、多组数、大强度运动,运动后即刻心率可达30~35次/10秒钟。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2~3组,组间休息40~60秒钟。

注意事项:以本人最快的速度完成每次练习。

(二)100米疾跑

运动特点:100米疾跑,运动时间短、强度大,经常练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发展速度素质。

运动强度:大运动强度,运动后即刻心率可达30~35次/10秒钟。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1~2组;组间休息3~5分钟。

注意事项:以本人最快的速度完成每次练习。

(三)下坡跑

运动特点:发展速度素质。

运动强度:大运动强度,运动后即刻心率可达30~35次/10秒钟。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3~4组,组间休息40~60秒钟。

注意事项:以本人最快的速度完成每次练习。

(四)原地高抬腿跑

运动特点:快速、高频率的高抬腿跑能有效地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速度素质。练习者自然站立,两眼注视前方,一腿抬高,一腿支撑,两腿相互交替练习。大腿高抬与地面保持平行,与上体成90°直角,踏地脚反弹有力,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运动强度:中等偏上运动强度,运动心率在150~17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30秒~1分钟,组间休息1~2分钟。

注意事项:高抬大腿,立腰抬髋,尽可能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切忌上体后仰。练习中可利用节奏鲜明的音乐或节拍器控制抬腿的节奏。

三、发展柔韧素质

(一)肋木压腿

运动特点:利用肋木做前压腿、侧压腿,提高下肢或腰部的柔韧性以及全身的协调性。

运动强度:柔韧性练习,小运动强度。运动中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8~10次。

注意事项:膝盖不弯曲,腿放在肋木上的高度与身体尽量成90°直角。

(二)伸展运动

运动特点:提高关节活动的幅度和柔韧性。其方法,上肢关节伸展:练习者面墙站立,左手尽量缓慢顺墙摸高,可踮足;然后换右手,重复5次。肩关节伸展:取站立位,左上肢由前向后做回环运动5圈;然后换右手,重复5次。腰部关节伸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膝伸直,髋关节做缓慢的转体运动,左右各5次,运动幅度越大越好。背部关节伸展:直体站立,双膝伸直,身体做前屈后伸运动各5次,左右侧弯各5次,运动幅度越大越好。

运动强度:以柔韧为主的身体素质练习,小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不定期,随时随地进行。

注意事项:伸展动作不要过猛,以轻松舒适为度;也可借助身旁器械物品,如椅子、桌子、单双杠、肋木等进行练习。

(三)站位体前屈

运动特点:体前屈主要用来发展脊柱和下肢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练习者两足跟并拢站立,两腿伸直双膝不弯曲,上体尽量前屈使手指前伸触地或双手抱膝,保持此姿势10秒钟左右,使大腿后侧韧带拉长。

运动强度:柔韧性练习,小运动强度。运动中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7次,每次2~3组,每组3~4次。

注意事项:两腿伸直膝盖不弯曲。

(四)坐位体前屈

运动特点:练习者两腿伸直坐于平地或器械上,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伸触击双脚背,前额触膝。

运动强度:柔韧性练习,小运动强度。运动中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7次,每次8~10次。

注意事项:两腿伸直,膝盖不能弯曲;上体尽量前屈,手指尽量前伸触击双脚,停留几秒钟。

(五)向后伸举腿

运动特点:自然站立,两手扶于支撑物,一腿直立,另一腿前后摆动,提高腿部柔韧性,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运动强度:柔韧性练习,小运动强度。运动中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8~10次。

注意事项:后摆腿时塌腰,前摆腿时尽量上摆,振动的幅度以能拉长大腿韧带为宜。

四、发展力量素质

(一)上肢力量

1.弹簧拉力器直臂扩胸

运动特点:弹簧拉力器能发展上肢、胸部等身体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者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年龄、体力状况选择弹簧根数,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弹簧根数。

运动强度:中等偏低运动强度。

中等运动量心率:(195次-年龄)×80%;小运动量心率:(180次-年龄)×80%。

运动频率:每周锻炼2~3次,每次2~3组,每组10~15次,组间休息1~2分钟。

注意事项:必须依靠臂力完成,身体其他部位不要跟着一起用力。

2.双杠双臂屈伸

运动特点:发展人体的上肢力量,经常练习能发达胸部肌肉,促进胸廓运动。练习者杠端站立,双臂用力支撑身体直至伸直,通过屈伸次数来确定自己的臂力。

运动强度:力量素质练习,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次,每次2~3组,每组8~12次,组间休息2~3分钟。

标准动作等级标准:不及格4次以下,及格5~9次,良好10~14次,优秀15次以上。

注意事项:练习时尽可能采用深吸气、缓慢呼气的方法;完成杠上标准化的动作稳定一定练习次数后,再增加练习次数,以获取更大的健身效果。

3.平卧推举

运动特点:平卧推举能发展身体的胸大肌、呼吸肌群和肩带肌群。练习者仰卧在长凳上,肩部与臀部触及凳面,腰部用力收紧抬起,保持挺胸吸小腹状态。手持杠铃两臂伸直,先屈臂缓慢将横杠放在胸部第三、四肋骨间,然后用力向上推举,两臂伸直至原来位置。重复进行。

运动强度:力量素质练习为主,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次,每次3组,每组10~12次,组间休息1~2分钟。

注意事项:练习者身旁要有人保护。开始练习时用鼻猛吸一口气,杠铃向下时慢慢用口呼气,但不要呼尽,如果把气呼尽,胸廓会显得无力。

4.提举杠铃

运动特点:提举杠铃是发达上肢肌肉的有效方法之一。杠铃主要由杠铃杆、杠铃片和卡箍三部分组成。杠铃杠的规格重量为20千克,杠铃片的规格重量有25千克、20千克、15千克、10千克、5千克、2.5千克等。练习者可根据自身体力和经验,选择所需重量进行锻炼。若发展肌肉力量采用大负荷、慢速度、少次数的练习方法;若发展肌肉耐力则采用轻负荷、快速度、多次数的练习方法。

运动强度:上肢力量为主,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肌肉力量练习每周3次,每次3组,每组4~10次。肌肉耐力练习每周3次,每次3组,每组10~25次;组间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

注意事项:提举前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肌肉、韧带、关节的急性拉伤。提举中注意自我保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5.哑铃

运动特点:哑铃是健身房、俱乐部、家庭必备的小型健身器械。标准的哑铃重量规格有2.5千克、5千克、10千克等,练习者根据自身体质状况进行针对性练习。

运动强度:上肢与肩轴部肌肉力量为主的练习,采用中等或中等偏下运动强度,用45%~65%的力量锻炼。

运动频率:两臂体侧摆举,每周3次,每次2~3组,每组5~10次,组间休息1分钟。

前后摆臂:每周3次,每次3~4组,每组25次,组间休息1分钟。

两臂前上举:每周3次,每次3~4组,每组15~20次,组间休息1分钟。

注意事项: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练习中力求动作姿势准确到位,以确保健身效果;练习后做好放松活动,并安放好器械。

6.俯卧撑

运动特点:俯卧撑主要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按身体姿势可分高、中、低姿势三种;按脚法可分两脚并拢和开立式两种。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其一,利用床桌椅进行,头部高于支撑面,难度较小;其二,双脚支撑于地面,头和躯干保持平面,难度中等;其三,双手撑于地面,双脚放置高于躯干和臀部20~40厘米处,难度提高。

运动强度:中等或偏下运动强度,以手臂不过于颤抖为宜,运动心率120~130次/分钟为好。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15~30次不等,组间休息3~4分钟。

注意事项:两臂伸直支撑身体时不要塌腰、撅臀。可灵活选用三种方法交替练习。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地进行练习。

7.引体向上

运动特点:引体向上练习能提高上肢肌肉力量,使胸廓发达。引体时两臂伸直握杠,可正手或反手握杠。如若发展上臂屈肌群,宜采取反握的手法。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练习者根据自身的体力进行持续练习。

运动频率:每次2~3组,每组6~10次,隔天一次。

注意事项:每次引体向上以下颌过杠记数一次,动作应尽可能规范、标准;身体不要剧烈摆动,呼吸自然,身体上引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二)腰腹肌力量

1.抱头仰卧起坐

运动特点:提高腰腹肌力,减少腰腹部位的多余脂肪。取仰卧位,双手抱头,两腿伸直自然并拢,利用腹肌收缩带起上体,双肘触击腿部,然后躺下连续反复练习。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有效运动心率在100~14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每次连续做30次左右,或练习次数接近极限为好。

注意事项:起坐时两腿自然伸直,上体躺下时动作要缓慢。

2.仰卧举腿

运动特点:提高腹肌力量,减少积聚的皮下脂肪。取仰卧位,两手握住固定物或自然放于体侧,两腿并拢伸直上举,使上体和腿的夹角小于90°,再缓慢还原。

运动强度:以腰腹力量为主的练习,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或早晚各一次,每次2~3组,每组连续完成20~30次或达到极限举不起腿为宜。

注意事项:两腿自然伸直,膝盖不弯曲。

3.仰卧屈膝团身

运动特点:主要发展上、下腹部肌肉,塑造平坦结实的腹部。取仰卧位,双腿伸直,尽力向上屈膝收腹,双膝触击胸部。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每次连续做20~30次左右,或针对个体提出不同要求。

注意事项:两腿屈膝收腹尽量贴近胸部,腿放下时动作要缓慢。

4.仰卧转体

运动特点:经常练习可减少腹部脂肪,缩小腰围健美体形。仰卧上体抬起时,一手前伸触击异侧脚背,交替进行。

运动强度:以腰腹力量为主的练习,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或早晚各一次,每次2组,每组20~30次,必须连续完成。

注意事项:起坐时,两腿自然伸直,膝盖不弯曲。仰卧时,上体下落动作宜缓慢,肩胛骨碰板面,避免头部下落时受撞击。

5.肋木收腹举腿

运动特点:肋木是体操练习的必备器材,常用来进行柔韧、攀爬和力量练习。利用肋木练习收腹举腿是发展腰腹肌力量的有效健身方法。双手紧握肋木,上体固定不动,双腿并拢伸直向上做收腹举腿运动并尽量贴近胸部再放下。

运动强度:以力量、柔韧练习为主,中等偏低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3~4次,每次2~4组,每组6~10次,组间休息2~3分钟,或根据自身体力状况进行更多的练习。

注意事项:收腹举腿时,两腿伸直膝盖不弯曲,尽量上抬贴近胸部再缓慢放下。

(三)腿部爆发力

1.并足连续跳

运动特点:双脚并拢前脚掌着地连续向前小跳,经常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小腿肌肉的爆发力。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20~30米,组间休息3~5分钟。

注意事项:上体自然不挺腹,前脚掌着地协调用力向前跳。

2.台阶交替蹬伸跳

运动特点:发展腿部肌肉爆发力。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次2~3组,每组10~20次,组间休息2~4分钟。

注意事项:前脚掌着地腿充分蹬直。

3.立定跳远

运动特点:是力量和速度的综合素质,经常练习能发展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2~3次,每次2~3组,每组5~8次,组间休息2~4分钟。

注意事项:运动时穿球鞋,练习后要进行放松活动。

五、调节精神,改善情绪

(一)徒手形体操

运动特点:形体操具有典型的健身、健美、健心的作用,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经常练习能促进体格正常发育,提高全身关节的柔韧性、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形成优美的形体与举止,表现出青春的活力。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钟左右。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1~2套,每次5~10分钟。

注意事项:练习时应掌握从小幅度到大幅度,从小关节到大关节,动作由慢到快的原则,并保持积极的情绪。

(二)韵律操

运动特点:韵律操顾名思义讲究韵律节奏,在充满青春气息的练习中发展身体的灵敏与协调素质。其动作连贯节奏明快,简单易学。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1~2套,组间休息2~3分钟,持续练习12~15分钟。

注意事项:不在饱餐和饥饿状态下跳操,练习时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按音乐节奏协调练习。

(三)骑自行车

运动特点:提高耐力,增强腿部力量及心肺功能,郊外远游使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利用周休日结伙搭伴骑车远游,可采用轮流领骑的方法,既加快了车速又增添了乐趣。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在120~150次/分钟为宜。

运动频率:车速据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注意交通安全。

(四)登山

运动特点:家人或朋友利用周休日进行锻炼,增强心肺及呼吸功能,提高身体耐力和腿部力量,增添生活乐趣。爬山时身体稍前倾,速度不宜太快,下山勿跑动,以免受伤。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在120~140次/分钟。

运动频率:每周1~2次,每次登山时间不超过1.5小时,每爬15~20分钟小憩1次,或据情而定。

注意事项:衣服要宽松,最好穿球鞋。

(五)跳绳

运动特点:跳绳是一项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的常用健身方式。经常练习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强化身体的协调性与敏捷性,增强臂力和腿部弹跳力,增强心肺功能。可采用双摇跳,双脚跳,原地交换腿跳,单脚跳,单腿前伸跳等方法。练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能与经验,选择其中的1~2种跳法。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钟。

运动频率:不定期或定期。每周4~5次,每次2~3组,每组50~100次或每组1~3分钟,组间休息3~5分钟。

注意事项:呼吸自然,动作协调有节奏。

(六)游泳

运动特点:采用任何一种姿势均可,游泳时胸部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对呼吸肌提出更高的要求,故可增强心肺功能及身体各部位的肌力。

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

运动频率:若有条件或天气过热,每周2~3次,每次0.5~1小时。

注意事项:游泳速度不要过快,以自己体能的中等运动强度,游完后不感觉太累为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