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谊舞的基本技术与要求的介绍

交谊舞的基本技术与要求的介绍

时间:2024-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较而言,交谊舞的动作技术、动作规格及舞姿的要求均不像“国际舞”那样高难、严格,它的步法简单,难度较低,习舞者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舞蹈训练就能很快学会。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交谊舞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步法,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跳好交谊舞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节 交谊舞的基本技术与要求

交谊舞又称为交际舞或社交舞。作为体育舞蹈根基的一部分,是国际上最广泛流行的一种文明健康的社交娱乐活动。交谊舞最早起源于欧洲,历史悠久,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复杂演变过程,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渐渐形成了现代诸种形式与不同风格的交谊舞。我国交谊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伴随着外来资本势力的侵入,交谊舞这一西方的舞蹈文化也被带入中国,很快受到国内上层社会人士的钟爱。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中国革命处于最艰苦的岁月里,革命圣地延安也曾经举办过交谊舞晚会,一些中央领导同志还参加了舞会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交谊舞同样受到了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的普遍欢迎,且普及得非常广泛,很多公园、机关、学校、工厂、饭店和俱乐部经常举行周末舞会,人们无不尽情地享受交谊舞给他们带来的乐趣。随后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十年动乱的摧残,交谊舞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任何人都不得问津,以致交谊舞在中国销声匿迹达10年之久。但是真正文明健康的传统文化是不会消亡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又重新对交谊舞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快掀起了跳交谊舞的热潮。实践证明,交谊舞这项颇具旺盛生命力的和融体育、娱乐及艺术于一身的健康有益的体育运动,对满足人们健与美的需要,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开展这项运动。

相比较而言,交谊舞的动作技术、动作规格及舞姿的要求均不像“国际舞”那样高难、严格,它的步法简单,难度较低,习舞者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舞蹈训练就能很快学会。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交谊舞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步法,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跳好交谊舞最基本的条件。

一、交谊舞的基本技术

(一)交谊舞的基本姿势

交谊舞一般都是以对舞的形式(即双人舞)来进行的。对于习舞者来说,两个舞伴正确的跳舞姿势及准确而稳定的扶抱方式都是跳好交谊舞极为重要的因素和先决条件。因为错误的姿势不仅会影响跳舞的美感,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到舞伴之间的协调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导致两个舞伴难以互相默契配合地跳好交谊舞。而错误的扶抱方式也会使舞姿的正确度遭到破坏,同样产生不好的效果。现实中一些初学者往往只重视步法的学习,追求舞步的花样,却忽视跳舞的正确姿势和动作的美感,这显然是很不可取和不对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跳交谊舞之前,首先要学会健康、正确、优美的跳舞姿势和扶抱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跳交谊舞。

1.交谊舞的正确姿势

交谊舞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姿势叫闭式舞姿。从总体要求上讲,应做到端庄、自然和大方。既不可畏畏缩缩,也不可轻浮放荡。其整个身体要始终保持平、直、稳,不能扭曲歪斜或耸肩摇臂,更不要低头、拱背、收胸及过分挺胸、塌腰、屈臂、挺肚子或向外撇脚。站位时男女舞伴相对而立,相距约15cm,身体站直,头部端正,两脚相靠近,胯部提起,腰部挺直。女伴稍将身体移向男伴右侧,相互错开一到两寸,以便男女舞伴均可以从对方右肩上方平视前方,观察到舞伴身后的情况,避免其视线被阻挡而发生碰撞。另外,双方身体重心应稍向前移,落在前脚掌之上,便于起步和行步时能够跟上音乐节拍,达到舞步与音律的步调一致性。在现实中,一般初学者最常见、也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在舞蹈进行中低头看自己或对方的舞步是否出错或是否同步,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它势必形成不良的跳舞姿势,影响舞姿的美感和跳舞的效果,必须引起初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2.男女舞伴握手和扶抱的正确姿势

(1)男女舞伴的握手姿势(男左、女右手臂)

两人基本姿势相对而立,男舞伴左臂侧举,肘不过肩,左手略高于肩,左上臂基本与

部平行,上前臂约成135°角,呈“V”字形,左手与腕部保持平直,四指自然并拢,大拇指和食指稍分开,轻握女舞伴右手。女舞伴右臂侧举,四指并拢轻放在男伴右手掌上,大拇指紧贴男伴大拇指外面,与男舞伴相握。握手要适当放松,不可过紧。握手的高度应保持在双方身体中间平面上,以与女伴耳垂相齐高度为宜,切记手臂不宜过高或过低,也不可过分撑开伸直,男伴左手不能向前推或向后拉女伴右手,以避免破坏身体姿势和影响舞姿的优美性。

(2)男女舞伴的扶抱姿势(男右、女左手臂)

男舞伴右手臂呈自然圆弧形,肘部抬起指向外侧,经女伴左腋下自然向前方伸出,五指并拢,手背朝外,轻扶抱在女伴左肩胛骨下面的背部,掌心略空。女舞伴左臂侧举,左手轻扶放在男伴右肩之上,臂与男伴右臂相贴。值得注意的是女舞伴不论左、右手都应避免用力扶压在男伴的手臂或肩上,也不能强按住对方,以免加重男伴的负担。

(3)交谊舞的其他常用姿势

①右外侧姿势:男女舞伴相互移动迈步到同伴的右侧,两人右肩相对,右髋相靠近,身体与闭式姿势一样仍保持平行,头稍向右转,以便能互视对方。

②左外侧姿势:动作与右侧姿势相同,只是方向与位置相反。

③行步姿势:是从闭式姿势变化身体方向而形成的姿势。即男伴向左侧转45°,女伴向右侧转45°,男伴右胯基本上挨着女伴左胯,男伴的头稍向右转,女伴的头稍向左转,以便能互视对方。

④敞式行步姿势:男女舞伴左右胯相对相隔一步左右并排站立。男伴右手背朝上握住女伴左手(手心向上),男伴左臂和女伴右臂屈肘侧举,与肩同高,手心向下。男伴的头稍向右转,女伴的头稍向左转,以便能互视对方。

⑤反向行步姿势:动作同行步姿势,只是转向相反,男伴左胯与女伴右胯相挨。

⑥反向敞式行步姿势:动作同敞式行步姿势,只是动作方向相反。

⑦敞式分离姿势:男女舞伴面对相隔一步左右站立。男伴左手背向上握住女伴右手(手心向上),男伴右臂和女伴左臂稍屈肘或侧举,手与肩同高,手心向下。

(二)运步方法

交谊舞中运步是十分重要的。运步时步子要平稳、轻柔和流畅,身体重心应随步子移动,并且要保持较好的身体姿势。

我们以交谊舞最基本的舞步前进常步为例(左足开始):预备姿势站立,先将身体中心移至右足,左腿以髋带动向前迈出,重心前移,左足掌触地,很快拖滑至足跟落地,放平足步,重心移向左足。左足在右足向前滑进的同时足跟抬起,以足掌向前滑进与足平行后,放平足位,依次循环进行。后退常步的运步动作与之相同,方向则相反。交谊舞中的多数舞步均按此运步方法行进。

(三)反身动作和倾斜动作

交谊舞在前进或后退时,相反一侧的肩和上体所做的稍微向前领肩和向后扭转的动作即为反身动作。如右足前进时左侧肩和上体稍向前倾;右足后退时,左侧肩和上体稍向后扭转。

在交谊舞转身步即旋转步时身体随转动同侧方向做的自然倾斜的动作叫倾斜动作。如左转时身体应自然地向左倾斜,右转时身体应向右自然地倾斜。

交谊舞中如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反身动作和倾斜动作,则可以增强舞步的装饰性和优美性。

(四)升降动作

所有交谊舞的舞步通常都有升降动作,只是升降的幅度及节奏各有不同,有大有小,有快有慢,但必须符合舞种的特性及乐曲节奏的要求。如布鲁斯的升降不明显,快四舞步的升降节奏较快,而华尔兹的升降幅度则较大,升降动作的节奏也较缓慢。一般用足跟时为降下,用足掌时为升起。无论怎样,舞步的升降动作都应做到平缓、柔和与自然,身体中心呈波浪起伏的曲线运动,切不可生硬、急促和突然,否则在舞步行进时,就会产生身体的颠簸或颤动,影响交谊舞的美感。

(五)转身动作

在交谊舞中转身动作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因为不断变化跳舞的方向是交谊舞的基本要领之一。在交谊舞中,一般采用45°,90°,135°,180°和360°的转身动作。但也要根据舞池中前后、左右各个舞对的运动情况灵活地掌握和应用,有时也会出现40°或260°的转动,这主要看男伴带舞的方向和技术。只有熟练地掌握常规转身动作,才能逐步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

(六)带舞

在交谊舞中,男伴起着主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假如一个男伴很会带舞,那么即使他的女伴不太会跳舞,他也能弥补过来。相反,假如男伴带得不好,即使他的女伴跳得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整个跳舞过程中,男伴只能用右手给女伴以清晰明确的信号和提示。切忌用左手推拉女伴(除非女伴离自己太远),这样不仅会破坏舞蹈的正确姿势,而且也会影响女伴的稳定性和平衡感,从而失掉两个舞伴之间协调一致的感觉。

如果男伴向后退,那么他应用右手整个手掌压一下女伴背部,以示意女伴跟上他向前进;假如男伴向前进,那么他应稍微减轻右手掌的压力,以示意女伴后退;假如男伴要女伴向右转,那么他应用右手掌根轻压一下女伴背部;假如男伴要女伴向左转,那么他应该用右手指端轻压一下女伴背部。因此,我们说男伴带舞的技巧基本上都在右手上。

对于带舞的男伴来讲,他必须要熟悉领会舞曲的音乐,当他在跳舞之前一听到音乐,就能明白并确定是什么舞曲,该跳什么样的交谊舞(慢四步还是慢三步等),同时还要确定舞步的节拍。假如一个男伴不会听音乐,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女伴必将会无所适从,也就无法相互配合地跳交谊舞了。

交谊舞一般都是男伴用左脚起步(女伴右脚)。男伴在开始跳舞前或者是把身体稍向前倾表示要起步了,或者先把左脚向后撤一步,以表示对女伴的礼貌谦让。在舞步行进中男伴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来选择步长,音乐比较快时,舞步应小一些;相反音乐比较慢时,舞步则要相应地长一些。不过男伴还应考虑到自己舞伴的身高问题,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舞步的大小。要尽可能地选择身高相差不太大的舞伴,以避免女伴跟起来感到吃力,或者发生踩脚的现象。总之,在跳舞时男、女舞伴都要显得庄重、文雅、大方、自然、轻松和优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跳舞的乐趣。

(七)跟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跳交谊舞时女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女伴不用像男伴那样考虑迈步的方向和跳什么花样。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女伴掌握了一些基本舞步和变化花样,她就能自如地跟上男伴的舞步。不过一些初学者容易紧张,协调用力不当而影响保持正确的跳舞姿势和稳定平衡,致使男、女舞伴之间产生一种对抗的感觉。另外,女伴反应迟钝造成起步比男伴起步晚,也是导致男女舞伴之间失去协调一致的原因。刚开始学舞时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对她们来说是难免的,但只要能保持正确的姿势,把身体挺起来,双肩自然放松,上身稍向后仰(切记不要塌腰),肌肉松弛(但不要全身发懈),注意男伴的右手信号和音乐节奏,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过不了多久,跳起舞来就会渐渐感到越来越舒适自如、轻松惬意。

交谊舞中女伴切忌代替男伴,把自己的舞步或花样以及迈步的方向强加于男伴身上,也只有在男伴看不到后面而在行步中将要碰撞别人或某障碍物时,女伴才可用自己的左手轻按一下男伴的右肩暗示他不能往后退了,以此让男伴能够从容避让,保持舞步的连贯延续性。

(八)舞步

所有的交谊舞及其花样都是由不同的舞步动作组成的。一般来说,每个舞步都意味着身体重心的移动和舞姿的变化。按照舞步的速度它们基本上可分为慢步和快步两种。按照舞步的方向它们可分为前进、后退、斜进、斜退和向旁迈(横步),也可沿弧线进或退,还可以做转身(45°,90°,135°,180°,360°等)的舞步。按照舞步的性质它可以分为实步(全脚着地)、虚步(脚似乎着地,但没真正落在地面上)、踏步(用全脚踏一下地)、敲步(用半脚掌踏一下地)和点步(半脚掌轻轻落在地面上),等等。

交谊舞中许多舞步都有它们固定的动作名称,如常步、并步、横步、退步、扫步、前划弧步、后划弧步和锁步,等等。正是这些千变万化的舞步以不同的方式和节奏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各异的交谊舞及其多姿多彩的花样。同时,各种交谊舞之间很多舞步的基础步形都是融会贯通的,只要善于相互借用并按照每个舞种规定的节奏和升降等特定要求跳,就能更加丰富舞步的内容,从而跳得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因此,大家在学交谊舞时要特别重视每种交谊舞基本步法的学习,一旦能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舞步,就可以即兴地把各种舞步组合在一起自由地翩翩起舞了。

(九)舞程线

舞程线或叫方向线,它是想像中沿着舞池边缘逆时针方向的一条圆弧线。一般来说,绝大部分交谊舞如华尔兹、布鲁斯、探戈和狐步舞等都应沿着舞程线来跳。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别人的表现,这已成为跳交谊舞的惯例。如果舞池中所有的舞对都能顺着舞程线来跳,就可以避免互相干扰和发生冲撞的现象。所以,男伴在邀请女伴跳舞时,男伴应面向舞程线,由此开始引导女伴跳舞(图17-2-1)。

img589

图17-2-1 舞程线示意图

(十)行进方位

交谊舞依照舞步前进的方向可分为8个方位,该方位是根据身体所处的面来决定的,每个方位为一点(图17-2-2)。

img590

图17-2-2 方位示意图

(十一)舞会礼节

舞会是供人们锻炼身体、消遣娱乐和社会交往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公共场所,凡是参加舞会的人都应该遵守舞会礼节的一些要求,时时处处讲文明礼貌。衣着上必须整洁、漂亮、舒适和得体。男同志可以穿西服或穿衬衫系领带,女同志可以穿鲜艳一些的裙子或衣服。衣服过紧会影响跳舞的动作,而穿背心短裤参加舞会,或戴帽子穿拖鞋进入舞池都是一些不文明的失礼行为。另外,举止必须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过分拘谨或扭捏造作,也不能过分开放,没有分寸。为了保持场内的清洁卫生,不得吸烟、随地吐痰或乱弃杂物。此外,谈吐要文明礼貌、诚恳朴实,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口出粗言。遇到自己认识的朋友或同事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在邀请舞伴时要走到她面前问一声“你能和我一起跳舞吗?”或“请你跳个舞好吗?”在一般情况下被邀者不应拒绝。被邀者万一自己已和别人约好跳舞,就应该歉意地向对方说声“对不起”。这时邀请者不应再强求对方。说声“没关系”,再重新邀请别的舞伴。一旦在跳舞过程中无意碰到别人,应主动说“对不起”或“请原谅”。跳完一首舞曲,互相应主动道谢,男伴应先将女伴送到她原来的座位上,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原位,切记不可随便抢占别人的座位。

总之,舞会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高尚者有助于在社会成员中建立健康和睦的关系和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初学者应注意的问题

(1)学习体育舞蹈必须注意姿态优美、动作舒展挺拔和举止优雅大方,舞动时始终保持头正(收住下腭)、挺胸、收腹、立腰、肩平及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姿势。

(2)体育舞蹈要求男女舞伴节奏和谐,共舞配合默契,同时在年龄、身高、体形、容貌、气质、风度、乐感、舞感、表现力以及相互配合能力等方面协调一致,那就是最佳的搭档。

(3)体育舞蹈的舞种很多,初学者不要普遍尝试,要先了解各舞种的内在规律及其乐感、舞感、表现力和舞蹈风格方面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特点和条件的一类舞蹈,择其二三个舞种进行学习。

(4)往往初学者易犯只求数量与进度、以追求花步为美而不注意动作质量的毛病,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往往是导致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虽然初学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完很多动作,但这些不规范的动作如同“废品”,如习以为常就会造成动作定型,很难改正。所以在学习每一个动作时,都必须认真、规范和准确,做到精雕细刻,从基本功入手,从最基本的舞步开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认真学习,常言道:“功到自然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