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促进培养工作
郭富根[1]
一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如何进一步搞好研究生工作,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这是摆在研究生管理部门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如果教学质量上不去,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在当前全国改革的潮流中,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级人才,也是一种竞争。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在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出来,在业务上,主要应使研究生在四种能力上有所提高,这四种能力是:①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②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④加强论文工作的指导,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围绕着提高研究生的四种能力,研究管理部门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近几年来,我们主要通过抓三方面的工作来逐步实现,即教学规范化、质量评估和筛选分流。
从1986年开始,我们首先对招收研究生的47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是:重新审定各专业的研究方向;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编写学位课程教学大纲和选修课内容简介;适当调整学分比例,增加自学时数,使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环节的学分比例大致按3暶2暶1的比例安排,总学分数由原来的36学分调为34学分。
经过一年的工作,通过“四上四下”的反复修改,终于基本上完成了修订培养方案的任务。目前47个专业有210个研究方向(调整压缩了40个研究方向),汇编、出版了300余门学位课、近500门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和内容简介。
修订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出版各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有特色的教材,使研究生教学逐步规范化,这是研究生专业建设中最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研究生的业务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
二
制订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还要很好地执行,这就要严格管理。我们是通过抓质量评估来强化管理的。
质量评估,指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检查。通过抓质量评估,比较一下各个专业培养研究生的整体条件,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达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因此,评估工作实际上是群众性的教学质量检查。
开展质量评估工作,要针对本校的实际,拟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对评估的范围、组织领导、时间安排、奖励办法、评估总结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们还通过试点,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拟定了自检小结提纲,对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评分标准、教学资料等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质量评估工作大致分四步进行:
1.成立质量评估小组,统一认识明确任务
我校47个专业的质量评估,分三批进行。为了做好每批的评估工作,研究生院要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召开评估工作会议(或现场会),由研究生院领导介绍前一批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本次评估的实施办法、考核评分的基本要求、考核的办法、步骤和完成时间。经评估组讨论,在基本达到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最后形成文件,作为本次评估的依据。
2.各专业分别准备,迎接检查
质量评估的基础在自检,参加评估的各个专业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自招收培养研究生以来本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经验,写出自检小结,同时还分门别类地按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成绩管理、论文工作、办学条件等五个方面由近及远整理、汇集研究生教学管理资料,并作必要的分析比较。
3.分组检查,同行评议,综合评定
每一批的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组成员所检查的范围,分成业务质量、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等若干个考核组,评估组成员在分别审阅了各专业的自检小结以后,用两天左右的时间,以考核组为单位,分别到受检专业点通过看(看资料)、问(对自检小结中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由受检专业的负责人解答)、评(初步评分)的方法,进行检查、评议。
4.总结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评估工作一结束,召开评估组全体人员会议,就评估工作的情况及改进意见交换意见。对于每个专业的具体意见,由研究生院汇集以后,分别向各专业转达。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33个专业完成了质量评估工作,占招收研究生专业数的70%。这33个受检专业中,同时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12个专业,占受检专业数的36.4%,仅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14个专业,占受检专业数的42.4%;已招研究生但无硕士学位授予权的7个,占受检专业数的21.2%。
考核评分采取分组评议、个人(不记名)评分、综合评定的方法进行,最后评定为“优”、“良”、“中”、“差”。评为“优”、“良”的给予奖励,“差”的停止招生。考虑到分批打分在掌握标准中可能不完全一致,而由研究生院根据平时所了解的情况及研究生的反映统一平衡(在对某个专业评估时,对该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经完成评估工作的33个专业中,评为“优”的7个专业,占受检专业的21.2%;评为“良”的17个专业,占受检专业数的51.5%,评为“中”的9个专业,占受检专业数的27.3%。
三
评估工作的全过程是不断地动员教、学、管三方面的人员参加研究生教学质量检查的过程,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我们始终得到了有关系(所)领导、受检专业的配合和支持,通过100多位评估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上达到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相互交流、促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目的。
已经参加评估的单位和专业负责人都认为:为了评估,虽然要做不少准备工作,花了不少工夫,但这是值得的,通过评估,总结了经验,找出了差距,促进了改革,鼓舞了信心,评估可以说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加油站”。
评估分业务质量、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条件、教学管理等共10多个项目,因此自检内容比较多,它总结了本学科10年来培养研究生的主要经验。
评估要从整体上来衡量每一个受检专业的培养条件,从教、学、管三方面来检查每个专业的教学质量,这样就使考核结果比较客观,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每个评估组成员在检查中也受到了有益的启发,从比较中看到了差距,从评议中逐步统一了认识、统一了标准,这样就有可能使研究生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各单位和专业通过自检和互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召开系(所)领导、专业委员会、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工作小组会议,通报评估工作情况,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校结构工程学院通过评估认为: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审定工作以后,要抓好各专业学位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要研究扩大培养“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工作,考虑设计、施工部门的用人需求,把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化。环境工程系通过评估后认为要特别重视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训练,这种训练要制度化,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有考核评定,同时派负责同志到南大、南工等兄弟院校“取经”,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研究本系各专业的建设问题。海洋地质系认为要加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探索和工矿企业联合培养的途径。评估工作的实践证明,评估对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逐步完善建立以自检为基础的评估制度,是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指导,完善和发展学位工作的重要措施。我校这次开展的评估工作,也是学位授予质量检查的一个良好开端,花时少,收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评估工作的基本做法是可行的。我们深信,只要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刊于1988年第2期)
【注释】
[1]郭富根,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