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宏观分析

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宏观分析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思维有惯性,人们总是容易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习惯于按照一定的思路、一定的格式去思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心理态势,作某种定向运动,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就是所谓的惯性思维或再生性思维。因此,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科学研究的狭小领域。

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宏观分析

陈其荣[1]

随着世纪之交世界范围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加强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研究生素质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不久前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第四届全国理工农医博士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曾就本课程教学如何有利于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这样的研讨会无疑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但笔者认为,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只涉及研究生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某一门课程怎样教学(又如在硕士生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中强化有关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内容等等),还涉及整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思路,它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模式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与讨论。

一、创造性思维:一种有效地探求新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首先,我们从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谈起。因为这个问题是我们讨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但绝大多数学者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作出界定的:其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的各种创造能力。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无非是人的各种创造能力的实际发挥和运用,而人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因此研究创造性思维就是研究人的意向活动,也就是主体自身的动机、情绪、情感、兴趣、意志、信念、性格等等。其二是从科学发现和发明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发现和发明的一种潜在的创造力,这种潜在的创造力不是空洞地、虚无地存在着的,而是具体地、实在地存在于科学家(思维主体)的创造性的科学活动之中。因而在目前尚不能完全打开人脑这个“黑箱”的条件下,主张通过分析科学史上科学发现的种种典型案例,从中概括和总结出科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性,进而揭示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机制。

上述两方面的研究都有其合理性。确实,创造性思维首先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这种心理活动不仅重视人的认识活动即智力活动,更重视人的意向活动。因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这些能力并非齐头并进的,而是互有短长,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能力结构。但是如果仅仅限于对创造能力及其结构进行研究,还不能把握和抓住创造性思维与非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区别。对创造心理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考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标准问题。

从科学发现和发明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发现和发明毕竟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的成果,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着力进行研究,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在科学研究领域能做出更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但是创造性思维并非科学研究领域所独有或专有的思维形式。如果把创造性思维仅仅归结于科学发现与发明,这就不适当地缩小了创造性思维的主体范围和适用领域。创造性思维的判定标准决不在于对思维的主体、思维的结构和适用的领域有什么特殊的限定。

这里还需说明一点的是,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再生性思维而言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大量的思维并非创造性思维。由于思维有惯性,人们总是容易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习惯于按照一定的思路、一定的格式去思考,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心理态势,作某种定向运动,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就是所谓的惯性思维或再生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一种自主性思维,它要求思维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思维活动实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独立地进行思考。它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不迷信权威,力求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因而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

显然,倘若我们在此不对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要素作微观的分析,那么在宏观的意义上,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少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①科学知识的解释和覆盖域,它决定了创造性思维可能延伸的范围;②科学知识的现实社会背景,它决定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条件;③科学知识与应用的一致性,它制约着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能发挥的特定价值取向;④科学知识与技术结构相统一的程度,它从实践的功能上限定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的相应技术手段和途径。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系统地决定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呈现的大小、方向及其价值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可能超越时代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伟人只能在他们那个特定的时代作出他们特定的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本质所在。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有效地探求新知、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外延,狭义的理解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广义的理解是指在社会多样化的、复杂的应变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呈现的大小、方向与价值意义,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和现实或者科学发展的特定历史和现实。

二、拓宽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视野,满足专业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明确了应将创造性思维广义地理解为在社会多样化的复杂的应变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形式,我们再来议论拓宽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视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今的研究生是培养21世纪的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人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已经提出并将继续提出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们目前培养的研究生中,除了大部分人将从事专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之外,还将有一部分人直接从事科技、经济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及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工作。因此,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科学研究的狭小领域。我们必须从我国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各方面拓宽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视野。

第一,要把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单纯的科学研究领域拓宽到整个科学技术活动领域。因为跨世纪的高层次人才不仅要从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还将有为数众多的人研究市场开发、从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以及科学技术部门的组织管理工作。在包括科学研究及市场开发和科学组织管理的整个科学技术活动领域中,都需要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要把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科学技术活动领域进一步拓展到经济活动领域。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不仅是攻读经济专业的研究生,而且在攻读文、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中,也将有许多人要参与内外贸易、经济管理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在从事这些经济活动中,同样需要富有创造性思维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要把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经济活动领域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政治活动领域,这是因为在跨世纪的高层次人才中,还将有一些人需要从事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工作。在制定决策和组织实施决策中更需要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富有成效地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任务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性发展。

三、加强跨学科教育,优化综合知识结构

英国著名科学家M·I·B·贝弗里奇说过:“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8页)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需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为背景。只有掌握丰富的经验材料,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才可能使思维的鲲鹏展翅自由翱翔,作出科学上的创造与技术上的发明。

当然,这里所说的“综合的知识结构”,不是指要我们的研究生掌握所有的学科知识(事实上,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琳琅满目的学科群,没有一个人能充分掌握全部的知识),而是指要打破学科界限,突破狭隘的专业分工,具备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须知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正是出现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点上;当代科学发展中最有前途和取得丰硕成果的科学学派大都具有浓厚的综合研究色彩;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的视野都没有囿于其狭窄的专业领域而具有广博的知识或跨学科知识,集“专”与“博”于一身。比如,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理论基础——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本人的专业是数学,但他没有把自己限制在纯数学的研究上。他对电讯工程有很深的研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研究过防空火力的控制装置。他又是计算机科学家,关于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和制造的基本思想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此外,他对神经生理学也很精通,并在墨西哥国立心脏研究所工作了5年,他的名著《控制论》就是在心脏研究所撰写的。他对社会科学也十分感兴趣,“新的工业革命”这个概念也是他最初提出来的。正因为他具有渊博的知识,熟悉数学、电子学、电讯工程、计算机、生理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知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揭示出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基本规律,创立控制论。这是任何一个知识狭隘的专门家所办不到的。

目前,跨学科教育已经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和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各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在推行跨学科教育、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方面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加强基础理论教学,设置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打破传统的系、科界限,建立综合学部、综合学科、综合研究中心,不仅学校注意综合化发展,而且强调学生要跨专业、跨系专修或选修课程。实践表明,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在笔者看来,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更是一种培养具有综合性知识、开拓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当今世界已有一些国家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例如在美国,就有围绕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形成的波士顿—坎布里奇科学工业综合体,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为中心形成的工业公园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集合了几所大学和一百多家专科学校、几千个大小企业组成的硅谷。由于这种联合体变封闭式的知识教育体系为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不仅大大加强了高等学校的财力、物力,加速了科研工作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使科学迅速地转变为生产力,而且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生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进行学习与实习,就能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成就,学会使用最新的科研仪器和技术设备,经受实际工作和社会工作的锻炼,能够更有效地培养自己综合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不仅需要具有高深渊博的知识、优良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且要有高度的人文文化素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文主义精神。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要存在着这些(理论)目标,科学方法就提供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可是它不能提供这些目标本身,科学方法本身不会引导我们到那里去。要是没有追求清晰理解的热忱,甚至根本就不会产生科学方法。”(《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76年,第394页)科学产生于人类的动机,它的目标也就是人类的目标,它的概念、原理、体系的表达,不仅取决于所发现的实在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类的性质。创造性思维委实是人类的真理意识、人类“追求清晰理解的热忱”的一种表现。因此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也就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教育。

另一方面还要指出的是,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许多重要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从社会系统工程的观念出发,考虑社会的条件、因素、影响和后果,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通力合作;自然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的确定和实施需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当代人类遭受的所谓“科学危机”、“文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科学观的危机,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丧失和科学总体中人文科学被遗忘的结果。近代以来,人类被实证知识和技术力量所迷惑,把实证的自然科学当作科学的全部,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的全部内容,必然造成精神的萎靡和人生终极意义的丧失。现在,不仅哲学家、人文学者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关怀人类的终极价值,呼吁重视人文科学,致力于唤醒被技术、被财富、被个人名利所遮蔽甚至窒息了的人文精神;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开始摆脱学科视域的限制,探讨人类生存的总体状况,探索人类未来的命运,深切地感受到需要从人文科学、从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的角度来重新思考本学科内的问题。

然而,对研究生人文科学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亟待加强。笔者曾就研究生对人文科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作过一点调查,结果表明在研究生中人文科学不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得到足够的重视,人文科学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攻读理、工、农、医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自然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几乎占据了思维的中心,人文科学或者处于他们的视野之外,或者就以自然科学的模式去予以理解。因此,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强化人文精神,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该承认,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历来就具有人文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优秀传统。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不论是学理工科的还是学农医科的,都有深厚的文学、历史、哲学的根底。由于他们富有人文精神,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艰苦的创业精神和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能够攀登上科学的巅峰。我们应该在固有的优秀传统基础之上,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先进成就,使人文精神被高度地弘扬起来。

(刊于1996年第1期)

【注释】

[1]陈其荣,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