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秦 芬[1]
伴随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建设和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大众生存形态向更高级层面发展的大势所趋。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将成为提高全省范围内社会成员整体文化素质的有利契机,以更有效的途径和更成熟的条件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提高广大福建人民的生活质量。自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明确将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中起,我省就开始着手部署这项战略工程,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要求,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社会团体、家庭、个人的积极性,鼓励群众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广泛参与其中,并通过开展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企、事业)、学习型社区(城市、乡镇)、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逐步建立、铺设和完善各类社会教育服务网络。同时,努力探索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畅通、服务管理有序、经费投入到位、保障措施有力的社会终身教育管理和运行模式。
十年过去了,这项工程的建设成效如何?与预期目标有何差距?各类学习型组织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评定是否已建成学习型社会?这些问题在全国尚未形成与各省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量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之前,以现有的调查手段,是很难给出定论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学习、培训的参与度、需求度、便利度、适应度乃至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的有力反映,可以作为衡量整个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指标。甚至从这个角度我们还可以发现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困难和不足。因而,本次调研就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学习情况调查为切入点,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和实践途径研究》选取福建省为七个样本地区之一的有利机会开展调研,所采用的调查问卷均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设计并提供。调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分析法、座谈会讨论法并结合深度访谈法进行。福建省问卷调查的地区抽样是根据我省各地市的地理分布情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梯次,在我省的东、中、西部分别选取3个地区(地级市)作为样本市,每个地级市再根据各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县级市)做调查。全省共向城市(含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向农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1000份,企业人员问卷2000份,共计发放个人问卷5000份,回收4967份,其中有效样本为4806份,计有效率为96.8%。同时,发放组织问卷65份,悉数收回,均为有效样本。本次调查共覆盖3个地级市的25个街道,10个乡镇(含城乡结合部),31个社区,6个村居委会,27个企业。
一、福建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现状
1.学习资源的提供与学习条件
在办学依据方面,城市社区开展教育项目的60%是根据上级要求而开展的,根据社区居民要求而开展的占72%,借鉴其他社区经验而开展的占12%,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而开展的占52%。而乡镇的社区教育主要是依托成人学校、中心学校、农技站、文化站以及农业推广站开展活动的,乡镇社区开展教育的主要依据为:70%是根据上级要求,50%是根据社区居民要求,20%是借鉴其他社区经验,40%是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10%选择随意开展。可见,城乡社区教育的办学动力主要来自于居民需要和上级要求,并适当考虑了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而对其他社区经验的横向沟通尚显不足。
在办学经费的筹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内由政府拨款用于城市社区教育经费的约有97.7万元,由各街道自筹的约127.8万元。乡镇社区用于居民教育的经费共计约224.8万元,其中政府拨款212万元,自筹12.8万元。调查中还了解到,大部分城市社区没有专门用于居民教育或者学习的经费,而乡镇社区中则有40%有专门用于居民教育的经费。可见,与乡镇社区教育相比,城市社区更为缺乏上级部门相应的专项经费投入,自筹经费又碍于能力有限,配套运作资金不足成为一大制约因素;乡镇社区教育同样也存在资金问题,但人员和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则显得更为紧迫。
在师资配备情况方面,样本卷中城市社区共有专职教师48名,兼职教师138名。教师的主要来源为:专职教师占12%,聘请教师占56%,社区居民中有相关能力的人员占48%,有组织的宣讲团占64%,社会志愿者占44%。而乡镇社区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情况为:70%是聘请教师,50%是社区居民中有相关能力的人员,40%是社会志愿者,有组织的宣讲团占30%,专职教师只占20%。调查结果可知,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是城市社区和乡镇社区办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其中乡镇社区教育的师资资源尤为匮乏。
在社会成员的学习条件方面,问及“周围可利用的教育和学习资源是否充足”,41.6%的社会成员认为一般,22.4%认为比较少,11.9%认为很少,选择比较充足的占20.5%,而认为很充足的只有为数不多的3.6%。城区居民在学习资源的充足方面比农村略具优势,但差异并不显著(见表1)。问及社会成员对学习设备及资料的准备情况:电视机的普及率占98.2%,96.3%的社会成员表示拥有手机,其次是电脑(含手提电脑、平板电脑等)占87.1%,图书和报刊的订阅率也分别达到了67%和58.9%。另据对网络普及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73.5%的人表示会用手机上网,81.4%的社会成员具备家庭上网条件。将近半数的人(47%)表示会经常上网,偶尔上网的占到39.1%。这几组数据表明,我省提供给社会成员的外部学习资源环境较为一般,但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学习物质条件较为丰富,以大众传媒为主要学习设备的覆盖面较广,网络普及程度较高。
表1 城乡学习资源充足情况比较表
2.社会成员的学习参与率与学习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社会成员表示在过去一年接受了社会组织的学习或培训。其中,参加城市社区教育的主要人员构成情况为:在职人员占24%,离退休人员占92%,在校学生占24%,待业者占48%,无固定职业者占28%,进城务工人员占40%。参加乡镇社区教育的主要人员构成情况为:60%是无固定职业者,40%是进城务工人员,40%是离退休人员,30%是在职人员,30%是在校学生,30%是待业人员。可见,城市社区教育以老年人为主体,其次是待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人员构成成分较为复杂,而乡镇社区服务对象的异质性则更高,职业、个人素质及年龄的区分层次更大。另据进一步调查显示,在职人员参与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所在单位组织的,企业培训所占的比例最大,特别是岗位培训所占的比例为83.5%,但多为强制培训。相比较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待业人员的学习参与率较低,除个人自觉性不足的原因外,还与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不足、服务不到位有关。
问及社会成员选择社会学习或培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名第一的是“能否学有所用”,其次是“学费高低”,排名第三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见图1)。说明社会成员的学习意愿是与生活实用性挂钩的,注重知识的工具性,兼顾个人爱好并适当考虑费用问题。但是在访谈中了解到,所有社区或企业培训的组织者均表示从未向教育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并表达学费的征收将使教育对象大规模流失的隐忧。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42.7%的社会成员表示有相关机构向他们了解过学习需求,有57.3%的人表示没有人向他们了解过。被问及“是否了解‘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这个词”,有17.6%的人表示没听说过,26.7%的人表示听说过但不知其意,32.7%的人表示只知道一点,而完全知道其含义的只有23.0%。这说明,社会成员的学习意愿和学习需求被重视的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引导。还可以看出,由于对“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宣传力度不足,大部分社会成员对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并不太了解,学习势必充满随意性和偶然性。
图1 选择学习的考虑因素
3.社会成员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
据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社区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最多的为文化科技类讲座(占76%),其次是养身保健(占72%),再次是绘画、音乐、舞蹈、棋牌、运动等休闲教育(占64%),然后是各类职业培训(占60%)以及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占52%)。乡镇社区开展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文化科技类讲座占80%,绘画、音乐、舞蹈、棋牌、运动等休闲教育占70%,各类职业培训占50%,保健养身教育占50%,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占30%,不同层次学历教育占20%。调查中还了解到,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各有侧重点。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内容主要有: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培训占76.5%,管理培训占74.2%,职业技术培训占63.8%,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占54.7%,外语培训占50%。而由社区组织的培训,其内容多集中在与社会成员兴趣爱好有关的培训(如书法、美术、音乐方面)占33.5%,以及卫生健康、烹饪知识和技巧、育儿方面,占34.5%。由学校组织的培训内容也较为多杂,主要是较低层次的文化普及,如识字算账,占29.3%。而由函授、电大、网络课程组织的相关培训,其内容和类别就显得较为零散,主要集中在学历教育方面,占20.7%。可见,城市社区教育内容的设置基本能照顾老年群体和职业技能培训群体的需要,兼顾其他各类服务对象求美、求健、求知的要求,以实用性为主,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乡镇社区的教育内容以知识教育和休闲教育为主,是为满足适应面广的需要,又以提高学历和技能素质为主要出发点,侧重于满足教育对象求知、求职的要求。
调查社会成员对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是推测出其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成员中可方便借阅图书的占41.8%,有机会参加讲座或培训的占32.4%,有机会去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场所的占30.3%,有机会利用中小学的学习资源的占13.9%,有条件利用大学教育资源的占12.6%,有条件上网学习的占50.8%,以上学习条件都没有的占到11.0%。另据对社会成员在过去一年中参加学习活动的内容和频次的调查显示:经常性收看电视的比例最高,活动人群占65.8%,其次是经常性通过网络学习或获取信息的占48.6%,再次是阅读报纸,占44.9%。比例最小的是去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学习场所学习,经常去的仅占13.3%,从没有去过的占54.6%。经常参加讲座的也仅占15.5%,从没有参加过讲座的占43.6%。经常去图书馆、图书室学习的只有18.9%,从没有去过的占45.9%。调查显示,社会成员的学习意向处于较低层次,对社会公共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低,学习活动以独立进行为主。在进一步关于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中,表2列举了社会成员上网活动内容的分布情况,按主要程度排序,位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聊天、玩游戏、看论坛,可见社会成员的网络学习活动多以娱乐、休闲为主。即使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上网主要活动的主要内容:聊天也是第一位(22.6%),其次是查询信息(21.3%),再次,是看新闻(17.2%)。这一现象表明,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学历素质无关,整体社会成员使用网络的娱乐性、功利性目标更为明显,真正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自觉性学习活动的并不多。
表2 上网活动内容调查表
4.社会成员的学习形式与学习效果
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在教室集体上课为主的占44%,以开展集体活动为主的占44%,自学的占8%,上网学习的占48%。城市社区教育的授课方式:以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教材为主授课占80%,用正式出版的文字教材授课占2%,自编教材授课占32%,利用远程或网络学习资源授课占32%。乡镇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60%以开展集体活动为主,60%以自学为主,40%是上网学习,10%是以在教室上课为主。乡镇社区教育的授课方式:90%是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教材授课,30%是自编教材授课,20%是正式出版的文字教材授课,20%是利用远程、网络学习资源授课。另据调查显示,在实际生活中,半数以上(51.3%)的社会成员是采取自学的形式。而进一步问到社会成员最喜欢的学习形式,选择面授的占31.0%,上网学习的占29.5%,读书和报刊的占21.4%,谈论交流的占17.1%,其他的占1.1%。由上述几组数据可知,城市和乡镇的社区教育形式均较为多样,学习的组织形式多以个体为主,群体为辅。在学习的形式上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主,书面教学资源较为缺乏,面对面的授课交流不多,这些现状与社会成员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存在一定差距。
图2 学习满意度调查
在学习效果方面,问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培训以及社区教育的总体感受,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86.3%(详见图2),其中,对“学习内容”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84.3%,但值得注意的是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13.7%,认为不适用的占10.1%。问及学习内容是否满足自身学习的需要,23.5%表示完全可以,60%认为基本能满足需要,基本不能满足的占10.2%,完全不能的占6.4%。对“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82.0%,持否定意见的占18.0%。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社会成员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还是较好的,但并不能直接说明社会学习、培训的质量较高。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少人选择非常满意或满意,是因为对自我终身学习的期望和追求本来就要求不高,自觉意识较低,没有从价值层面真正思考过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学习目的,所以愿意安于现状,表示满足。在细分培训类别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对参加企业培训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75.3%,对社区教育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71.7%,对社区办班满意的有68.3%,对在学校参加培训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69.2%,对所参加的函授、电大、网络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62.2%。可见,满意度最高的还是企业培训,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员工技能发展更为关注,出于提高员工技术促进生产产量的考虑,通过培训来提高在职人员的岗位技能可为其赢得更高的生产效益,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的效果自然就有所保障。而对满意度相对最低的函授、电大、网络课程培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内容不适用(占30.6%)。
5.办学与学习的困难及现实需求
我们对城乡社会组织办学存在的困难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社区教育的组织者认为其办学存在的主要困难为:68%认为是办学条件不足,8%认为是经费不足,28%认为缺乏适应居民需求的教育项目,12%认为缺乏学习资源,40%认为困难在于缺乏教师,24%认为缺乏上级的指导和有效的管理,4%认为是社区居民参加学习的热情不高,4%认为需要加强学习网站的建设,60%都选择了社会对社区教育不够重视。而乡镇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其办学存在的主要困难:经费不足的占60%,认为办学条件不足的占90%,认为缺乏适应居民需求的教育项目有40%,认为缺乏上级的指导和有效管理的占20%,认为缺乏学习资源、缺乏教师的分别是30%,认为社会对社区教育不重视占30%,认为需要加强网站建设的占20%,认为居民参加学习热情不高的占10%。这组数据表明,社会组织的办学困难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其中现有的办学条件不足和社会重视度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调查中,问及社会成员“个人认为所在社区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上的不足”,36.1%的社会成员认为对“学习型社会”认识比较狭隘,47.4%认为政府经费投入不足,35.8%认为学习信息渠道不畅通,48.2%认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29.8%认为区域内的学习环境欠佳,35.7%认为教育资源不能共享,29.5%认为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在深入访谈中还了解到,社会教育无法引导社会成员的学习热情,无法全面挖掘群众需求也是其办学困难的一大诱因。而问及社会成员在学习中感觉到的困难,排名第一的是没有时间,占30.4%,排名第二的是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和怎样学,占22.3%,排名第三的是适合的机会太少,占18.2%(详见图3)。可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普遍偏大,业余可支配的时间较少,且缺乏相应的学习指导。
图3 学习困难原因调查
在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方面,当问及社会成员“为满足学习需要,对政府的希望”:60.6%希望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向公众开放,35.4%希望提供咨询服务,37.8%希望加大企业教育经费的投入,39.7%希望配备更好的学习场所和专职管理人员,35.5%希望引导组织各种民间社团、学习小组,27.7%希望增加远程网络教育学习的机会,32.1%希望逐步向市民开放中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成员本身是具备学习欲望的,但碍于学习场所的开放性不足、利用率不高等学习条件上的不便利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其希望和建议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能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其需求。
二、福建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场馆的丰富性与实际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从调查统计数据上看,我省现有公共图书馆89个、博物馆96个、文化馆85个、科技馆6个,群众艺术馆10个,此外,学习场馆和文化主题公园、书院、文献中心,更是遍布城乡各地。从总体上说,全省各类学习场馆和文化场馆的数量不少,条件较为充裕,前期建设成本投入较大。但是,学习场馆、文化场所的投入、档次与规模以及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不是衡量学习型社会的标志,关键的是要看其对社会成员的开放程度、实际利用率的高低,以及给社会成员提供便利的程度,看其能不能提供给社会学习者更多受到学习启发的机会,带动社会成员思考与创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社会成员利用率最低的图书馆、博物馆,恰恰是一个区域的公共知识库,是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和知识资源的中心,在形成社会学习者基本学习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具有广泛的教育传播意义,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全方位的教育需求。探究其实际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管理上的问题。存在着重建设轻维护,重经济利润轻社会服务的普遍倾向,再加之管理不到位,设备陈旧,且馆藏资料和资讯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更新,导致支持服务的到位程度不足,难以发挥社会教化功能。二是资源共享问题。可发挥社会效益的其他学习场所也存在着资源整合的问题而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向社会成员的学习机会很有限,如开放中小学让社区共享教育资源就存在着管理、维修、值班、安全等问题,目前尚有一定难度。此外,城乡终身教育的学习硬件条件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城市优于乡镇,发达地区优于贫困地区,中心城市优于其他城区,且大部分示范区和实验区都在设区市,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乡镇则较为薄弱。
2.社会教育服务对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吸引力
调查中我们发现,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中离退休群体和强制性培训的企业在职员工占很大比例,而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造成这一问题除了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外(见图3),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教育服务机构提供的教育内容与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契合度不足。现有的社会教育服务在内容设置上缺少影响力,知识的传授过于简单,大都集中在卫生保健、家政服务、休闲娱乐、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且形式多于实质,缺乏对社会成员产生深入或长远影响的学习内容,难以刺激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另外由于社会教育服务对象的异质化程度高又加剧了教育内容设置编排的难度。我们知道,社会成员的年龄层次、社会角色、职业状况、文化背景、家庭境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闲余日程、关注焦点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不仅人与人之间有区别,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学习的需求也可能不同,这就对教育内容的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社会教育办学机构又对群众需求的关切度不足,教育服务的针对性不明确。在调查中了解到,各类社会教育培训组织大多根据上级指令或现有资源及有限的经验开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案,却对服务对象的知识、技能、兴趣了解不多,在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对社会成员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的采集和分析的环节,无法做到针对每个成员个体的需求设计学习内容,不能让其自由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而教学过程又以多媒体授课、群众自学为主,缺少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教育效果的反馈,不能照顾到社会成员的学习接受能力或知识技能的差异,最终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吸引力自然就不足。尤其是乡镇的社会教育,尽管近年其办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教育开展的途径还是相对单一,对成人学员的个体差异、个体需求都缺乏应有的关注,影响了社会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教育体系缺失与长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困境
全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的缺失,各级教育机构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学习型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的建设缺乏持续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主要表现为:一、当前社会教育主要是以学校或政府牵头,联结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组成,提供组织服务的主体是谁这一问题尚不明确,在实际开展教育培训过程中,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教育的有效开展。二、由于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不少社会教育机构只是一块牌子,没有行政权力,工作起来底气不足,组织实施的过程必须遵照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的规程进行,并需要和相关的街道或村居委会及其他有关部门协调,获取各类审批,严重影响办事效率,限制了学习型组织作用的发挥。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来源以及设备技术的投入。(见图4)调查中发现,政府财力支持是有限的,各职能部门的资金投入量多是根据本部门或本系统的需要而定,这就导致了资金使用的分散,缺乏计划性和常规性。而对有限资金的管理也不规范,致使其综合效益不佳。尤其是城市社区教育,由街道、社区自筹资金本身就存在困难,筹措渠道非常狭窄,而社会性集资如企事业单位捐助、社会福利募捐以及个人募捐等筹集的数量又很有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学习经费投入不足,学习资源投入不到位,社区教育人均经费偏低的问题。四、师资力量的匮乏。一方面是社会现有教育和人力资源利用率低,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知识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社会教育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从事社会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愿意到社会教育服务机构授课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口较大,兼职人员力量又较为薄弱,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降低了与教育服务对象面对面授课交流的可能,也对办学水平产生严重影响。五、没有系统的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缺乏教育监督保障机制。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各地制定了创建学习组织的实施细则,但是大多数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缺乏正规设计和编写的书面教材,缺少课程目标与相关标准作为教学依据,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缺乏科学化、具体化和规范化的系统参照,导致社会各类教育服务机构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
图4 教育资源缺乏情况表
4.带有娱乐和功利色彩的意愿导向与学习本质相偏离
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社会成员在学习意愿上都表现出“娱乐性”和“功利性”的倾向(见表2),选择参与社会学习的动力大多是出于能在休闲时间获得愉悦的考虑,或是帮自己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棘手难题,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学习达到“现学现用”的功利目的。在这样的意愿导向下,大多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学习行为也就往往集中在“看电视”、“读报纸”和“看网络或手机资讯”上。事实上,这种带有娱乐和功利色彩的学习与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学习的内涵和本质是相偏离的。我们虽然不可否认电视、报刊、手机、互联网同样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并为社会成员的学习提供了快捷和便利,但社会成员对这些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和实用功能的使用远超出对其学习功能的发挥。这样的学习与书籍阅读的学习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没有将思想托在掌心的重量,没有让指尖滑过纸张的触感,被便捷的学习工具所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不过是将学习当做一种娱乐休闲或应付生活的“工具”,在获得娱乐性、功利性的同时也加速消解了思考的深度。而学习型社会所倡导的学习的本质应当是超功利性的,满足个人精神成长需要为动力的,是一个启发兴趣、提升思想、升华生命本质的过程。学习真正的内涵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非“娱乐的快乐”。探究造成社会成员的学习过多依赖于大众传媒,对终身学习的内涵和本质缺少价值思考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大环境下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成员自身学习意向的层次偏低,学习意识薄弱,对自我终身学习的期望和追求不高,学习能力普遍低下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社会舆论氛围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宣传力度不足也是诱因之一,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内涵不甚了解,学习自觉不足,随意性、偶然性、盲目性较大。
三、福建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全民终身教育服务长效机制,提高社会教育服务质量
要保证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的正常运作,就必须建立社会全民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在组织实施环节,要保证社会成员拥有组织健全、有与基层学习组织相适应的固定学习场所和能提供教学设施的、层次多样、结构完备的实体施教机构。各学习型组织在基层单位应设立分支机构或办学点,能保证正常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之需。其次,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社会教育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都要为辖区的常住人口按一定的人均标准划拨社会教育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各街道要做好相关的配套,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资金投入到各种教育设施建设、培训补助等项目中去。各有关单位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工作,也要承担相应的经费。另对社会学习者个人回报率较高的培训,也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收缴一定的费用。注意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双重作用,多渠道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和企业赞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助学,为社会教育提供必要经费来源。最终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共同参与的社会教育资金运行保障机制,让全民的学习条件都有所保障,确保教育服务的正常运转。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街道与所属基层单位的师资组织网络和专兼职管理的师资队伍。夯实社会教育的工作力量要立足社区、面向社会,动员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努力打造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构成的、适应社会教育服务需要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政府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解决社会教育师资的待遇问题,制订并实施《社会教育工作者岗位规范》,开发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培训课程,开展社会教育工作者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鼓励从事社会教育服务的专、兼职工作者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岗位资格证书,以便上岗后能保证精心组织教学。其中,在抓好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应按照辖区总人口的适当比例,设置教育专职人员编制,保证日常教育工作能正常运转。各街道要有专人分管社会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文化教育干事的作用。在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兼职人员按照实际教育培训需要聘用。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工作实际,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中统筹安排各县、市(区)的教育兼职人员,要认真动员社区内热心于教育工作的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教师,以及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最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2.提升社会教育服务水平,促成教育模式从计划供给向需求导向转变
提高社会教育服务水平,一是要从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教育课程体系入手,注意调整扩充教育内容,各类社会教育组织要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内容,能够对政治经济、民主法制、法律道德伦理、文学文化艺术、修身养性、休闲娱乐、商业管理、军事博览、家政生活、养身保健、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等知识性、技能性的方面都有所涵盖,要能够与时俱进,切合当下时代社会的热点需求,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去开发各类适合市民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课程才能最大限度满足社区民众的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社会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等全面的辅导培训及学习指导需求,为社会成员提供广阔的教育学习空间。二是要调整教育培训的形式,探索多种有效的学习教育模式。加强社会教育服务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并创造社会教育服务的各种可能性,在课程形式中适当调整面授和多媒体教学课程的结构与比例,增强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和人为调节的操作性。要重视各类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学习中心来作为社会成员学习活动的枢纽和据点,为周边居民提供学习资源和信息,同时进行学习诊断和指导,提高教育培训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三是加强课程教材的研究。精心设计并编写能够反映终身学习理念的教学内容,并以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努力实现社会教育服务的科学化、具体化和规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并能定期对社会教育服务执行情况以及组织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课程评估的机制。四是尽快制订社会教育服务的具体目标与要求,设定相关标准。社会教育服务的评价标准要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以及教育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以及多重评价标准。五是提高社会教育服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社会教育服务的施教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教育服务对象的沟通,注意切合社会成员的实际需求。组织教育活动前,要对区域内社会成员进行深入调研,掌握其主要教育需求,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成员自身的发展意向,不断更新培训课程和教材,努力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善于适应社会成员特点,根据社会成员的不同个体特征、个人发展目标、层次和需求差异进行细分,区分层次,然后整合社会成员的共性,采取分级培训,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设置不同级别的可供其自主选择的教育培训课程,甚至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发展需求和精神需求,真正促进其有效的、持续的学习,提高社会成员整体学习生活质量。同时,提高社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也有利于降低培训的成本,有利于灵活调控,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于个别群体,以方便社会成员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合理分配学习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在教育服务实施结束后,可采取集体座谈、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教学信息,调整下一轮课程实施计划,改进课程内容与标准。此外,还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大面积、远距离的覆盖,将社会教育服务机构建设成一个开放性的远程学习组织,运用现代技术拓展学习时空,创造适合不同阶段不同要求的学习条件,以开放的教育组织形态来担负起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教育服务学习平台的功能,照顾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空闲时间的不同步性,让其在可调控的时间内,在家中、工作场所和社区的学习中心均可从事灵活方便的自主学习和不间断学习,增加享受不同步学习的机会,保障学习的可持续性,创造全体社会成员多层次、多样化学习的机会、条件和环境,发挥远程教育功效,提升社会教育质量。
社会教育服务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考虑促成教育模式从计划供给向需求导向转变。毕竟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体不应是政府力量,每一个社会组织和公民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客体又是主体,只有调动了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创建积极性,创建活动本身才真正具备了全民性。促成社会教育服务向需求导向模式转变,就是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将社会教育服务推入市场环境,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学习产品来赢得社会成员的支持。需求导向模式的实质就是要根据市场杠杆的运行规律实施各项措施,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和服务,关键是将社会教育服务当做是一种“教育或服务的产品”来推出和开发。通过宣传来吸引更多社会成员的关注,通过提供免费的、量身定做的学习体验来吸引社会成员的支持,通过优质的、适用合宜、全方位、便利的、自由灵活的教育服务产品组合,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学习产品并注意保持社会成员较高的满意度。最终形成以社会组织为办学主体的,由政府负责在政策上的统筹领导及资源的调整整合,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管理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考评,并密切联系民政、文化、卫生、体育以及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一系列社会教育管理运行模式和办事机制。
3.以资源整合推动社会教育合力机制的形成,构筑全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加强多种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整合,打破地区、部门、学校条块的格局,统筹规划并合理分配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首先,鼓励教育设施多种形式开放,提高各种公众体育健身广场和文化休闲场所的利用率,充分开放政府机关、企事业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等资源,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全程的教育文化服务,让社会成员不受文化程度、年龄、时间、空间的限制,平等参与社会学习。有效提高图书、文献、设备、资料等资源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好其便民、利民的作用。同时,还要鼓励单位、基层的图书室、文化站、艺术馆、俱乐部、娱乐室、书画社、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各学校的教室及体育运动场也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开放。可通过合理收费的方式,提高其面向群众开放的程度,这对有效提升社会成员的学习参与率有明显功效。其次,教育人力资源的整合。充分整合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建立各方志愿者队伍,积极吸收各类学校师资特别是教学骨干和教育专家参与社会教育。同时,抓好社会教育人员的横向交流工作。不同的社会教育组织都有自己特色的师资结构,应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优秀教育人才的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社会教育服务的广泛开展提供师资共享保障。再次,社会学习资源的整合。协调社会教育机构、民间文体组织配合,引进大学、职业培训中心、企业培训点,鼓励社会各部门提供学习课程,学校也可以利用课程开发、师资调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独立的或是联合的统一存放课程的平台,使面向社会成员的学习课程更丰富、更多元,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合教育资源要建立社会与高校的链接。高校有精良的实验设施、集中的学习场地、完备的信息系统,有具备高学历、高智力和教育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等宝贵资源,可通过制定相关使用制度,充分利用高校闲置资源向社会成员开放,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高校还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在对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组织和投入方面有着投资少、质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在课程开发方面也具备优势,通过对相关课程的归纳、整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高校精品课程对公众的开放,将其建成高质量、符合网络学习特点的网络公共学习公开课程资源库,从而让精品课程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终身学习,既提高了高校资源利用率,又有利于高校与社会的学习互动。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终趋势,还是要构筑全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一是要构建各类教育间互相沟通衔接的机制,打破各种教育形式、教育类型、学习制度框架的壁垒,将学校教育系统(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系统(成人初/中/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系统(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企业行业教育系统(岗前、在岗、转岗培训)、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相互支撑结合,互相沟通促进。二是将传统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相融通,实现初中后各种学历教育的沟通和有效衔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广辐射、开放式的教育格局,让社会成员找到提高文化水平、职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三是实现各种教育成果之间的转换,积极推行学习成果认证与互认制度,教育标准与就业标准的接轨,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以我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建设集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公共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四是要加强多种社会办学方式密切协作,完善全民教育体系建设。形成以社区院校、高职院校、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居委会、市民学校、成人学校、村办学点为基础的全民教育网络,使社区教育、单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多样化的全民教育体系,扩大教育服务对象,促成政府、社会、民众共建学习社会。
4.强化学习意识,深化学习内涵建设,提升学习能力
建设学习型社会最终要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学习行动上。对社会成员而言,首先,要在认识上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活动,是与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应引导社会成员认识到,在知识的创造、物化和更新周期日益缩短并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学习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生产、生活、工作的重要方式和行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个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教育关注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社会生存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根本的还是要对社会成员进行学习意识、学习价值观方面的引导,促进其正确学习观的形成。只有取得认识上的认可,才能产生行动上的认同。而学习观的养成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通过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学校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向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社会成员从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的技能,获取文化知识以外的各种技能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从小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社会成人教育也要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外,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传授科学的学习价值观,帮助社会成员提高学习的自我意识,培养学习的素质,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促成自我素质的提高,这也对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与幸福感指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学习的氛围。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全社会“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营造学习文化应该是全社会的任务,可借助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各街道、单位、家庭、个人积极履行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宣传攻势,共同营造全社会全民学习的氛围。再次,个体学习的实际效果是由学习能力决定的,只有不断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持续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不间断学习的习惯。而要有效提升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就要从学习内涵的建设做起,克服目前日益盛行的手机移动学习、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基于电视网络的玩乐学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鼓励全民读书,推进全民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思考,学有所悟。此外,还要注意引导社会成员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把终身学习当成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强化学习意识,使学习成为工作、生活中自觉性的活动,以终身学习作为个体与组织的生存发展之基础,实现知识、潜能、价值、个性的整体攀升,进而实现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文明的提升。
【注释】
[1]秦芬,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