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与特色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其中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精神,要从社会和学校发展需要出发,体现时代精神,坚持理论创新,敢于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研究领域,勇于研究新的问题。
第二,本书在选题定位上避免了大而空的现象,研究视角小而精。首先从整体上、一般的理论层面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进行研究,在此理论研究和规律探讨的基础之上,把落脚点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进而集中精力研究此类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其具有适用性、指导性和特色性。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来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当大学生以主体身份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就会具有自觉能动的特点,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为接受评价的自觉性,而且表现为接受评价的自主性,即对评价的内容、目的、教育评价环境影响的自觉认识、自主选择和积极创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的能动作用,强调尊重学生接受评价的主体地位和自主精神,强调关心人、信任人和理解人,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把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学生成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本书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大学生所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心理特征及思想活动的特点、思维方式的形成、价值取向的变化、行为方式的特征等的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才能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在这种研究成果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才会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书不仅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基础、特点、建构原则、方法以及模式,而且还从实践层面上探寻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从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构筑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由此可见,本书十分注重理论性和操作性二者的结合,可谓是研究的一个特色。
【注释】
(1)王克仁,张剑,陈澜祯.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现状及评价体系重构原则新探[J].党史文苑,2005,(24):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