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畲族历史大事记
最迟到7世纪初,畲族先民已经在以广东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交界地带繁衍生息。
669年(唐总章二年)
广东潮州和福建南部发生了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领导的畲民起义,后遭镇压。
681年(唐永隆二年)
畲汉起义军攻陷朝阳县城,陈元光镇压起义后,“请置漳州,委公(陈元光)镇抚”[1]。
708年(唐景龙二年)
蓝奉高等再次在潮州率众起义,陈元光率轻骑前往迎战,被蓝奉高击伤,不治身亡。
715年(唐开元三年)
陈元光的儿子陈珦夜袭起义军巢洞,蓝奉高被杀,轰轰烈烈的畲民起义归于失败。
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
设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曰畲客”。
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
十一月,江西爆发以畲族李元励为首的畲汉人民起义,坚持三年斗争后失败。
1225年(南宋宝庆元年)
江西赣州爆发了陈三枪、钟全为首的畲汉人民联合起义,至端平元年(1234年)起义才被镇压。
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
宋帝趋潮州,张世杰招义军勤王抗元,许夫人率诸峒畲户响应。
1277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七月,陈吊眼、许夫人率领汀漳“诸峒畲军”协助张世杰围攻泉州叛军蒲寿庚,后被元军击破。
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
陈吊眼攻陷汀州,杀死元在漳州的招讨使和万户府知事,后退守闽、粤交界的千壁岭,次年被诱杀,起义军被杀达两万多人。
1278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闽北爆发以黄华为首的畲汉人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剪发文身,故号“头陀军”。许夫人从漳州经闽西转战闽北,加入黄华起义军。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黄华兵败自杀,起义失败。
1288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钟明亮在广东循州发动畲汉人民起义,转战漳、汀、赣诸州,得到福建、江西畲汉人民的广泛响应,“声摇数郡”。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钟明亮病逝,起义失败。
1338年(元顺帝至元四年)
李志甫(畲族)、黄二使在福建南胜(今南靖)发动畲汉人民起义,遭到闽、粤、赣、浙四省官兵镇压。
1516年(明正德十一年)
谢志珊、蓝天凤在江西上犹发动畲汉人民起义,起义军以赣州为中心,与福建汀漳二府,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四府及湖广郴州、桂阳等地义军相呼应,声势浩大。后被王守仁所率明军镇压。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
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蓝理出任征台前部先锋,在厦门训练水师,严肃军纪,严格训练,深得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赏识。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
六月,施琅发兵进攻台湾,蓝理率领先锋队,先攻澎湖。蓝理在澎湖拖肠血战,为平定台湾立下首功。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
夏,台湾朱一贵起兵,占据府治。蓝廷珍随总督满保入台镇压,采取“止歼渠魁,余勿问”的分化战术,经过七天激战,平定台湾全岛。
1858年(清咸丰八年)
太平天国石达开部攻入浙江,克江山、常山、开化、遂昌、处州、云和、景宁、龙泉等地,当地畲民积极配合,打击清军。赵起、朱秀三在平阳组织“金钱会”,宣布接受太平军号令,发展迅速。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赵起等率“金钱会”在平阳县钱仓起义,占据平阳县城。后攻入温州,围瑞安,陷福鼎。1862年,金钱会起义被镇压。
1869~1895年(清同治八年至光绪二十一年)
闽东的罗源、福安,浙南的浙江丽水,闽北的建阳、古田,发生多起畲汉人民反洋教、捣毁教堂事件。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山民会馆”在福宁府(今福建霞浦)成立,为闽东、浙南等主要畲族聚居地的民间公益团体和多功能公共活动场所。
1915年
闽东福安畲汉人民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主义运动。同年,景宁畲族群众联合汉族农民工3000多人攻打县城,捣毁烟酒稽征所。
1921年
彭湃在海陆丰领导农民运动,当地畲汉人民积极参加农会组织,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减租、抗捐、退押以及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1927年
秋,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在畲乡东固建立。冬,中共浙西特委在兰溪成立,领导遂昌等地畲汉人民革命斗争。
1928年
5月,江西崇贤畲汉农民暴动,并取得胜利。7月,浙西湖山区农民暴动。
1929年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三次入闽,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畲族群众踊跃参加革命斗争,仅有1.6万人的才溪乡,就有3762人参加红军,其中不少是畲族青年。
1929年
7月,在红四军一纵队的帮助下,才溪暴动成功,畲民雷标三当选上才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
闽东独立团与第十三独立团合编为闽东独立师,共1500多人,其中不少是畲族同胞。
1934年
10月,中央苏区的工农红军主力部队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闽西大量畲族青年随军远征,闽东红军也撤离北上抗日。
1935年
10月,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率领队伍到达平阳县,在福掌等畲族村建立党组织,一批畲族群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开展抗租、抗税、抗粮的斗争。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畲族聚居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安徽各省各级人民政府都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事务处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包括畲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事务。
1952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畲族调查报告《畲族福安县仙岭洋村调查情况》。
1953年
2月,福安县人民政府在第十一区的畲族聚居地批准成立畲族仙岩乡自治区人民政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第一个畲族自治政府。
8月,以施联朱为组长的畲族民族识别调查研究小组开始奔赴浙江景宁、福建罗源、漳平等地进行为期3个月的畲民识别调查。
1956年
12月,国务院正式确认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从此有了自己正式的、合法的民族身份。
1957~1958年
福建、浙江等遵照1955年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在中国畲族人口最多的闽东北和浙西南先后建立了50个畲族乡人民委员会。
1984年
6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
1991~1993年
湖南省认定桂东、汝城、炎陵等县2525人为畲族。
1996年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黔东南麻江、凯里等地40000多“东家人”的民族身份被确定为畲族。
2000年
2月,浙江省景宁县文联副主席沈毅作词,泰顺文联副主席董夫腾作曲的畲族新歌《畲山风》获浙江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
9月,《畲山风》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作金奖和演出金奖。
2002年
7月,景宁县“竹筒装·畲情酒”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
2006年
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畲族民歌”“畲族小说歌”等3个项目入选。
2008年
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畲族医药”“畲族服饰”等4个项目入选。
2009年
10月,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召开。
2011年
5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畲族的“瑞云四月八歌会”(福建福鼎)、“畲族民歌”(浙江泰顺县)和“畲族银器制作”(福建福安)入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